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府富家女穿越又重生
候府富家女穿越又重生
当前位置:首页 > 古言 > 候府富家女穿越又重生 > 第12章姐妹情长

第12章姐妹情长

加入书架
书名:
候府富家女穿越又重生
作者:
孤单的木木
本章字数:
8006
更新时间:
2025-05-26

卯时三刻,春桃掀开窗边棉帘,积雪反射的白光刺得苏瑶瑶眯了眯眼。

她拢了拢狐皮斗篷,指尖触到腰间老夫人昨日赐的鎏金钥匙,冰凉的金属贴着手心,倒比炭盆更让她清醒。

“姑娘,管家房的煤炉子烧得旺,您戴这暖手炉倒显得累赘了。”春桃捧着青瓷茶盏过来,雾气里她的眉眼都软了,“可要再添块玫瑰酥?”

苏瑶瑶摇了摇头,目光落在妆台上那盒雀舌茶上。

茶是昨日老夫人赏的,包装用的洒金帕子还叠得方方正正——前世她总觉得这些“虚礼”无用,如今倒明白,有些人心底的秤砣,得用金叶子压,更得用体面的由头垫。

管家房的门帘比想象中更沉。

苏瑶瑶刚掀起一角,便有股混着霉味的热气扑来。

老周头正趴在八仙桌上拨算盘,油亮的后脑勺对着门,算盘珠子噼啪响得比檐角铜铃还急。

“苏姑娘。”老周头头也不抬,算盘停在“七七西十九”的位置,“老夫人昨儿说让您管绸缎库,钥匙在抽斗最底层。”

苏瑶瑶扫过他案头堆着的账本,最上面那本封皮泛着油光,正是记录府中役使的《人丁册》。

她指尖抵着茶盒,笑意未达眼底:“周管家倒比我还急着交差。我今日来,是想问那批被贬官员家眷的服役安排。”

算盘珠子突然卡住了。

老周头这才转过脸,三角眼在苏瑶瑶脸上扫了个来回:“姑娘问这作甚?上头早定了,分去各院做粗使,前日二姨娘还挑了三个去她院里——”

“周管家可知,其中有位姓陈的娘子?”苏瑶瑶将茶盒推过去,檀木盖掀开条缝,嫩绿色的茶叶便散出清苦的香,“我昨儿在佛堂听母亲说,从前陈娘子的绣活曾入过宫。母亲最近总念着要抄《金刚经》,正缺个懂绣经幡的。”

老周头的三角眼瞬间亮了。

他捏起一片茶叶搓了搓,喉结动了动:“姑娘这茶...是松风阁的明前雀舌?”

“母亲前日刚得的赐茶,我讨了一匣。”苏瑶瑶指尖轻轻叩了叩茶盒,“周管家若肯多嘴两句,我明日再让小厨房送两笼蟹粉包——您家小孙子不是最爱吃?”

老周头的腰立刻弯了些。

他翻出《人丁册》,食指在纸页上划拉:“共十二口人,西个会针线,两个懂药材,还有个姓方的老头子会修木器。原是要分去柴房、浆洗房的,二姨娘挑了最伶俐的三个——”他突然顿住,抬头看苏瑶瑶,“姑娘该不是想...”

“我就想替母亲分两分忧。”苏瑶瑶目光扫过“药材”二字,心跳漏了一拍——前世她害了场重病,大夫说需用新鲜药汁,可浆洗房的婆子总说“药材归外院管”,最后是母亲跪在老夫人跟前求了半日。

如今若有懂药材的家眷在身边...她压下眼底的亮,声音放软,“周管家也知道,母亲身子弱,佛堂里连个能打热水的都得挑三拣西。我就想把那两个懂药材的,还有陈娘子,拨去佛堂当差。”

老周头的算盘又响了。

他盯着茶盒,又瞥了眼苏瑶瑶腰间的鎏金钥匙——那是老夫人的信任,他比谁都清楚分量。

“这不合规矩。”他搓着茶盒边缘,“各院役使早定了,要改得回禀老夫人——”

“我每月贴五两例银。”苏瑶瑶打断他,“再送两匹湖绸。周管家替我跑这趟腿,总不能让您白辛苦。”

算盘珠子“咔”地散了一桌。

老周头猛地抬头,三角眼里的算计几乎要溢出来:“姑娘这...可有些破费了。”

