作为比赛评判,岳父慎重地叮嘱秦兴武在对抗中控制力度,以保障其女婿的安全。
秦兴武应允并明白此举的重要性。
随着指令的落下,两人开始了这场力量的较量。
他们之间的对决只是单纯的力量对比,并无他念。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化悄然而生。
秦兴武面色骤变,而对面的李子民则神色自若,似乎不费吹灰之力。
见此情况,秦兴武不甘心落后,竭力加大了力量的输出。
尽管如此,李子民依然保持平静,随后也微微加了一些劲。李子民在这次交锋中不仅测试到了自已的真实力量,还逐渐占据了上风,一点一点将大伯的手臂压下。
四周秦家人的目光中满是不可思议!
难以置信,李子民竟要获胜?
最终,伴随着一声沉响,
秦兴武脸颊通红,掌背终于落在了桌面上,认输告负。
一旁的秦淮茹瞬间明了,“哥,你这分明是故意让给李子民吧?”
“演戏还挺专业的。”
“胡扯,我才不让着呢!”
面对秦家亲属们的疑问和困惑,秦兴武坚定地声明:
“李子民,你的力量真是强大啊!即便是在我最巅峰时,也未必能赢你啊!”
这一席话使得秦家人不得不相信这番胜负的公正性和李子民确实力大无穷的事实。
李子民竟然具备这样的实力!他本是一个行医之人,难道还有别的特殊技能未被透露?
秦淮茹脸上满是惊讶和兴奋,为有这样的哥哥感到骄傲!
突然,她噘起了嘴,似乎有些不满:“哥,你之前怎么不告诉我你有这种本事?”
作为枕边人,秦淮茹感觉自已受到了蒙蔽。
对此李子民笑着解释:“哪有的事。”
“作为医生,对一些中医疗法有所了解不是很正常的吗?”
“至于从小力气大,你之前应该就知道了吧?”
秦淮茹看着哥哥坏笑的样子,回忆起二人温馨的过往——每当亲密时刻,李子民总是能给她无比的安全感,不仅是他的力量,更是那份坚持与耐心。看来她多虑了。
“哥,你真是太能干了。”
“我最欣赏的就是你!”
李子民笑着回应,言语间充满宠溺。
“意思就是,老公,你好棒啊!”
“我都离不开你啦!”
面对秦淮茹的夸赞,李子民心花怒放。
次日清晨,大雪已住。
秦家的院落中,人们整齐地排起了长队等待。
李子民正忙着手中的药剂,这些都是秦村长为他准备的材料。
这个时代还未出现碘伏,它的普及还需要等到几十年之后。用于伤口消毒的是医用酒精,这种酒精擦在皮肤破损处非常刺痛。
除了酒精外,还有棉花棒和纱布。
这些都是秦村长从城镇领来的物资。当时国家刚刚成立,对全民的安全、健康与卫生问题极为关注,并实施面向工农兵群体、以预防为主的措施,同时强调中西医结合。但面对资源的严重不足,大部分农村与城市仍有将近半数人口接受着中医药治疗,中医对于传染病的防治也显示出重要的作用。
无奈那时大多数西医药品依赖进口,成本高昂,不仅乡村缺乏这类药品,即便在城镇也不易获得,普通老百姓很难负担。
不过,幸亏李子民精通中医。
即使没有西医,也能够应对自如。
在这种背景下,中医的作用得到了极大的彰显。“光明、光天”
“你们拿着这张报纸,按照现在大家的排列顺序编写号码,以免在寒风中等候太久而受冻。”
“请大家有序入内,按号就诊。” 李子民提出了这样先进的做法。
旁边的村长及其他干部们都觉得这是个好主意,立即对李子民竖起大拇指,赞赏连连。他们担心大雪纷飞之日老年人等身体较为虚弱者长时间等候在外可能会生病,而这一方案既体贴又高效。
秦朝阳灵机一动,建议:“不如让年迈者、孕妇及小孩先行就诊如何?”
李子民对秦朝阳的表现称赞不已,认为他不愧为一方村长,心系百姓、头脑清醒。
尽管秦朝阳日常接触过不少人奉承恭维的话,却对李子民的好评深感悦意,即刻指挥众人协同编写号码牌,并迅速发放给等待中的村民们。
特殊群体优先考虑,其余依次排序。
因为几乎每户都有老人或小孩需要照顾,故此措施得到了全体村民的一致认可与配合。
每个人都领到了号码后便安心回家等待召唤。
李子民稳坐于屋内,不久迎来了第一位患者——那就是秦朝阳的父亲。
此时,大家的心情都挺不错。
老头子是靠自已的实力,早早地到来,排在前几位。自已能排到第一个,谁都挑不出什么问题。
秦家屯村位于四九城周边,早早步入了改革的前沿,成为了最早一批成立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地方之一。那时,合作社采用的是劳动人民自愿联合、共同生产、合作经营的方式。
这种模式的一个优势就是,生产资料能够共享。
比如你家有牛,我家有犁,就能一起干活。但是也有缺陷:实力强的农户更愿意与同样强大的合作者搭档,老弱病残因无人愿与他们合作而受冷落,只能靠出租土地维持生计,从而不能实现共同致富的目标。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国家一直在努力寻找和调整合适的策略,以期达到共同富裕的美好愿景。
后来发展出中级和高级形式的合作社,
再到1958年的农村‘大锅饭’政策。秦朝阳读过六年小学,在当时,他已经是村里的高学历人士,具有相当高的知识水平。
他的思想觉悟也非常高,从不会做出脱离群众,追求特殊待遇的事。“老爷子,哪里感觉不舒服呀?”李子民一边问一边仔细观察并问诊,并为老爷子做了脉诊。听到老爷子的症状后,他心中已有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