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意外发现
郑州古玩城的清晨总是热闹非凡。齐明蹲在一个地摊前,手指轻轻抚过一件所谓的"宋代钧瓷碗",触感传来的信息立刻让他皱起眉头。
"清末民初仿品,用的是景德镇高岭土,釉料掺了现代化学剂。"他低声对身旁的莫临风说。
莫临风不动声色地点头,"跟情报一致,徐三爷的货。"
一个月前,河南博物院一件宋代钧瓷莲花洗被盗,张天师的线报指向这个盘踞在中原地区的造假团伙。齐明利用新觉醒的灵视能力,己经追踪了三条线索,今天终于接近源头。
摊主是个满脸堆笑的中年男子,见齐明盯着碗看,立刻凑过来,"老板好眼力,这可是正经宋钧,您看这釉色,'夕阳紫翠',存世不超过十件!"
齐明心中冷笑。真正的"夕阳紫翠"他只在灵视幻象中见过——那是宋徽宗御窑的绝世之作,釉色如晚霞映照远山,紫中透翠,每一件都是无价之宝。
"多少钱?"齐明故意问。
摊主眼睛一亮,伸出五根手指,"五万,您要是诚心要,还能商量。"
齐明正欲还价,突然感到一阵熟悉的阴冷。他猛地转头,看见一个穿黑衣的身影在人群中一闪而过。
"噬魂者?"莫临风立刻警觉。
"不,是他手下。"齐明压低声音,"看来徐三爷和噬魂者有勾结。"
交易故意没谈成,两人离开摊位,按照计划尾随收摊的商贩。穿过几条小巷后,商贩上了一辆面包车。莫临风招了辆出租车,"跟上那辆车,别太近。"
车子向郊外驶去,渐渐远离市区。一个小时后,他们来到禹州神垕镇附近的一处偏僻窑场。这里远离旅游区,几座现代窑炉冒着淡淡的青烟。
"就是这。"莫临风让司机停在远处,"钧瓷故乡造假,真是讽刺。"
两人悄悄摸近窑场,躲在一堆瓷土后面观察。院子里有七八个工人正在搬运成品,其中几个造型精美的钧瓷花瓶,连齐明的灵视都一时难辨真假。
"工艺很高超。"齐明惊讶道,"如果不是釉料配比有细微差别,几乎可以乱真。"
莫临风正要说话,一阵争吵声从主屋传来。一个满头白发的老者被两个壮汉拖出来,摔在院子里。
"老李头,配方还是不肯说?"一个穿唐装的中年男子踱步而出,手里把玩着一把紫砂壶,"你在钧瓷厂干了一辈子,真以为我不知道你藏着祖传秘方?"
齐明瞳孔一缩——这人正是资料中的徐三爷,中原地区最大的古董造假头目。
老李头挣扎着站起来,"徐三,你糟蹋祖宗手艺!钧瓷的神韵不在配方,在匠人心!你这种人永远烧不出真正的'窑变'!"
徐三爷脸色一沉,挥手就是一耳光。"带走,关进窑洞。什么时候想通了,什么时候给饭吃!"
2.真假对决
夜幕降临,窑场的工人陆续离开,只留下两个看守。齐明和莫临风趁机潜入。
"分头行动。"莫临风低声道,"我去救老李头,你找配方证据。"
齐明点头,悄悄摸向原料仓库。推开门,一股混合着矿物气息的味道扑面而来。架子上整齐摆放着各种釉料原料:石英、方解石、铜矿石...
当他的手指无意间碰到一袋不起眼的灰色粉末时,一股强烈的幻象突然袭来——
*北宋官窑,工匠们将一种特殊矿石研磨成粉,加入釉料;*
*窑火中,瓷器表面开始神奇地"窑变",形成流霞般的色彩;*
*金兵入侵,窑工将最后一批秘料埋藏在神垕镇某处...*
幻象消失,齐明发现自己跪在地上,手中紧握那袋灰粉。这不是普通原料,而是宋代钧瓷"窑变"的关键——一种名为"星尘石"的稀有矿物,早己绝迹于现代。
"原来如此..."齐明恍然大悟。现代仿品缺少的就是这种能产生自然窑变的催化剂。他小心取了一些样品装入口袋。
突然,仓库外传来脚步声。齐明迅速躲到架子后,看见一个工人进来取料。当工人转身时,齐明注意到他脖子上挂着一个奇怪的吊坠——与噬魂者手下佩戴的符号一模一样。
"果然是一伙的。"齐明心中暗惊。等工人离开,他立刻发信息给莫临风:"发现噬魂者联系,速撤。"
刚走到门口,迎面撞上两个壮汉。"什么人!"其中一个大喝。
齐明转身就跑,却被另一个堵住去路。千钧一发之际,一块砖头从窗外飞来,正中一个壮汉后脑。
"这边!"莫临风在窗外招手,身边站着满脸惊恐的老李头。
三人仓皇逃离窑场,躲进附近的山林。确认没有被追后,老李头气喘吁吁地问:"你们...是谁?"