“母亲常说,能替她省心的,才是真贴心。”苏瑶瑶将茶盒推到他手边,“周管家若应了,明儿我让春桃把银钱和布料送来。至于回禀老夫人...”她指尖点了点自己腰间的钥匙,“我替您说。”

老周头的手终于覆上茶盒。

他迅速把算盘珠子拨拉整齐,压低声音:“那两个懂药材的,原是要去外院药库的;陈娘子...二姨娘确实挑了她,不过昨儿陈娘子摔了个碗,二姨娘嫌她笨,正说要换呢。”他从抽斗里摸出张纸,匆匆写了几个名字,“戌时前,我让人把这几个带到佛堂外候着。”

苏瑶瑶接过纸时,指腹触到老周头掌心的薄茧——前世他也是这样,收了二姨娘的银钱,把最苦的差使往她院里塞。

如今她的银钱更沉,她的底气更硬,倒显得他那点贪心,不过是雪地里的薄冰,一晒就化。

“有劳周管家了。”她起身时,狐皮斗篷扫过桌角,那盒雀舌茶便稳稳落进老周头怀里。

出门时她听见算盘珠子又噼啪响起来,比刚才更急,像是在算那五两银和两匹绸能换多少东西。

雪不知何时停了。

苏瑶瑶踩着未化的积雪往松鹤院走,怀里的食盒还带着小厨房的温度。

远远便听见苏悦的笑声,像银铃撞在竹枝上,清清脆脆的。

“大姐姐!”苏悦从廊下跑过来,湖蓝棉裙沾了雪点子,“老夫人说我绣的并蒂莲能挂正厅,你看我新得的绣绷——”她突然顿住,盯着苏瑶瑶手里的食盒,眼睛亮得像星子,“是蜜枣糕?我昨儿说想吃的!”

苏瑶瑶掀开食盒,甜香混着雪气扑出来。

她看着苏悦踮脚去够糕饼的模样,忽然想起前世自己也是这样,捧着冷透的炊饼站在廊下,看苏婉的马车碾过积雪。

如今她的妹妹该踩着软底绣鞋,吃着温热的蜜枣糕,看别人的马车碾雪,而不是被雪碾了鞋尖。

“慢些。”她替苏悦擦掉嘴角的糕屑,指尖触到她冻得通红的耳垂,“明儿让陈娘子给你绣对耳罩,比这棉的暖和。”

苏悦歪着头笑,发间的珍珠簪子晃了晃:“大姐姐总是有办法。”

苏瑶瑶望着她亮晶晶的眼睛,摸了摸袖中那张写着家眷名字的纸。

雪光映得她眼底发亮,像藏着把刚磨好的剑。

她知道,等陈娘子的绣活挂上松鹤院,等药材娘子的药汁熬得更香,等苏悦的绣绷里开出更艳的花——有些人的银铃,该哑了。

远处传来二姨娘的笑声,银镯子碰得叮当响。

苏瑶瑶替苏悦理了理斗篷,将食盒里最后一块蜜枣糕塞进她手里。

“吃吧。”她的声音轻得像雪,却比炭盆更暖,“等开春了,咱们去看桃花。”

老周头捧着茶盒送到门口时,雪光正漫过他油亮的后颈。

他搓了搓冻红的手指,三角眼在苏瑶瑶腰间的钥匙上溜了溜,又迅速垂下:“姑娘往后若有什么不便开口的差使,老周头这把老骨头还能跑两步——”话音未落,瞥见廊下有小丫鬟捧着食盒经过,立刻提高嗓门,“明儿戌时准把人送到佛堂!”

苏瑶瑶垂眸理了理斗篷流苏,唇角弯出三分笑:“周管家办事,我自然放心。”她能闻见老周头身上混着算盘油和霉味的气息,前世这时候他也总爱凑近些“表忠心”,转头就把她要的药材单子往二姨娘院里送。

如今她摸着袖中那张写满名字的纸,指尖压过“方氏”“陈氏”几个墨迹未干的字——这一回,她的“放心”,不过是让贪心的人先尝颗甜枣罢了。

松鹤院的竹帘被风掀起一角,苏悦的笑声裹着蜜枣香飘出来。

苏瑶瑶刚跨进门槛,就见小丫头春桃捧着个青瓷碟迎上来:“姑娘,三姑娘在暖阁里等您呢,说要给您看新得的绣样。”

暖阁里的炭盆烧得正旺,苏悦跪坐在软垫上,膝头摊着半幅绣了一半的并蒂莲。

见苏瑶瑶进来,她立刻把绣绷往旁边一推,赤着脚就扑过来:“大姐姐!我就知道你会带蜜枣糕——”话音戛然而止,她盯着苏瑶瑶手里的食盒,鼻尖微微发颤,“是小厨房新蒸的?还冒着热气呢!”

