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唐朝也不是非穿不可
这个唐朝也不是非穿不可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这个唐朝也不是非穿不可 > 第118章 劳军费用

第118章 劳军费用

加入书架
书名:
这个唐朝也不是非穿不可
作者:
家己郞
本章字数:
6566
更新时间:
2025-07-08

李渊一时愣住了,大唐建国伊始,国库本就不充盈,用钱的地方又多,国库存银最多50万贯,这齐王一下子狮子大张口就要5000万贯的封赏,这无论如何也是拿不出来的。

李元吉却是匍匐在地嚎啕大哭,哭声震耳,连外边吃瓜的大唐百姓都仿佛能听到,纷纷议论起来,这一传十,十传百,百传千,一下子间整个坊间都沸腾了,无不为齐王李元吉的高风亮节击节赞叹,说他爱兵如子,懂得体恤为国出征的将士,真是个好将军。

李渊一时之间骑虎难下,委实不知作何安排。

裴寂这个时候走过来扶起齐王,宽言安慰道“齐王殿下宅心仁厚,爱兵如子,陛下自知,齐王且请宽心,朝廷必不负大唐有功将士,岂会薄以待之寒了将士之心,定能妥善处理,齐王请先起来说话。”

齐王抽噎的站起来说道“谢父皇,谢裴相,只是元吉希望朝廷能先行拨付3000万贯以解劳军之急,剩余2000万贯可容稍后再付。”

裴寂却不接齐王话语,而是先扶齐王坐到观礼台功臣之位,劝谏齐王先行稳定情绪,好好休息一下,待他请示陛下后再做定夺。

齐王满脸期盼的对着裴寂千恩万谢,最后还拉着裴寂的手说道“裴相,元吉自知朝廷也有难处,只是听闻二哥治理长安城卓见成效,难道二哥就不能急朝廷之所急,慷慨解囊吗?二哥带兵惯了,可是最了解官兵之苦的”。

裴寂听完齐王的话若有所思,又宽慰了齐王几句,这才走向了李渊身前。

“元吉怎么说?”李渊问道。

裴寂叹了口气“齐王坚持要5000万贯的封赏,如不给,恐凉了将士们的心。”

“当然不能凉了将士们的心,只是元吉说出的这个数委实叫朕难办,就算把府库清空了,也凑不齐这5000万贯的无底洞呀。”

“确实,齐王开的这个口委实有点大,陛下,齐王战功卓著,但还不到功高不可赏的地步,臣思量,太子叫齐王先行回京,这个数目太子理应知道。”

“裴相是说,是太子假借齐王之口向朕索要的这笔巨款?”

裴寂沉吟着没有回答李渊的话。

“国事一向由太子代理,太子没理由不知道国库存银,齐王要的这笔数就算把大唐国库清空了也筹措不了呀!”李渊满脸的疑问再次问向了裴寂。

“这正是此事的症结所在,陛下,国库没有,不等于别的地方没有。”

“别的地方?”李渊一时糊涂了,天底下哪里还有比国库存银还有钱的地方?

裴寂不答,只是眼睛瞄向了别的地方。

“你是说...”李渊看了一眼远处的秦王,这边发生了那么多戏剧性的事情,秦王也依然没有过来,只是在那里把玩着他的开山弓。

“嗯”,裴寂冲着李渊点了点头,意思是陛下猜测没错。

“这...”李渊一时有点难以接受。

“陛下,依臣猜度,太子肯定是知道国库空虚,但依然借齐王之口向朝廷要钱,这意思己经很明显了。”

李渊长叹了口气“山东战事两年有余,大郞没向朝廷要过一文钱,却能一劳永逸干净利落的解决山东问题,这节省了多少军费粮饷,要这5000万贯的劳军赏钱,细细算来绝不为过,这两年军费何止千万。”

“陛下明察秋毫,所言甚是,太子以仁孝治国,定不会向百姓摊派这笔巨款,算来算去,国库要不到,自然主意就打到了别的地方。”

李渊知道裴寂这句“别的地方”指的就是秦王。

李渊负手沉思起来,这件事他一时委决不下,需要好好盘算一番。

这时其他宰辅也走了过来,裴寂便把前因后果简略说了一遍,其他宰辅听完后脸上表情也是震惊不己,想是都被这5000万贯的巨款惊到了。

“你们说这样对二郞好吗?”李渊根本是拿不定主意,沉思着向众宰辅问道。

“照人之常理,这肯定不好”,??萧瑀第一个回答道。

“萧相所言甚是,自来功过是非必须赏罚分明,秦王无过,何故要出这笔巨款,再说秦王府也未必拿的出这5000万贯钱。”

“何止无过,秦王这两年半时间里治理长安城建设那叫一个日新月异,功劳大着呢,何况秦王光明磊落,两袖清风,他秦王府如何拿的出这5000万贯钱,老夫不同意这个条陈,请陛下明鉴”,??萧瑀又急不可耐的说道。

封伦微微一笑“萧相莫急。”

“怎么不急”,??萧瑀吹鼻子瞪眼起来,“你当这5000万贯的钱是大风刮来的”。

杨恭仁悄悄拉了一把封伦,封伦点点头,意思是知道了,然后对着李渊拱手说道“陛下,依齐王之言,这5000万贯劳军之饷也并不多...”

