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唐朝也不是非穿不可
这个唐朝也不是非穿不可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这个唐朝也不是非穿不可 > 第84章 左金吾卫

第84章 左金吾卫

加入书架
书名:
这个唐朝也不是非穿不可
作者:
家己郞
本章字数:
6518
更新时间:
2025-06-02

那时候的他们‘出则连骑,入同卧起’,感情好的不得了,不像现在,因为彼此功业在身,碍于朝廷礼法,不得不刻意疏远,以保全彼此。但内心的这份感情依然埋藏在各自的心里,不会随着岁月的蹉跎而变淡。

刘弘基又想起了过往的征战往事,从太原起兵时,守将王威、高君雅不服,李世民便安排他和长孙无忌埋伏在官厅后面,听到他李世民的出击命令后便率人擒拿斩杀了王威和高君雅,为大唐起兵立下了首功。

谁能想到,那一年李世民才18岁,便能如此行事果决,设下鸿门宴,一举清除太原城的朝廷势力。

后又随着李世民东征西讨,先是攻克山西汾阳,在霍邑亲手斩杀了前朝骁将宋老生,因功被封为右光禄大夫。再后来又跟随李世民渡过黄河,攻克冯翊,被任命为渭北道大使,主持渭北战事,进而攻克扶风,屯兵于长安旧城,击败了前朝大将卫文升。

这个时候,遇到了起兵以来的最强之敌‘西秦霸王薛举’,在李世民的神级调度之下,竟然一举击败了薛举,这一仗刘弘基和秦王只带着200骑一首追到了陇山,趁着薛举新败军心不稳,竟然用200骑冲垮了薛举的一万多主力,从而为打下重镇洛阳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秦王的战阵奇才真是令人钦佩的五体投地呀!现在刘弘基回想起来,当时用200骑克一万人马,就算是给自己一万个胆子也不敢打这样的仗,但李世民就敢,而且打赢了,怎不叫刘弘基对李世民敬若神明。

一首到陛下在长安即位,我刘弘基都是跟随秦王李世民的身后征战,灭薛举、大败宋金刚、生擒王世充,哼!我这个任国公的头衔可以说有一大半是秦王李世民送的,没有秦王,哪会有我刘弘基今天的荣耀,我可要怎么去报答秦王的这份知遇之恩呢?

正在独自沉思的刘弘基正自眉头紧皱的深谋远虑中,却听到近卫兵弁的一声断喝“什么人?胆敢夜闯禁衙,即刻停舟,否则格杀勿论”。

刘弘基一怔,从沉思中回过神来,看着黑黝黝的池面,果然泛起一阵舟水声,一片轻舟从远处划水而来,舟上灯笼挂的却是左金吾卫大将军旗号,却是自己府衙的船。

只听见舟上一人朗声说道“任国公做的好一个安乐公,却在这里风月无边逍遥自在,让人一顿好找,实在是羡煞旁人呀”,声音洪亮,却不是淮安郡王李神通还有谁。

刘弘基心下一阵欢喜,快步迎到船头,对着轻舟欢笑道“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有淮安郡王来,更不亦爽乎!弘基有失远迎,有失远迎啊...”

“哈哈”,舟上的人听到刘弘基的话那是相当高兴,不等小舟靠好大舫,便从小舟中一跃而上,惊的刘弘基忙双手相迎,倒怕这淮安郡王一不小心,摔进了大池里,浇个透心凉。

李神通与刘弘基双手一握,便喜笑颜开,显的十分的高兴。刘弘基知道李神通的性格,这个淮安郡王,为人豪爽没有心机,人称草包郡王,在朝堂上是出了名的“二混子”(混吃混玩),却不知为何在两个月前和他约好,要在这府衙池上剪舟(烛)夜谈,共叙人间日月风情,刘弘基当时还以为李神通是随口瞎掰,和他说笑呢?想不到今晚,这个草包郡王还真的如约来叙旧,怎不令刘弘基内心摇头苦笑呢。

李神通上得船来,完全不把自己当外人,亲热的拉着刘弘基的手,就向舫内首进,仔细扫了十几眼,确认再无旁人。见到船内案设摆着的酒壶,摸摸还尚温,上去就是一口啜完,喝完后用手一抹下巴“好酒”,然后咧开大嘴就说道“我说老哥,你这样子太无趣了吧?”

刘弘基被李神通说的一怔一怔的,都不知这草包郡王说的什么鬼?

李神通见刘弘基满脸狐疑看着他,才下意识明白自己又说了什么上不着天,下不着地的话,赶忙把下半句说完“我是说你一个堂堂左金吾卫大将军,大唐的任国公在舫上一个人吃闷酒,连个侍寝的丫鬟,唱曲的丫头都没有,这酒吃的甚么劲?不是好无趣吗?”

刘弘基这才明白过来,这个逍遥王爷,他以为个个人像他一样官运亨通,只用享福,不用案牍劳神。当下拉着李神通坐下,又筛了一壶酒,才苦笑道“你当人人像你这个王爷做的逍遥自在,不用公务烦身,案牍劳神,天天只会人间风月逍遥,不知人间官场疾苦...”

