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周晨阳在西北戈壁滩上挥汗如雨、亲手植下一株株梭梭树的画面,通过各大媒体传遍龙国乃至世界时……
一股强大的官方力量如同等待己久的及时雨,迅速而精准地介入了这场由沙尘倒流引发的全球舆论旋涡。
为此,龙国电视台等多家国家级媒体巨头,用头版头条或黄金时段的显著位置,对‘周晨阳发起的植树造林公益活动’以及备受关注的‘八一西沙尘异常转向事件’进行了深度报道与权威解读。
就连新闻联播也不例外,足足用了十五分钟的时间,对此次事件进行了完整、深入和彻底的专题报道。
新闻画面里,周晨阳朴素的身影与广袤的荒漠、新生的绿意交织在一起,解说词以一种沉稳而饱含赞许的语调响起。
“周晨阳这位公众人物用最质朴的行动,践行着对家园的深沉热爱与责任担当。他以其强大的社会影响力,引领着更多人关注并投身到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事业中,为筑牢北方生态安全屏障贡献着积极力量。”
镜头一转,一位面容儒雅的专家出现在了,而新闻联播给他的介绍赫然写着‘龙国气象科学研究院首席研究员王教授’。
王教授对着镜头,语气严谨且富有说服力地分析道:“关于此前网络上热议的沙尘天气异常路径现象,经过我们多学科专家团队的初步研判,这极有可能是一次由多种极端罕见大气条件偶然叠加所引发的突发性强对流天气事件。”
“例如,高空急流的罕见分叉、特定区域地面温度的急剧变化,以及平流层与对流层之间能量交换的异常波动等因素……在理论上,的确存在极小概率导致沙尘气团在短时间内发生路径急剧偏转的可能。”
王教授顿了顿,继续补充道:“当然!这仅仅是初步的科学推测,更详尽的成因分析仍有待我们进一步收集数据和深入研究。但我们希望公众能够理性看待此类自然现象,相信科学,避免不必要的恐慌和无端猜测。”
有了王教授的专业解读,无疑是官方进行了站台,用他们的信用去给周晨阳背书。
周晨阳就只是一个普通的歌手,没有用歌声影响气象的能力。
在科学面前,去进行无端的猜测,只会显得他们格外的好笑。
如果说王教授的科学解读是官方的暗示的话,那么主持人对这个专题报道的总结就是赤裸裸的明示了。
“个别境外媒体和网络势力,试图将这一罕见的自然现象与某些无关因素强行捆绑,甚至进行恶意炒作,其用心……值得全民警惕。”
“我们呼吁广大民众,擦亮眼睛,明辨是非,将更多的热情与精力投入到参与和支持国家生态建设的实际行动中来,共同守护我们的绿水青山。”
随着官方亲自下场,龙国国内的舆论风向彻底就定了下来。
尤其是新闻联播专题报道的权威发声,更是如同一剂强心针,让那些原本还在为周晨阳捏着一把汗的粉丝们彻底放下了心,也让那些持观望态度的中间民众找到了官方解释。
随之而来的,网络上对周晨阳的赞誉之声达到了新的高峰。
至于那些所谓的‘唱歌成真’和‘气象武器’之类的玄幻猜测,己经被官方媒体巧妙地引导到了对于科学探索和环境保护行动的关注。
“央妈都出来说话了,黑子这下应该没话说了吧!我们晨阳哥就是清白的,普普通通的歌手,以后不要再乱给他扣帽子了。”
“虽然王教授说的每一句话,我都没有听懂。但没有关系,找到相应的科学依据就好了,免得某些人再哔哔赖赖,非得书周晨阳毁了它们。”
“搞半天,真的是巧合,周神也不是神啊。不过……这样也好!我不用担心周神那天被抓起来做研究了,可以安心听他唱歌了。”
“有没有周晨阳的老粉?我是真的很心累啊。从霓虹国演唱会开始,他的热度一天比一天高,但没人发现他一首新歌都没有唱,全都是老歌翻红吗?算我求求了,周晨阳别在种树了,换我去种行吧,他回娱乐圈好好创作新歌就好了。”
有了各大官媒的下场澄清,周晨阳算是正式从舆论风波中,成功脱身了。
随之而来的,越来越多的网友和粉丝都在呼吁周晨阳发新歌,全然没有了之前的畏惧。
然而,此时此刻,龙国国家科学院,各大顶尖高校的气象实验室和物理实验室里,一场真正的头脑风暴还在激烈进行。
正所谓,外行人看热闹,内行人看门道。
新闻联播上的报道,不过是他们为了安抚民心,搞出来的……理论知识堆砌的推测。
实际上,这些科学家和研究院根本就没有找到具体的科学依据,首到现在都还在埋头苦干。
一间平日里略显空旷的大型会议室内,白板上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公式和推演路径。
年过古稀的院士与崭露头角的青年学者围坐在一起,时而激烈争辩,时而蹙眉沉思。
从‘全球大气环流的非线性混沌特征’到‘特定地形下声波与气溶胶粒子的共振效应’,再到‘高能宇宙射线引发的电离层扰动对近地面天气系统的潜在级联影响’……
可以说,一个个大胆的假设被提出,又在严谨的数据和模型面前被反复推敲。
一位头发花白的物理学教授,推了推鼻梁上的老花镜,缓缓说出了自己的结论。
“其实现在,我们也不能完全排除在极端条件下,强烈的、特定频率的声学能量,可能对某一临界状态的大气系统产生微扰动,进而像多米诺骨牌一样,触发一系列连锁反应。”
“这不就是变相说明了,八一西沙尘异象和周晨阳有关吗?”一个年轻研究员不解地反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