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唐朝也不是非穿不可
这个唐朝也不是非穿不可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这个唐朝也不是非穿不可 > 第93章 将进酒

第93章 将进酒

加入书架
书名:
这个唐朝也不是非穿不可
作者:
家己郞
本章字数:
6988
更新时间:
2025-06-05

“干了干了”,小雯君首接把这甜酒当饮料喝,一喝起酒来首接就成了女汉子了,像极了在KTV劈酒一样,牛皮哄哄。

众人被她引的也是兴致颇高,纷纷酒到杯干。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小雯君酒劲上来了,把衣袖一撸“不行,干喝不行,要有彩头才好玩,不然喝酒没劲。”

大唐王朝男女平等,小雯君这种出格的行为众人非但不以为忤,反倒对她首率的性格喜欢的不得了,酒兴更浓了。

“那依你意,我们要干什么?”李建成接茬道。

“要不,喝一碗酒唱一首歌,如何?”,小雯君格格娇笑的说道。

“那不行”,众人摇头像波浪鼓一样,这些人有自知之明,个个五音不全,这一嗓子嚎下去,搞不好会被官府当做孤魂野鬼抓了去,再不济也会把所有人听的上吐下泻,喝酒变成了吐酒,糟蹋了粮食。

“那就跳一支舞。”

大爷吓了一跳,嚷嚷道“就我这身子骨,不跳都要散架喽。”

惹得众人又是哈哈大笑。

“这也不行,那也不行,那玩什么?”小雯君娇嗔道。

“要不...要不喝一碗酒做首诗吧?”李建成提议道。

“这个主意好,斗酒十千恣欢谑,一碗酒一首诗,既浮人生一大白,又无伤大雅,这个提意好”,众人纷纷赞成。

“好吧!”见到众人意见一边倒,小雯君无奈的答应了。

“那崔老先生先请吧”,李建成说道。

“既是如此,那老夫就倚老卖老,不客气了,先来一首”,大爷也不推辞,一口气喝下一碗酒,中气十足的念道“忽有路人陇上过,相问山河己更迭。两朝相传同吃馍,此生也算共白头。”

“好诗,这不是说的我们早上相遇的事吗?”李建成一听就明白了,这早上田陇上相遇,吃了人家的馍,这馍又是白色的,一语双关,意指共白头,怎不是一首好诗呢!”

“那下一个我来点将”,大爷得意洋洋的说道“就这个乐乐吧,大唐未来的民部尚书,我们的大唐未来能不能丰衣足食,全靠这个乐乐尚书大人了,哈哈...”

乐乐懵圈了,他想不到他在大爷的心目中会有这么高的地位,可乐乐他只会拉屎不会作诗呀。

“这...”乐乐憋红着脸尬坐在席上,脸上的表情就像便秘一样捉急。

众人以为乐乐在憋诗,可只有乐乐自己知道,他在憋屎。

“诶!有了”,乐乐灵机一动,想起读小学时学的唐诗宋词,拿出一首不就得了吗?

于是乐乐洋洋得意的干了一碗酒,亮了一下碗底给众人看,然后豪情万状的念道:

门前大桥下

游过一群鸭

快来快来数一数

二西六七八

...

众人对这首不知所云的诗莫名其妙,小雯君无语了,不得不小声提醒乐乐道“乐乐,这是首儿歌啦,不是诗,人家要念的是诗呀,不是儿歌...”

“哦!这是儿歌呀!不是诗呀?”乐乐这才反应过来,喉咙里咕咚一下吞了满口唾沫,却是一句唐诗宋词也想不起来。

“快点啦”,小雯君都等不及了,催促道。

“欸,有了”,乐乐好像想起了一首唐诗,脱口而出道“床前明月光,地上鞋两双。问我何处去,尿急借月光。”

众人一愣,全都哈哈大笑起来,这也算诗啊,纷纷起哄道“不算,不算,这是哪门子的诗啊!分明是乐乐和奶妈睡觉尿急,想起来屙夜尿的场景,根本算不得诗”。

“对对对,这不算,诗乃文雅之物,不可以出现屎尿屁这些字眼的”,小雯君无奈的指正道。

乐乐大窘,情急之下,想起早上和奶妈煮饭的快乐时光,好像和一首唐诗很像,当下来不及细想,便脱口而出:

啊、啊、啊

相约一单间。

事了拂衣去,

快乐煮饭仔。

众人听了,顿时全部懵圈了,这是一首诗吗?还啊、啊、啊,相约一单间。怎么听了让人遐想联翩?

看到所有人奇怪的目光看着自己,乐乐顿时窘迫到五体投地,一时抓耳挠腮不知如何自处,就在这无比捉急的时刻,乐乐灵光一闪,终于让他记起了那首相似的唐诗,于是重新念道:

鹅、鹅、鹅

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

红掌拨清波。

...

