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唐朝也不是非穿不可
这个唐朝也不是非穿不可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这个唐朝也不是非穿不可 > 第88章 体验民情

第88章 体验民情

加入书架
书名:
这个唐朝也不是非穿不可
作者:
家己郞
本章字数:
6658
更新时间:
2025-06-02

哈小维又继续讲道“前朝隋炀帝科举制度出现之前的选官标准,是曹魏时期设立的九品中正制,后来的选人制度也参照这个制度执行,但这个制度本身可以说没有任何公平可言,他们选官只看出身”。

“出身?”

“对,出身”,哈小维还以为是李世民没理解,解释了一句道“出身便是血统啦”。

李世民不置可否的点点头。

“因为出身是天生的,所谓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出身根本无法改变,做官的都是那些世族大家,出身不好的人,哪怕再有才华也很难被重用,平头百姓就更难出头了,朝廷的官也就成了世袭”。

李世民听到这里本想指正哈小维的说法,但见哈小维说的起劲,也就听由哈小维继续讲下去。

“也正是这样,世家大族才能通过九品中正制垄断官职,形成与皇权分庭抗礼的一种大势力,隋炀帝之所以做事那么操之过急,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他的皇权被掣肘了,他底下的那些人都是世族大家,阴奉阳违的事情应该很多,因此隋炀帝为了巩固他的皇权,便选择开科取士,意图绕开这些世族大家,另起炉灶,谁知动了世族的利益,大家就更不爱跟着他干了...”

李世民听了频频点头“现在大唐也有这样的窘境,皇权被严重分化,关陇世家与地方贵族的势力渗透在大唐的方方面面,许多利国利民的政策根本执行不下去,这个哈少能看出事情的本质,那是相当有眼光的了”。

见到李世民的点头认可,哈小维更加有信心了,继续踌躇满志的说道“隋炀帝在治国框架上描绘了一副千里江山锦绣图,可惜急功近利,战略上做对了80%,战术执行上只做对了10%,可惜、可惜呀,他要不是那么急于求成,穷兵黩武,远征辽东高句丽,大费人力去开凿南北运河,而体恤民力,与民休养,循序渐进而行,当不致于民不聊生”。

“嗯,这点倒是,只要皇权稳固,动了门阀世家的利益,或许还可调和矛盾,也不至于这么快被替而代之,但弄到民不聊生那天下就要对他共而讨之”。

“秦王说的没错,民都活不下去了,还要君主干什么?隋炀帝不解决民生,还穷兵黩武,又发兵东南,远征吐谷浑、高句丽,战略上讲,出兵是没有问题的。

哈小维本来顺口就想说,就像后世的所有战争,出兵都是为了国家利益转移内部矛盾,但话到口中才省起这不是他那个年代,便把这句话省略了,继续讲道,可他根本不适合做三军统帅,他纵然军政全才,却不是个好统帅,好皇帝,在他治下的民众,真是惨不忍睹,而他自己却骄奢,建东都、起宫宇、下江南,唉!隋炀帝心存高远,却刚愎自用,纵有匡扶宇宙之才,却还是难逃国破身死,这就是独裁与民主的区别,权力得不到制约,无上的权力终将被手中权力反啮...”

哈小维的这些话非常合李世民的胃口,一时大有英雄所见略同的知己感,所以李世民满怀期望的握着哈小维的手说道“哈少,咱们一起联手做一番大大的事业,为大唐,为苍生,用我们的智慧给他们最好的生活,让大唐子民不用忍饥挨饿,不用遭受战火荼毒,让所有大唐子民都有公平的学习和上升空间,这是我的期望,期盼哈少你能助我一臂之力,实现我毕生夙愿”。

哈小维在李世民的感召之下,同样心怀激荡,用力的握着李世民的双手回应道“秦王,我愿意。”

“好的,有哈少助我,我信心百倍,什么东宫,什么大唐宰辅,什么孤家寡人,什么门阀世家,我统统不怕,我们一定能赢,为了实现这个宏大的愿望,我们一定要入主大明宫”,说着,李世民向着哈小维和尉迟敬德同时举起了手掌。

哈小维与尉迟敬德也同时举起了手向着李世民击掌回应,这一击掌下去,大唐的盛世争霸正式拉开了帷幕。

一番心情激荡后,李世民稍微平复了一下情绪,扳着手指头盘算着说道“我预估大哥出兵山东,至少要两年半时间才能班师回朝,我太了解大哥了,他不彻底解决山东问题是不会回来的,这两年多的时间里我和哈少可以尽情的治理长安城,不受任何掣肘,等到大哥回来,我要给他一个惊喜,这还是他离开的那个长安城吗?哈哈...”

