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不过快枪啊。
不过新中国成立以后原则上是不许打人的。
所以打跤这门手艺该何去何从也是个麻烦事。
主管这块的文化部门也不知该不该取缔这些练打跤的。
不取缔吧,他们天天在天桥围个场子打跤摔跤给人取乐,这好像不太好,和我党方针不符。
取缔吧,那群人不摔跤他们吃什么?
北平市的管理部门也陷入了一种深深的纠结之中。
现如今天桥最有名的一个打跤肠子叫「冬青跤场」。
之所以出名是这个场子里的跤王是个名叫刘佩云的女子。
这年头打跤可是个辛苦活,就算是表演,那也是半真半假,摔着可疼了。
刘佩云一米七的个头不矮,模样长得也俊秀,身材是一种很健康的结实。
每次看她把比她更高更壮的男人摔过头顶落在地上,场子里都会爆发出惊天的欢呼。
她天桥女跤王的名号不胫而走。
北平的体育部门想要把她吸纳进运动队。
不过刘佩云是场子里的招牌,她要是走了,怕是其他十几个师兄弟会饿肚子。
所以刘佩云也就一直没离开摔跤场。而她的名号也传到李锐的耳朵里了。
李锐还特别跑去天桥看了一场她的摔跤。
还真别说,摔得很漂亮。因为刘佩云手长脚长,身材挺拔。看她摔跤有一种别样的美。
她的动作流畅,和师兄弟配合的又好。
李锐完全看不出他们是在套招还是在真打。
这比后世风靡全球的《wwe》好看多了。《WWE》的摔跤那是一眼假,全靠剧本剧情推动。
刘佩云的摔跤可比那个有技术多了。而且人长得不赖,打扮打扮化个妆,在后世怕是能有一群LSP在公屏里打上「姐姐摔我」的弹幕。
一个身材不错,脸蛋也不错,还摔得一手好跤的小姐姐,试问后世的哪个沙雕网友 能拒绝?
所以拍摄刘佩云摔跤也落在了李锐的计划当中。
而负责这个拍摄的正是李光复。
第十八章广撒网
“好了,这样你瞅瞅,觉得好看不?”刘佩云看着镜子里的自己,一时间有些呆了。
为了这次的拍摄,上面专门抽了一名文工团的女演员来给刘佩云化妆。
其实也不怎么算是化妆,不过是给她梳了个头发扎了个漂亮的辫子,顺便帮她修了修眉毛,把眉毛修整齐好看了。
脸上涂了些蛤蜊油,让她原本因为风吹日晒有些开裂的皮肤显得稍微光滑点。
刘佩云从小生活在摔跤场,性子也和男人一样。还从来都不会打扮自己。
这文工团的女演员三下两下的还真把她打扮出了一些味道。
本来她底子就不差,算是英气十足。现在这一打扮就更凸显气质了。
所以当李光复拿着DV来拍摄她的时候,只觉得自己看见了一个如同书本里描写的如花木兰一样的女子。
刘佩云穿着一身摔跤服和她的师兄弟一起站在跤场的中央。
两人面对这好几名解放军战士都有点局促。
虽然说现在新中国从来没有听说过解放军战士有打骂群众的现象。
但那种骨子里对军爷的害怕和恐惧还没完全消除。
“你们不要紧张,就当平时一样,该怎么练就怎么练。把我们当普通观众就好了。”
架起DV,李光复宽慰道。
刘佩云深呼吸了两下,慢慢平复自己的心情。虽然已经和她打过招呼,解放军的同志是来摄影的。
但她还是有点紧张。而且她看了眼李光复手上的那台DV,怎么那么小啊。
之前在天桥也见过外国人拿摄影机瞎拍,那个机器比这个大多了。刘佩云想不通这件事,那她就干脆不想,把精神和精力放在和自己师兄的比试上。
所谓的打跤,除了摔跤以外还包括打。这是天桥打跤艺人们为了吸引观众,增加可看性而演化出来的一种表演。
天桥打跤的表演方式已经无限趋近于后世的「WWE」了。
不过和WWE那种打的过于假,摔的也很假的摔跤表演相比。现如今的北平打跤,那可就显得真实很多。
因为WWE的观众就算是在现场第一排,那距离擂台也是有点远的。
更别说大多数观众的位置都很靠后根本看不清擂台,还有更多的观众是在网络和电视上看这个节目的。
所以WWE的假可以通过镜头的剪切来弥补,还有现代化的设备帮他们放大摔打的声音来增加打击感等等。
可是北平天桥的打跤就没这些条件了。
一个跤场,一次性最多也就容纳两三百人一起观看。
这年代也没大屏幕,为了让观众看的清晰,所以位置都和擂台很近。
这就造成了打跤艺人们的表演要力图真实,不能被现场观众看出破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