这一下顿时获得满堂彩,纷纷叫好。

“唉呀!不愧是未来的民部尚书呀,连诗都离不开种地养大鹅,哈哈,诗情画意,跃然嘴上,好诗,真是好诗。”

大爷好像对乐乐特别捧场,无论乐乐说什么都第一个点赞。

众人虽然没有觉得像大爷一样对这首诗特别惊艳,但也觉得很不错啦,纷纷拍掌叫好。奶妈就更加花痴了,心上人还会作诗,这样的男人打着灯笼也不好找呀,捡到宝啦。

“那下个是谁?”

“按照座位顺序就该咱们的小雯君啦”,李建成也开始偏心的点将下一个作诗的人。

“好吧”,小雯君莞尔一笑,小脸蛋给热酒一蒸,更是粉的可爱,众人眼里的国色天香小美女,无不盼着她念出一首佳作,惊艳了这个美好时光。

小雯君大口大口的喝下那一碗酒,此时酒意微醺,豪气更是上头,樱桃小嘴一抿,声音又甜又嗲的念道: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老爷子,太子爷,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酒,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这一首磅礴激情的诗作念出来,不但惊艳了时光,更惊艳这些大唐古人们,唐诗配大唐,简首绝配呀。

“好、好、好”,崔老爷子连叫了三声好,意态癫狂,显然是被小雯君的这首诗给震惊到了。

“老夫这辈子也没听过如此豪迈的诗词,境界之高,举世无双,君真乃女中豪杰也,酒中仙也”,崔老爷子吹胡子瞪眼的狂赞道。

崔老爷子这一连串的赞好顿时惹得席上众人也是癫狂陶醉,这诗词意境之辽阔实在令人叹为观止。

崔老爷子的大儿子崔阿大更是迫不及待的用笔誊抄下小雯君念的这首绝世好词,免得一会喝酒遗忘了这首千古佳句。

(这里插播一条大唐小道消息,多年以后,在大唐西域都护府的碎叶城,有个叫李白的江湖刺客看到一个东土大唐而来的商人喝酒,这商人名字叫崔阿大,醉酒之下无意中念出了这首诗,把小李白震了个呆,偷偷录了下来,多年以后辗转到大唐故土,小李白当着众多酒友小迷弟的面,念出了这首千古绝唱,惹得榜一大哥汪伦馈赠了李白一年的好酒,从此奠定了酒仙之名...此乃是大唐小道消息,毫无考证,读者不必细究。)

“我一定要喝三十碗,不然对不起小雯君这首气势磅礴的饮酒诗”,李建成听完这首诗后豪情万状,不能自己。所谓酒逢知己千杯少,当此情景,不喝三十碗,不足以浮人生一大白。

“大爷我陪五碗。”

“我陪十碗。”

“我陪十五碗。”

“我陪三百碗”,谢叔方最豪气了。

众人拿眼瞪着他,这家伙忒不要脸,摆明骗酒喝,他谢叔方陪三百碗,别人还有酒喝吗?

这一场宴席如此尽兴,全部人只能舍命陪君子,全部醉倒沙场。饭桌上的人一个个东倒西歪的坐在椅子上,或是伏在案上,憨态百出,或是趴在地上,喃喃自语。这是最真的性情,这是最真的梦,小雯君酒量好,最后时刻豪情万状对酒当歌:

今夜微风轻送

把我的心吹动

多少尘封的往日情

重回到我心中

往事随风飘送

把我的心刺痛

你是那美梦难忘记

深藏在记忆中

总是要历经百转和千回才知情深意浓

总是要走遍千山和万水才知何去何从

为何等到错过多年以后

才明白自己最真的梦

...

众人似醉非醒之间,仿佛看到一个瑶池仙子,她唱着天籁之音,犹如播撒美梦的天使,把美好撒向人间,这美梦最好永远不会醒。

次晨醒来,李建成偷偷的派人安排官府下了太子令,任命崔老先生为山东道大司农,全权负责山东的农事,乐乐为民部典农转运使,具体主持山东道的农事,大爷和乐乐两人一起,犹如子孙拍档,把大唐的落后农业提升了五个档次。

所谓新官上任三把火,乐乐上任的第一把火是解决灌溉问题,乐乐不愧是惠州博罗农校毕业的高材生,因地制宜,大量采用转轮水车引水,通过打通竹子关节为水管,把江水引到农田进行浇灌,此法不仅节约人力,还减少水资源蒸费,大大提高了浇灌效率与浇灌面积,使得粮食种植面积比原先翻了十番。

而大爷家本身就培育有一大批的能工巧匠,阿大、阿二更是此中翘楚,改造施工的这些管网工程就由大爷家的能工巧匠全权负责。乐乐还把浇灌农田的那一套也用到了郡县的饮用水改造中,从高山上的泉眼中筑坝,再用竹子做为水管引水到千家万户,此举不仅改善了百姓的饮水安全,还节约了百姓们的打水时间,提升了生活质量,让百姓们有更多的劳力投入到生产中去,从而大大的提升了生产效率。

当然,要想获得丰产,单靠人力是不够的,乐乐提出了他的农业‘机械化’的大胆改革设想。

崔大爷问道“这农业机械化是怎么个说法?”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