"来查徐三爷造假团伙的。"齐明出示了张天师准备的调查证件,"老人家,您说的'窑变'秘方,是不是与一种叫'星尘石'的原料有关?"
老李头瞪大眼睛,"你怎么知道?这秘密在我家传了二十西代!"
齐明掏出那袋灰粉,"是这个吗?"
老人颤抖着手接过,闻了闻,又蘸了一点尝味,突然老泪纵横,"就是它!星尘石!徐三挖遍了神垕镇都没找到,原来藏在普通瓷土里..."
3.技艺觉醒
回到郑州的临时住所,齐明将星尘石样本放在桌上。楚雨晴和苏瑾围过来,好奇地观察这袋看似普通的粉末。
"所以这就是宋代钧瓷的秘密?"苏瑾小心地捏起一点,对着光看,"看起来没什么特别的。"
齐明摇头,"需要用灵视看。"他握住苏瑾的手,引导她开启短暂的能力共享——这是天通命格觉醒后获得的新能力。
苏瑾倒吸一口气,"我看到了...窑火中的色彩变化!"
老李头坐在角落,神情复杂地看着这群年轻人。"你们到底什么来头?为什么对钧瓷这么了解?"
莫临风递给他一杯热茶,"李先生,我们想请您合作。一方面举报徐三爷的造假团伙,另一方面..."他看向齐明,"重现真正的宋代钧瓷工艺。"
"不可能!"老李头激动地说,"没有老窑,没有几十年功底的匠人,光有星尘石也没用!"
齐明微微一笑,"如果我说,我能完全复刻宋代官窑的烧制工艺呢?"
他取出纸笔,闭目凝神,灵视能力全开。星尘石作为媒介,将千年前的画面一一呈现。笔尖在纸上飞速移动,勾勒出完整的工艺流程:原料配比、釉料调制、坯体成型、窑温控制...甚至详细到每一阶段烧制时的祷告词。
三小时后,一份完整的《宋钧窑变秘术》呈现在众人面前。老李头捧着图纸,双手颤抖得像风中的树叶。
"神迹...这绝对是神迹..."老人喃喃道,"连我祖传的笔记都没这么详细!"
楚雨晴若有所思,"齐明,这不仅是找回失传技艺。如果我们能科学分析星尘石的成分,或许能申请专利,从根源上杜绝造假。"
"专利?"莫临风挑眉。
"对。"苏瑾接话,"将传统工艺与现代知识产权结合。既保护文化遗产,又能合法商业化。"
齐明看着图纸,一个想法逐渐成形。"不止如此。我们可以建立工作室,请李先生当技术指导,真正传承这门技艺。"
老李头激动地站起来,"只要能让祖宗手艺正名,我这条老命豁出去了!"
4.产权保护
两周后,禹州警方突袭徐三爷的窑场,人赃并获。行动中特别搜查了那种灰色粉末,但奇怪的是,仓库里那袋"星尘石"不翼而飞。
与此同时,神垕镇一处僻静的老窑重新燃起窑火。在齐明的资金支持下,老李头召集了几位退休的老匠人,按照古法开始烧制。
开窑那天,所有人都屏住呼吸。当第一件钧瓷碗被取出时,现场鸦雀无声——碗身流淌着如梦似幻的紫翠色,宛如晚霞凝固在瓷面上,釉层中还有细密的"蚯蚓走泥纹",正是宋代官钧的典型特征。
"成了..."老李头泪流满面,捧着碗像捧着新生儿,"真正的'夕阳紫翠'...三百年了,终于重现人间!"
苏瑾立即拍照留存,开始准备专利申请文件。楚雨晴则用万界镜记录下这一历史时刻,镜中显示的不仅是当下场景,还有宋代窑工们欣慰的笑容。
齐明站在窑口,感受着余温。灵视中,他看到这条世界线上,钧瓷技艺将走向全新的未来——不再是博物馆里的标本,也不是造假者的摇钱树,而是活着的、呼吸的文化传承。
"对了,"莫临风突然想起什么,"那袋失踪的星尘石..."
齐明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小布袋,狡黠地眨眨眼,"物归原主。徐三爷的人找到的,只是一袋普通瓷土掺灰而己。"
众人笑出声来。老窑外,初夏的阳光洒在新出窑的钧瓷上,那抹"夕阳紫翠"愈发绚烂,仿佛跨越千年的文明之火,终于找到了延续的火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