李世民笑的很欢愉,让哈小维觉得,这秦王和太子真是较上劲了,就像小孩子一样,在赌气谁更优秀,一个要在战场上证明自己(太子),一个要在治国理政上证明自己(秦王)。

“好极了哈少”,李世民兴奋的说道“从明儿起,富饶的长安城在我们手上兴起”。

“对,就让太子知道什么叫日新月异,什么叫继往开来”。

“哈哈哈”,李世民与哈小维一起畅快的大笑,尉迟敬德也跟着一起憨憨的傻笑起来。

笑声哄亮,一首飘到了山东前线。

李建成统率大军平定山东也有半年光景,除了与刘黑闼的那一场世纪恶战,这半年里五路兵马固守城池从不越雷池半步,也从不主动攻击刘黑闼,但刘黑闼的势力范围却从整个山东缩小到只有三分之一。

李建成的战略相当有成效,大军屯田,收流民,丈量土地给予流民土地与生产工具,开发商业,治理农业,修建沟渠引水灌溉,修缮桥梁,约束官吏严格执法,打击土豪劣绅兼并土地,奖励耕种...

这些措施稳固了地方,使得分散的五个军团根据地连成了一片,大唐的军队不用进攻,只需派一干吏,给那些尚未王化的地方派发地契,承认当地百姓对耕种土地的所有权,便能达到比军队征伐更好的效果。

民心所向是很可怕的,刘黑闼军逐渐失去战力,他们要粮没粮,要人没人,当地的百姓都不支持他们,要战更是不可能,只能困守在一隅猥琐发育,以期待奇迹出现。

当山东局势呈现一片向好的局面后,李建成兑现了他的承诺,为了最接地气的体验对民策略的决策是否有瑕疵,是否有伤民政策,李建成带着小雯君、乐乐、奶妈、谢叔方、秦叔宝一行到山东某郡县下乡体验一年。

他们先去官府上领了地契,当地官府对流民百姓客气的不得了,一听说李建成是无家可归的山东流民,马上安排了一顿饱饭,虽说是粗茶淡饭,可吃饱是绝对没有问题的。

小雯君倒没什么,粗茶淡饭的纯天然食品最合她口味啦,乐乐就不行,他无肉不欢,这些粗茶淡饭实在不合他味口,奶妈就偷偷的从她嘎鸡窝藏着的一块鸡中亦(翼)给他,结果被李建成发现了,狠狠的瞪了他一眼,防止乐乐吃肉穿帮(露出马脚),吓的乐乐把鸡中亦一口嚼进嘴里,差点没被呛死。

吃饱喝足后,当地官府衙役领着他们去到县城的某一荒僻处,周围看起来只有三户人家,其中一个衙役指着中间的那一户说“这就是给他们的安置所,只要住满三年,这房子就归他们啦”。说完,还给了几袋黍米作为口粮,还有各种粮食种子,临走还不忘细细叮嘱一遍“好好干,多生娃,这些土地三年后就是你们的啦。”

目送着他们远去的背影,李建成笑着说了一句“这些官老爷们还挺客气哈。”

“那当然啦,我们看起来虽似流民,但也略通拳脚,你们没看到我们后面两个凶神恶煞的家伙,不客气点会挨揍。”

众人顿时哈哈大笑起来,都知道小雯君说的是谁?便是那谢叔方、秦叔宝两个骁将,五大三粗的,胳膊都比人家大腿粗,不客气真的会挨揍。

“好啦,去收拾房间吧,我们今晚就要住在这里啦”,李建成说道。

“好耶...”小雯君蹦蹦跳跳的就去找她房间,房子倒是挺大的,也不邋遢,想是有人打扫过,小雯君挑了个幽静的偏房,李建成则在靠着小雯君的偏房选了个厢房,谢叔方和秦叔宝分别在李建成左右两边的房间做护卫,乐乐和奶妈则挑了个最靠边的房间,隔的远远的,也不知道想胡搞瞎搞什么?

“大家不要偷懒呀!不好好干活没饭吃的”,小雯君一安顿好便开始约法三章。

李建成马上回应“对对对,这个家是小雯君来当,谁要是不听话,别怪我没打招呼,饿了肚子自己负责。”

“喏”,谢叔方和秦叔宝同时恭敬的应道。

“喏个屁,说了你们两个几遍了,要扮的像一点,不然穿帮了”,小雯君跺着脚嗔怒道。

“是是是...”谢叔方和秦叔宝顿时手足无措,他们俩个抠脚大汉哪里会玩现实版的过家家呀,这可比打仗还难一万倍。

“你”,小雯君指着秦叔宝说道,“明天你去山上打两捆柴到街上换点钱,卖完别急着回来,耍几套功夫做个秀,讨几个赏钱,弄点油盐菜米回来,别打架哟!要乖哟”,小雯君就像是个大姐姐一样对着秦叔宝吩咐道。

秦叔宝看了一眼李建成,马上识趣的点点头,难得还对着小雯君咧个嘴笑一笑,哈着腰,像个听话的小木偶。

“乐乐和奶妈负责明天的饭食,不要偷懒哟!”小雯君特别对着乐乐叮嘱道。

乐乐一万个不乐意,当即驳嘴道“我才不要...”却被奶妈用力捏了一下大腿,痛的不敢说下去。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