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大早,杜梨还没醒,杜老太就杵着拐杖在厨房生火。
杜梨听到动静赶忙起身,老人家身体不好,天儿还很黑万一摔了就麻烦。
“奶奶,您坐着看火就好,剩下的我来做。”
杜老太年纪大了觉也不好,加上是孙女儿第一次出摊,她放心不下。
“我也睡不着,需要我做什么梨儿就吩咐。”
“食材昨晚已经备出来,我这会儿做一锅鱼丸,再炒下酱就好。”
杜梨挽起袖子,将昨晚养在缸里的鱼捞出来,剔出鱼肉,鱼头和鱼骨留着一会儿熬汤。
鱼肉剁碎搅成泥,加入葱姜水、盐、鸡蛋清和玉米淀粉搅拌均匀,捏着从虎口挤出,用汤勺取圆形状放进温水中成型,再加到锅里煮浮起来便成。
四斤多的鱼除去骨头,剩下大约三斤多一点,做成丸子,小一点儿能有四十五个。
此时杜越和杜糖也醒了,杜梨便让他们洗漱后来串鱼丸。
手工鱼丸每串三个,三文一串。
剔出来的鱼骨头和鱼头,杜梨先煎至微微焦黄再加滚烫的热水进去。
水滚后放入鱼丸,再撒一把野葱,一锅鲜香美味,营养丰富的鱼丸汤便做好了。
杜越看得眼睛都移不开,咽了咽口水,“我听闻鱼丸只有城里最好的酒楼才有,没想到咱们也能吃到!”
鲜鱼在郦县不是稀罕物,价格也便宜。
不过农人通常能有一顿荤腥就不错,不会花心思去做鱼丸,因此杜越才会有如此感慨。
“快来吃吧。喜欢吃下次姐姐多做些。”
“嗯!”
杜越杜糖依然是一人洗碗一人摆桌,杜梨给每人打了一碗鱼丸汤。
趁着大家坐在一起,杜梨边喝汤边安排工作:“一会儿我和小越去摆摊,糖儿陪着奶奶去李叔家,跟他们买些炭。”
今天试水卖,食材准备的不多,用不了多少炭,她从灶膛里取出一点将就用。
但真正摆摊,就得需要好炭。
泉水村有人在山上烧炭卖,跟村里人买价格会便宜一些。
“好。”杜糖连忙点头。
杜老太道:“梨儿放心,你李叔好说话,奶奶让他折些价给咱们。”
这样最好不过。
吃完早饭,杜梨将装着串串的锅放进竹筐,用担子挑。
路上走不动的时候,就换杜越分担一段。
姐弟俩进城便直直往渡头集市去。
才刚放下担子,就有经过的路人好奇问:“小姑娘你们卖的是什么?怎么没见过?”
杜梨一看生意来了,顿时打起精神,笑着跟人介绍:“这是串串香,汤鲜味美,食材新鲜,大哥尝点?”
“这也吃不饱啊。”
过路的大哥眼睛盯着香辣锅,瞧着倒是想尝,不过看到都是菜后,便有些迟疑。
这也提醒了杜梨,大多数人想要的是能吃饱的食物。
她默默记下,笑道:“这是一种新的吃法,可当做小吃,只吃串串不吃饭。”
大哥在这儿附近住了许久,的确是第一次见到有人这样搭配食物卖。
也想尝一口鲜,“那给我来点儿,怎么卖的?”
这可是今天第一位食客,杜梨心中那个雀跃,热情笑道:“素菜一文一串,荤菜三文一串,红汤是香辣的,白汤是原汤,都是用骨头熬煮的高汤,您想吃什么拿什么便是。”
大哥也爽快,“那是鱼丸吧?来两串,豆干和藕片来两串,要香辣的。”
“好,您稍等。”
杜越麻利拿出碗,取了大哥要的食材放在碗里,又给他打了些汤汁送过去。
大哥站着尝了一串,连连点头,“不错。”
过路的两名妇人见他吃得香,便也停下脚步问:“这卖的什么?怎么没见过?”
生意来了!
杜梨笑着招呼:“串串香,素菜一文一串,荤菜三文一串,二位嫂子来两串尝尝?”
大哥吃得满足,又加了两串鱼丸,见妇人还在犹豫,便保证:“好吃的,我在郦县还没吃过这味道。”
两名妇人还没吃早饭,正愁不知道吃什么,有了大哥的热情推荐,两人便决定在杜梨小摊这儿尝尝鲜。
“那给我也来两串素菜。”
“我也来,和他一样的鱼丸。”
“好嘞。”
串串方便,两人付了钱后便一人拿两串,边走边吃。
杜梨一下卖出去四串串,两荤两素,总共收了八文。
大哥也吃好了,他总共吃了十八文。
杜梨一开张就进账二十六文,还算不错的开端。
杜越比她还高兴,笑眯了眼将钱收进荷包。
杜梨正准备将摊子摆出来,转头就见一人飞一般朝她的摊位撞过来
完了。
杜梨心中只有一个念头,不能让这人撞翻她的串串!
“杜越,快!”
她来不及说出更多的话,弯下腰想将锅移开。
杜越也很快反应过来,奈何那人速度迅猛,姐弟俩才弯下腰,那人就撞了上来。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突然有人猛地从后背拽了一把,将那人往旁边一扔。
“哎哟.....”
一声哀嚎,那人已滚在地上。
“跑啊?”
一道略有些熟悉的嘲讽声,让杜梨从惊吓中回神。
是他!
李巍将小偷扔出去,很快就有手下追上来将那人押走。
他转过身,认出杜梨是那天的村妇。
想起她方才那护食的模样,他若再晚一步,这村妇铁定被小偷撞飞。
这细胳膊细腿,被撞飞出去还有命在?
忍不住沉眉呵斥:“看人冲过来你不会躲啊?东西能比命重要?”
怎么不重要?
那可是她起早贪黑做出来,是她一家子的生计!
他是两次救了她没错,可每次说话都让人喜欢不起来。
杜梨对他最初的好印象瞬间荡然无存。
看他和手下都穿着官服,猜他应该是在执行公务。
抬眼坦荡对上他略有些戾气的目光,杜梨神色有些冷:“对你来说,抓犯人重要。对我来说,一家人的生计也很重要,很难理解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