苏瑶瑶将食盒放在檀木桌上,掀开盖子时腾起一团白雾。

十二块蜜枣糕码得整整齐齐,表面的糖霜在暖光下泛着细鳞似的亮:“特意让张婶子多蒸了一笼,说我要带给院里的小馋猫。”她伸手去摸苏悦的发顶,却被那团毛茸茸的脑袋蹭着掌心,像只讨食的小猫。

“可...可老夫人房里的刘妈妈说,小厨房的例份是按院分的。”苏悦捏起一块糕,却没急着吃,反而歪头看她,“大姐姐是不是又拿自己的月钱贴补了?前儿你给我买的珊瑚珠串,也是——”

“傻丫头。”苏瑶瑶替她擦掉沾在指尖的糖霜,指腹触到她冰凉的手背,立刻拽过软毯裹住她的小腿,“月钱不就是用来疼妹妹的?你看这糕,枣泥是选了沧州的金丝小枣,糖霜是苏州船运过来的,甜得干净,不像二姐姐房里的蜜饯,总掺着酸溜溜的味儿。”

苏悦咬了口糕,眼睛立刻弯成月牙:“真的!比昨儿二姐姐给的桂花糖糕甜多了。”她忽然放下糕点,伸手攥住苏瑶瑶的衣袖,“大姐姐,你说...我要是也能像你这样厉害就好了。昨儿二姨娘说我绣的花太嫩,像没开的骨朵儿,可老夫人夸我绣得巧呢!”

苏瑶瑶的手指顿了顿。

前世此时,苏悦正因为打翻二姨娘的茶盏被关在柴房,冻得浑身发抖却咬着牙不肯哭。

她望着眼前这张被炭火映得红扑扑的小脸,喉头发紧:“你不用像我。你只需要把绣绷握稳了,把该吃的甜糕都吃进嘴里。府里的风再大,有我替你挡着。”

窗外忽然掠过一阵风,竹帘“啪”地拍在窗框上。

苏悦被吓了一跳,下意识往苏瑶瑶怀里缩。

苏瑶瑶顺着她的背轻轻拍着,听见院外传来细碎的脚步声——是二姨娘的丫鬟翠儿,说话声像根细针:“三姑娘房里的炭盆该换了,二姨娘说松鹤院的例份不能太足,省得惯坏了人。”

苏悦的身子僵了僵,刚要开口,苏瑶瑶己经捏了捏她的手。

她俯身在苏悦耳边轻声道:“你闻闻,这炭盆烧的是松枝炭,暖得人骨头都软。二姨娘房里烧的是银丝炭,看着金贵,可松枝炭的香,是多少钱都买不来的。”

苏悦仰起脸,睫毛上还沾着刚才被风惊到的水汽:“大姐姐,你是不是...早就知道这些?”

“我呀,”苏瑶瑶替她别好歪了的珠花,指尖触到她后颈细软的碎发,“从前也不懂。可现在懂了——有些甜,得自己往嘴里送;有些风,得站在妹妹前面挡。”

暖阁里的铜漏滴了十声时,苏瑶瑶起身要走。

苏悦攥着半块糕追出来,棉鞋踩在雪地上发出“咯吱”声:“大姐姐!明儿我陪你去佛堂好不好?我想看看陈娘子绣经幡——”

话音未落,苏瑶瑶己经转过廊角。

雪地里只余下她狐皮斗篷扫过积雪的痕迹,还有一句被风送回来的话:“等陈娘子的绣活挂起来,我第一个喊你来看。”

苏悦站在廊下,望着那抹月白身影消失在梅树后。

她低头看了看手里的蜜枣糕,又摸了摸发间的珠花——那是大姐姐上个月用自己的例银打的,说是要配她新绣的玉兰花。

风卷着梅香扑过来,她忽然想起大姐姐说的“站在前面挡”,手指悄悄攥紧了绣绷上的丝线。

“大姐姐,”她对着梅树轻声说,“我也会慢慢长大的。等我能绣出整幅百鸟朝凤,就能替你撑把小伞了。”

远处传来二姨娘的笑声,银镯子撞出清脆的响。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