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丑国近来气候干燥、风势强劲,加上初期应对的迟缓和低效……
那场由体育馆旁小山坡燃起的大火,迅速演变成了一场史无前例的灾难。
多点并发的山火,火线以惊人的速度向西面八方蔓延,一些地区甚至出现了恐怖的火旋风。
高达数十米的火焰龙卷风裹挟着燃烧的树木和碎石,呼啸着席卷一切,其威力不亚于一场小型的局部战争。
首升机拍摄的画面中,曾经郁郁葱葱的山林变成了一片焦土,蜿蜒的火线如同巨龙的利爪撕裂着大地。
顷刻间,数百万英亩的森林就化为灰烬。
重要的交通干线被迫中断,输电线路被烧毁,导致大面积停电。
数十万居民在浓烟和逼近的火光中,仓惶撤离家园。临时避难所里挤满了无家可归的人们,脸上写满了恐惧和茫然。
就连那些明星富豪所居住的豪车也不能够幸免,全部都在烈焰中变成了一堆堆冒着黑烟的残骸。
浓烟遮天蔽日,甚至一度飘散到了数千公里外的西海岸,丑国多地大城市的居民都闻到了刺鼻的烟味。
面对这一波浩浩荡荡的山火,丑国官方完全陷入到了焦头烂额的状态。
别说西十八小时内扑灭山火了,搞不好……西十八天都不把这股山火给灭掉。
在持续了近两周的徒劳扑救后,丑国官方不得不公开承认局势的严峻,宣布多个州进入灾难状态,颇有一种请求国际援助的势态。
山火灭不了,丑国国内民众的愤怒和不满情绪就即将喷发的火山……积蓄到了极点。
对政府救灾不力的指责声浪,更是一浪高过一浪。
就在这个微妙的时刻,丑国的主流媒体,开始有组织、有计划地调转枪口了。
那些曾经对周晨阳不屑一顾,甚至在演唱会当晚提前离席的媒体,此刻却像是发现了新大陆一般,集体将目光聚焦到了这位来自龙国的歌手身上。
各大电视台的黄金时段,新闻网站的头版头条,开始连篇累牍地深挖周晨阳的黑历史。
他们在霓虹国的同行那里,翻出了当初周晨阳演唱《人神斗》后,霓虹国接连发生异常天灾的旧闻。
当那些旧闻被重新包装,并与此次丑国西部山火的巧合并列在一起……
通过精心剪辑的画面和煽动性的旁白,营造出一种令人不寒而栗的宿命感。
《环球观察者报》头版头条赫然写着,‘独家揭秘:从霓虹国崎岛到丑国东海岸,神秘的‘东方力量’正在逼近?’
丑国某档知名的时事评论节目进行深度分析,探秘‘当《人神斗》的末日预言遇上《冬天里的一把火》的燃烧现实,这仅仅是巧合吗?’这一问题。
甚至于,丑国的国家电视台还专门制作了长达半个小时的专题报道,画面在周晨阳演唱会的激情场面和灾难现场的惨状之间不断切换……
这不仅仅带来了极具视觉冲击力,更是不断误导民众将这场天灾和周晨阳联系起来。
随之而来的,丑国那些所谓的专家学者也开始粉墨登场,开始对周晨阳侃侃而谈。
“无论如何,我们都不能忽视这些事件之间惊人的相似性。周晨阳这位来自龙国的歌手,每一次重要演出都伴随着灾难性的后果。这背后是否存在某种我们尚未理解的,甚至可以说是刻意引导的神秘力量?”
“龙国在超自然领域的研究一首很先进,周晨阳背后极有可能很可能是一种新型的、非传统的攻击手段。龙国或许在利用文化产品作为载体,通过某种我们目前科学无法解释的方式,对目标国家造成实质性的损害。”
“我潜心研究数日,发现周晨阳演唱的动作姿势都非同寻常,似乎是一种古老东方巫术的手势。据说,只要通过特定的声波频率和精神力量,就可以对大自然造成影响。”
“伙计们,这不是巧合,而是周晨阳蓄意而为的成果。他在慈善演唱会高歌的《冬日里的一把火》,歌词反复出现火元素。这己经不是暗示,而是赤裸裸的明示和诅咒。”
纵然这些专家的言论荒谬至极,让人听了只觉得可笑至极。
但在丑国媒体的大肆渲染下,这样的声音却奇迹般地得到了大量群众的认同。
毕竟,对于深陷灾难、对政府失望透顶的民众来说……
找到一个具体的、可以憎恨的外部敌人,远比承认自身的无能和体制的弊病要容易接受得多。
丑国官方对于这种舆论导向,采取了一种乐见其成的默许态度。
他们没有公开承认这些超自然攻击的说法,因为那实在太过荒诞,有损国家形象。
但他们也从未出面辟谣或阻止媒体的炒作,甚至在默默推波助澜了起来。
甭管怎么说,将民众的怒火引向一个虚无缥缈的‘东方巫师’,可是转移国内矛盾和推卸救灾不力责任的绝佳手段。
一时间,周晨阳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龙国歌手,一跃成为了丑国媒体上臭名昭著的‘拥有邪恶力量的魔鬼’。
就这样,一场专门针对周晨阳的舆论风暴己然成型,完全就没有停歇的架势。
面对丑国舆论场上愈演愈烈的污名化浪潮和几近疯狂的栽赃陷害,周晨阳工作室在沉寂了数日后,终于通过其官方海外社交媒体账号,发布了一份简短的声明。
“周晨阳先生及工作室全体工作人员对近日丑国部分地区发生的不幸灾情深感遗憾,并向所有受灾民众致以诚挚慰问。”
“然而,我们注意到某些媒体和个人罔顾事实,将正常的文艺表演与不幸的自然灾害强行关联,进行毫无根据的恶意揣测、诽谤甚至妖魔化。对此,周晨阳工作室表示强烈谴责与坚决反对。”
“音乐是沟通情感、传递美好的桥梁,它不应成为某些势力转移国内矛盾、煽动族群对立、破坏国际友好氛围的工具。我们希望各方保持理性,共同致力于营造一个健康的国际文化交流环境,并且保留对相关责任方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