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工团那个小可怜超厉害
文工团那个小可怜超厉害
当前位置:首页 > 言情 > 文工团那个小可怜超厉害 > 第九十三章 敬业的胡老师

第九十三章 敬业的胡老师

加入书架
书名:
文工团那个小可怜超厉害
作者:
素衫清韵
本章字数:
6620
更新时间:
2025-05-30

第九十三章 敬业的胡老师

节目都确定下来了,然后也给上面的领导过目了,胡辛铭这才拿着单子回了教室通知了一声。

训练课结束之后,自由活动时间他问了一句:“等一下要排演一下,你们谁先上啊?”

能唱会跳的这一群人,鲜少是那种胆子小的。

像汪春云那样的真的是个例,少之又少。

一群年轻人不在上课时间,面对着胡辛铭这张故作严肃却一点都不严肃的脸也没有早上的时候那么紧张了,嘻嘻哈哈的。

郭秀清笑哈哈的被人推到前面:“我先来我先来。”

随后问胡辛铭:“老师,我们晚上的时候能不能借点道具?”

胡辛铭问:“你想要什么道具?”

“大扇子也行,或者能转的手绢也行,不然我总觉得手上空荡荡的,没气氛。”气氛很重要的。

这个道具组那边倒是有,胡辛铭爽快的答应下来。

随后又有男生凑上来:“老师,我们可以借一下乐器吗?我们的乐器不全。”

他们现在就只有一支萧,一支笛子,一个唢呐,还有一把二胡。

总觉得还是单调了些。

“你们这演奏黄河也差不多够了吧?有肯定有,前提是你们会用才行。”

“老师您能不能跟我们合奏?”

作为老师,胡辛铭自然是尽量满足学生们的要求。

但是也有拒绝的权利。

这么多学生,他跟哪个搭伙的是?他这几天比较忙,分身乏术。

加上他也不是全才,主要还是以舞蹈为主,所以他很爽快的,拒绝了。

带着需要乐器和道具的学生去了一趟道具室。

郭秀清她们那组找到了两把大红色扇子。

舞动着扇子在训练室里扭的欢快的不行。

一首微微缠绵的《大西厢》被唱的气势汹汹的。

幽怨是没听出来一点,总觉得像是要打上门去一般。

唐红筝的《黄河》是让胡辛铭第一个觉得有些惊艳的节目。

不只是惊艳于唐红筝的嗓音,还有几个配乐的人。

无论是竹笛还是锁啦,这之前都没有合作过,这是第一次合奏,不说天衣无缝,但真的非常的契合。

把原本的曲调那种荡气回肠展现的淋漓尽致。

邓青宁跟温可青不是第一次合作,早就有了独属于他们两人自己的默契。

选的节目也是之前演过的,无所谓彩排不彩排的。

不过有时间而且大家都去了,她们也排练了一下。

邓青宁起的头,上台走了两步还没开口就叫人觉得台上顿时换了一个人一般。

“郎对花姐对花,一对对到田埂下……”

两个选择了舞蹈的演员唱起黄梅戏来有模有样的。

要知道,邓青宁和温可青之所以被总政文工团早早的选中不是因为唱歌也不是因为跳舞,而是因为她们从小学开始就跳的样板戏红灯记。

在胡明敏和她们初次编舞之后,从小学到初中,两个人一直合作,将《红灯记》十一场都编了一遍,演了个遍。

说是老师指导,可里面大部分都是邓青宁的手笔。

不仅仅在海岛上演出,还作为代表去省军区演出。

每一场邓青宁都是主演。

不管是反串或者其他,邓青宁都能胜任。

她们俩是这一批新人里唯二有代表作的。

就这,邓青宁同时也兼顾了学业,以优异的成绩完成了初中的学业考上了省重点高中。

不是那种不想学习,但是喜欢唱跳的。

她是各方面都在兼顾。

胡辛铭去接的人,加上又带班,对她的情况了解的比较多。

但是此刻才发现,自以为了解的比较多,其实也很片面。

邓青宁会的东西远不止她资料上填报的那些。

据说她从小父母离异,跟母亲一起生活,14岁之前都没有上过学。

14岁之后到了海岛上,跟她父亲在一起之后才上的一年级。

短短四年半时间,哪怕把晚上睡觉的时间都加上,也有限的很。

可是她就用这四年多的时间不仅仅完成了小学和初中学业,还学会了这么多的技能。

胡辛铭总觉得有些匪夷所思。

这人得聪明成什么样子,得勤奋到什么程度,得能吃苦到何种地步,才会有这样完美的成绩。

唱完之后,两个人都有大方的站在台上对着底下的同学鞠了一躬然后再退下来。

汪春云站在底下看的眼睛珠子都不会转了。

满眼都是羡慕。

她什么时候能有这么放得开就好了。

剩下的时间就交给他们继续磨合练习。

胡辛铭拿着名单急匆匆的走了。

临时通知,他们要开会。

这一场突如其来的运动……

不,不能说突如其来,实际上已经很久了,乱了很久了,还有越演越烈的趋势。

不知道什么时候就波及到了这边。

毕竟,革命要彻底,波及方方面面。

最先乱起来的就是学校。

文工团不是学校,可文艺跟文化本就分割不清楚。

波及的范围越来越广,牵连的人越来越多。

到这个时候 上边依旧还在不断的尝试,黑暗中还有人不断的在抗争在摸索。

始终还没有一条明确的道路。

邓青宁她们对此一无所知,还在利用训练室一遍遍的排练。

她们不知道,原本安排好的今天下午就要正式上课的。

但是专业课老师没来,后边暂时也来不了了。

当然不会没老师,只是临时,没有专业课老师。

都乱套了,所以这个事情真的算不上个什么事儿。

下午吃了饭,陆陆续续的就有往大礼堂那边去的。

总政文工团的大礼堂可同时容纳一两千人。

今天晚上的迎新晚会,不仅仅是歌舞团,还有话剧团,歌剧团,在团内的人都来了。

后边有专门的场地给要上台的演员化妆,彩排,热身,还有更衣室,以及道具室。

礼堂门口有执勤的人,正常进去之后就不能随意再出来走动。

老演员都清楚,所以不会来太早。

但是也不能晚,当观众就罢了,要上台表演那不得提前准备?

邓青宁她们个个都怕迟到,所以几乎是吃完饭回了个宿舍换了身衣裳整理了一下仪容之后就过来了。

进来之后没看见其他人,倒是看见了她们敬业的胡老师胡辛铭。

胡辛铭也是从新人过来的,太清楚刚来的时候是什么心情了。

这些年轻人就不可能来晚的。

他就担心来了之后摸不清东南西北。

所以吃完饭饭盒都是让别人帮着捎回去的。

他去了一趟厕所之后直接就到这边来等着了。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