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要不然蒋总裁也不会三番五次的让他当救火队长。
但是台下的杜垏明看着电影里的自己被蒋总裁派遣到葫芦岛去的时候,他还是忍不住用力握紧了拳头。
从那个时候开始,自己人生最悲催的一年就要开始了。
尤其是当蒋总裁说:“你是不是怕了林彪?你是黄埔一期生,他是黄埔四期,有什么好怕的?”
这台词让一群国府将军真是又想笑又想哭。
如果打仗是比一下学级就可以完成的事情。
那还有什么必要打仗呢?
各家将军报一下自己毕业在什么军校,在军校学习成绩怎么样,是第几期毕业的。
然后大家算一下,年级低的输给年纪高的,成绩差的输给成绩好的,一般军校生输给黄埔军校生。
这样仗就打完了!何必兴师动众呢。电影里锦州的通讯已经被完全切断,范汉杰一个求援电话都打不出去。
解放军已经靠着千门火炮的强攻撕开了锦州外围的防御圈,正式冲入锦州开始了巷战。
原本范汉杰信心十足的认为锦州至少可以坚守一个月。
结果在解放军的进攻下只支撑了三十一个小时就完全丢掉了。
而锦州一丢,实际上东北的国军已经是大势已去。因为东野卡主锦州,在东北的几十万国军就已经失去了退回关内的可能。
如果战事不利想要退走,那么就只能从营口或者葫芦岛撤退。东北的局势已经危如累卵,但是蒋总裁却没有去开重要的军事会议。
而是跑去了上海。为什么?因为他的好儿子经国正在上海反腐反贪,经国早就看出来了,国府的第一大问题并不是军事问题,而是国府内部的寄生虫。
蒋宋孔陈四大家,还有无数依附于这四大家的寄生虫。
就上海这样一个国际大都市已经完全落在了代理人和买办的手中,政府的法令在这里总是被阳奉阴违。
所以他决定反腐,至少要正兴经济。
要知道现在国府的法币已经一天一个价钱了。
在不反腐反贪,不用马列党的军队来打,光是这些蛀虫都能让国府完蛋。
不过经国想要反腐,但是又无法决心背叛自己的阶级。想要反贪,可他自己家就是最贪的!
他在上海的举动很快让宋美龄觉得不爽,然后在老头子耳边吹枕头风。
老头子也坐不住啊,自己儿子在上海搞陈家和宋家,自己的蒋家也和他们有千丝万缕的关联啊!
你反腐难道要把老子一起反了?!所以老头子连夜坐飞机去了上海,直接面叱亲儿子。
他这边跑了,那边锦州也丢了。
杜垏明这个救火队长早就看出东北的国军要完。
所以他找到廖耀湘的时候,廖耀湘提出从营口撤退的计划,他几乎没有犹豫就答应了下来。
因为解放军没有海军,只要撤退到了上海,那么廖耀湘的九兵团十几万生力军还能保存下来。
然后,蒋总裁的美玲号专机载着蒋总裁再一次飞到了东北!
坐在台下的廖耀湘、范汉杰、杜垏明三人看着这个场面,他们的表情几乎不可抑制的扭曲了起来。
第三十四章 我服了
看到美玲专机前往东北。
功德林里的东北三人组要说不提心吊胆是不可能的。
他们又一次回忆起被蒋总裁支配的恐怖。
还好杜垏明不断劝说,最终让蒋总裁放下了让廖耀湘兵团强行夺回锦州的命令,而是让廖耀湘兵团做好从东北撤离的准备。
让兵团先去打大虎山黑山方向,如果打的过就去打锦州。要是打不过那就从营口撤退。
这是一个折中的方案,所谓中国人都是喜欢折中的。
你要是让廖耀湘去试探攻打大虎山他本是不肯的。
但是你要是强逼他打锦州,那么他又同意了打大虎山的提议。蒋总裁也是同理。
廖兵团在东北摆烂是不行的,但是廖兵团要是直接逃了。
那么蒋总裁又同意廖兵团在东北尝试摆烂进攻大虎山。
杜垏明就是个四处救火的队长,哪里有漏补哪里。而且还是拖着一身结核病到处跑的。
所以在国府军中他的威望很高。尤其是在功德林里,杜垏明算得上是威望最高的一个。
因为他会打仗,也会平衡各方关系。在不违背蒋总裁的意愿下,又会尽可能的为前线将领争取更多诉求。
看到电影里演的这段,老将杜垏明已经双眼通红。电影里不过是几分钟的戏,可是在现实中又有谁知道他杜垏明扛了多少苦,吃了多少罪。
东北形式危及,杜垏明讨要不到总统的手令,而是让他口头下令。说穿了就是老头子的两手准备。
要是东北赢了,那么自然是皆大欢喜,全赖蒋总裁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万一东北输了,丢给了马列党。那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