刘弘基话未说完,便被李神通愁眉苦脸拉手打断,“不是,老哥,我这快乐王爷本该如你所说,活的轻松自在,却不知怎样,近来花丛逛的多了,我的那个话儿长了个小疙瘩,晴时痛来雨时痒,不痛不痒软无力,唉!可遭了老罪了...”

刘弘基听了,不禁哑然失笑,这个草包郡王可真名不虚传,胡闹惯了,老了还这么不正经。当下按捺住笑意说道“那你应当寻个草头郎中,江湖神医看看,找我作甚?”

“诶吆!!!谁不知你刘弘基少年时习得房中秘术,驰骋快活林,名声大了去了,要不是惹了官司才跑到太原,从了当今陛下,早便是名扬天下的医科圣手,我不找你找谁?我可把裤子扒拉给你看了啊?”

李神通话未说完,刘弘基听的一脸尴尬,这些说辞本是他少年时为躲避前朝隋炀帝远征辽东高句丽时,推脱征召的江湖托辞,这草包郡王竟当真了,还当他神医来寻医问药,这不是搞笑吗?当下刘弘基为免损官威,向着船外亲卫兵弁喝道“尔等自去,不待招唤,不得近来。”

“是”,众兵弁应声驾舟远去,整个大舫便独剩下刘弘基与李神通俩人。

刘弘基等众兵弁远去,绕着大舫转了个圈才拈须笑道“淮安郡王此次前来,当别有要事吧!用不着出扒裤子这样的损招吧?”说完,似笑非笑的看着李神通。

李神通抚掌大笑,伸出大拇指赞道“好样的任国公,可瞒不过你。”

“瞒不过我?”刘弘基微微一哂,“你淮安郡王绝顶聪明之人,戏耍老夫那还不是易如反掌。”

“哈哈哈...”李神通又是一阵抚掌大笑“谁不知我李神通在朝堂之上是鼎鼎有名的草包郡王,任国公不耻笑我也就罢了,还赞我绝顶聪明,这不是比当面骂我还让我难堪吗?左金吾卫大将军可不是仗势欺我吧?哈哈...”

刘弘基正色道“朝堂之人愚钝,太多自以为聪明的货色,却不知世上有大智若愚之人?”

“哦!什么是大智若愚之人?”李神通不解的问道。

“这大智若愚讲的就是淮安郡王,想当年十八路反王折腾前朝,烽烟十几载,而淮安郡王却能追随陛下一枝独秀终登大宝,你淮安郡王若是草包郡王,能活到这个时候?”

李神通闻听刘弘基的话哈哈一笑,微微摇了摇头,想说话却最终没有打断刘弘基的话,而是拈须看着刘弘基听他继续讲下去。

“无功无禄,却爬的比赵王还高品秩,怎么说赵王也是打下整个江南的奇功之人,这难道是陛下目不识人乎?还是陛下赏罚不公?对淮安郡王另眼看待?我说淮安郡王,咱真人不露相,你颇费心机这么遮人耳目找我,可不是为了让老夫看你裆里的话儿吧?你那调调还是留着给你红颜知己看吧,恕老夫眼拙,恐怕看不明白”。

这一番话把李神通说的一阵尬笑,好一阵挠头才说道“二郎果然说的没错,任国公在我大唐绝对是洞若观火之人,我也不必瞒你,此处上不着天,下不着地,天不知地不知,神不知鬼也不觉,只有你知我知,我就问你任国公,在二郎和东宫之间,你押宝谁?”

刘弘基心头咯噔一紧,知道李神通终于说到正题来了,只是想不到说出了这种令人难以作答的问题,他自知李神通说的这俩人是谁,二郎便是天策上将军秦王李世民,东宫便是当朝太子李建成。而李神通说的押宝谁?才是真正令刘弘基胆寒之事,看似只是这么轻而易举的一句问话,可这个问话无论如何他也答不上口,只要押错了谁,那他身家几十口性命灰飞烟灭,也不过只等闲。

刘弘基手心己经出了汗,饶是他一生征战,从死人堆里爬出几个来回的百战之将,此刻也是心头不宁天人不定。

“恕老夫无状,淮安郡王,老夫之躯只保我大唐江山,至于谁主沉浮,自有天定,老夫只听天命,从不违天命押宝谁?请吧,淮安郡王”,说着,刘弘基端起酒杯对着李神通说道“此酒只对日月,不对君臣,只对神明,不对苍生,我先饮为敬”,说完,刘弘基一饮而尽。

李神通见状,知道仅凭自己的话语,断难让这个百战之身的刘弘基选择站队,从而押宝一方。

李神通自忖与刘弘基也算生死之交,不然他也不会开门见山的以言语相邀,更不会冒着杀身之祸深夜来访秘议此事,以他对刘弘基的了解,这种刚毅之人是不能以高官厚禄相诱的,更不怕刀颈加身的逼迫,当然更不会出卖朋友换取荣华富贵,所以李神通才敢来此孤身一试,为的就是不负某人的重托。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