“什么不多”,??萧瑀立刻反驳起来,还拉上了宇文士及“宇文相公你说,国库存银还有多少?”

宇文士及一怔,赶紧拱手向着??萧瑀说道“萧相说的是,这5000万贯确实数目巨大,但是以平定山东功劳而论,这5000万贯确实又不多,如果这笔巨款要秦王府出,臣觉得理由不充分,似乎有待商榷的地方。”

这家伙又在耍太极和(huo)稀泥,众宰辅心里这般想道,每次朝议争执,宇文相公说话总是两边不得罪,说的话有实惠没实际的,说了等于没说。

“萧相莫急,且听封相公说下去。”

“这...喏,陛下”,??萧瑀这才止话不说。

“封相公,你接着讲。”

“是,陛下”,封伦重新整理了一遍思路才说道“陛下,依臣看来,有功将士得到5000万贯封赏没有问题,要秦王出也没有问题,问题是出的方式在哪里?”

“在哪里?”宇文士及忍不住脱口而出的问道。宇文士及之所以那么心急,是因为这秦王可是他乘龙快婿哈小维的靠山,万一要秦王府大出血,那他那个好女婿哈小维也会跟着掉块皮,说不定谈好的嫁妆都没有了,关心则乱,所以第一个问道。

“在工部,在工部的国家当铺出。”

封伦这句话一说完,李渊和众宰辅顿时恍然大悟,这里边也只有裴寂早就想到了这一点,只是裴寂不愿挑这个头而己,要是封伦不说,裴寂也会找合适的机会向李渊说的。

“封相公这个提议好,工部的国家当铺存银何止千万,拿出来犒赏三军再合适不过了。”

“对,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嘛,秦王在工部说过这句话的,兵也是民,用之合情合理。”

一时间众宰辅都纷纷赞同封伦提的这个条陈。

只有宇文士及心中长叹“秦王辛苦这么久,想不到做了别人的嫁衣,可惜啊可惜,5000万贯钱,半个洛阳都能买下了。”

“此事就这么定了,不过也不急在这一时,等太子回来了,细节再做商议嘛。”

“陛下圣明”,众宰辅一起躬身说道。

“好吧,此事议到这里,有劳宇文相公去向秦王打个招呼,让秦王吩咐工部提前做好准备。”

“是,陛下”,宇文士及躬身应道。

“那朕和诸位爱卿先行喝茶品茗,估摸着太子也要大半个时辰才能到,今日是大唐大喜的日子,难得与民同乐,吩咐下去,不可渴着了饿着了众百姓,一应茶水粗饼由朝廷支应,如有头疼脑热的,也叫太医馆及时医治。”

早有内侍太监听了李渊的话前去传令,一会儿间,山呼海啸的“万岁”声不断传来,自然是长安城的百姓受了朝廷的茶水粗饼向大唐皇帝谢恩。

宇文士及趁此机会找了秦王,跟秦王说了此事。

秦王似乎早就料到了这一点,对于宇文士及的传话波澜不惊,表现的不咸不淡,倒让宇文士及心下犯了嘀咕,心中暗想“秦王怎会如此无动于衷,莫非早有对策,这两年多时间里秦王虽然大权旁落,没有任何实职,但工部大唐城市发展当铺却一首操持在他手中,凭我那乘龙快婿的手段,应该捞了不少了吧?也许何止千万贯,这5000万贯钱可能真不算多大的事”。

这般枯坐了约大半个时辰,只听的轰隆隆的声响越来越近,怕不是有千军万马向着长安城开拔过来,长安城的吃瓜百姓无不伸长了脖子眺望,只见洛长高速马路鼓声隆隆,旌旗招展,一队威武雄壮的太子虎贲列队而来,当先几骑正是穿着便装的太子李建成、小雯君、武则天、樊梨花、乐乐和奶妈。

“哇,这么多人啊!”小雯君看着人头攒动的长安城郊迎接的百姓发出了不可思议的感慨声。

太子李建成也觉得有些不可思议,这密密麻麻的吃瓜百姓少说有好几万人,怎么会突然冒出这么多人来迎接呢?

其实李建成估算少了,下面少说有十几万的吃瓜百姓。为了“迎接”太子凯旋,哈小维和圆大头可谓煞费苦心,把工部衙门所有的人马都叫齐了,提前十天半月不准休假,前往长安城周边和洛阳周边大肆宣传太子要凯旋的消息,吸引十里八乡的大唐百姓前来观瞻,好家伙,为了打造这个凯旋盛事,哈小维不惜血本,每家每户送米送油,安排马车接送,为的就是刺激大唐百姓出来消费。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