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请说。”
看他如此郑重,杜梨寻思着他要拜托自已做什么?
男人客气有礼,自报家门:“我姓吴,潇湘人士,是做药材买卖的。”
“小掌柜的串串深受旧友喜爱,近日我想宴请,可否请小掌柜帮忙引荐,让我与庖厨会面?”
啊?他觉得做串串的另有他人?
杜梨有些乐,忍不住笑道:“可能会让吴老爷见笑。”
吴老爷有些疑惑,“这是何意?”
杜梨学着古人抱拳道:“在下不才,正是做串串的庖厨。”
如此年轻的小娘子,竟有如此出色的厨艺。
吴老爷惊讶过后,忙拱手道歉:“惭愧,我以为做串串的另有他人,没想到是小掌柜,敢问小掌柜贵姓?”
“我姓杜。”
“原来是杜掌柜。”
杜掌柜,这称呼杜梨还挺喜欢的。
这位吴老爷是个体面人,好像从昨天开始,他就一直称呼她为掌柜。
吴老爷拱手,“我在后日在家中宴请宾客,想请杜掌柜为我做两桌席面,不知杜掌柜意下如何?”
这叫私厨吧?
杜梨有点感兴趣。
不过如果太多桌的话,她怕是忙不过来。
“如果是两桌,当然可以。”
吴老爷道:“就宴请一些亲近的旧友,两桌够了。”
因为后天就要设宴,有些食材要提前准备,吴老爷决定买下梨记所有串串,邀请杜梨去他下榻的馆舍商议。
他要在郦县落脚一段时间,昨日已经让随从租下院子,这才想要以暖居为由,宴请朋友。
他这么慷慨,杜梨也是尽力配合。
得知他的朋友多是潇湘和齐鲁人士,杜梨建议做几个地方特色菜。
比如鲁菜中的葱烧海参、糖醋鲤鱼、油焖大虾、木须肉,糖醋里脊,湘菜中的剁椒鱼头、腊味合蒸、宁远酿豆腐等等。
“不过海参、大虾只怕是难以买到。”
杜梨有些遗憾,毕竟这时候的物流运输远比不上现代,地方的好食材没法短时间输送到各地,像这种新鲜的海产品就更别说,根本买不到。
吴老爷心中却是对杜梨刮目相看。
眼前小姑娘也不过十六七岁,竟连这些菜都知道。
他走南闯北多年,她说的某些特色菜他都没听过。
原本还有些不放心她能做好这样的大席面,如今彻底放下心来。
“食材我会让人准备,便按杜掌柜所列菜单来做,您不要担心钱,只管放心做就是。”
他不缺钱,这次宴请主要是为了打开郦县的人脉圈,自然不能寒碜。
杜梨见他有把握,惊讶的同时,也起了结交之意。
多认识这样的人,对她以后的计划肯定有帮助。
“那劳烦吴老爷先将食材准备好,我后日一早就来。”
他后天中午宴请,为确保万无一失,她得一早来准备。
吴老爷只让杜梨放心,便要留姐弟三人吃便饭再走。
杜梨想去集市上打听修房子的材料,婉拒了吴老爷的好意,约好后天上门的时间,便带着弟弟妹妹离开。
刚一离开吴老爷的院子,杜越便有些担心,“姐姐一人做两桌宴席,会不会忙不过来?”
他读过书,不是什么都不懂的乡野小子,知道这样人家的宴席,定是要求很高,只有姐姐一个厨子,如何忙得过来?
“不是还有你们吗?”
这一点杜梨放心,柴火灶很旺,只要备好菜,有人帮忙看火,两桌菜她还是有把握的。
杜越有些惭愧,“我除了洗菜看火,别的都不会。”
杜糖也是垂头丧气,恨自已没有长大一点,不然都能帮一帮姐姐。
“这就够啦。”
杜梨见两小只提不起精神,笑着安慰:“放心吧,吴老爷对这次宴请很重视,答应会派人帮我打下手,食材也会早早准备出来,我后日只需去做菜就成。”
“你们应该相信姐姐,也要相信你们自已,咱们天天准备那么多食材,不是做得很好吗?”
说的也是。
如今杜糖连做丸子都会了呢,杜越更是一人包揽了剁肉泥的重任。
“嘻嘻....嗯。”
经杜梨这么一加油鼓劲儿,兄妹二人顿时重燃信心。
杜梨带着弟弟妹妹去了卖建材的地方,打听到普通青瓦一文钱一片,窗棂得现做,需要看过才能定,普通糊窗户的桐油麻纸,五文一尺。
因为家里房子不需要重新盖,只需修缮一番,将坏掉的青瓦以及窗户换掉,粗略算下来大约需要四~五两银子,不算贵。
杜梨决定拿出十两银子修房子以及置办家具。
重新定做三张新床、桌椅以及放衣服被褥的柜子。
找了木匠定做,需要十天左右才能提货,杜梨也不着急,交了定金,这才去集市买食材回家。
前些天因为那个李记串串抢生意,杜越杜糖俩孩子心情低落,却不敢表现出来。
如今家里生意越来越好,姐姐还接到外单,两人高兴,一回来杜糖就叽叽喳喳将这好消息告诉杜老太。
“姐姐可厉害了,城里的老爷要请姐姐去做席面。”
有钱人家规矩多,万一搞砸了,怪罪下来,梨儿怎么办?
杜老太高兴之余,不免担心,“是哪家的?人怎么样?”
杜梨看出老人家不放心,忙笑道:“是先前的老食客,想在郦县做买卖,他的朋友喜欢吃咱们的串串,请我去帮忙。”
“奶奶放心,吴老爷是个很好的人。”
杜老太听孙女儿这么说,这才有些放心。
陪着奶奶说了会话,杜梨便去厨房。
她决定先做几道菜试试手感。
“今天咱们吃剁椒鱼头、宁远酿豆腐、糖酥里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