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着蝉鸣的夏天
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着蝉鸣的夏天
当前位置:首页 > 二次元 > 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着蝉鸣的夏天 > 第43章 真相现世

第43章 真相现世

加入书架
书名:
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着蝉鸣的夏天
作者:
生命不息奋斗不止
本章字数:
5896
更新时间:
2025-05-28

夕阳如金色的画笔,将六人细长的影子揉成金线,贴在通往学校的青石板路上,那青石板在余晖下闪烁着温润的光泽。

舒冰冰走在最前,书包带紧紧地在肩头勒出红印,她的手心里满是汗水,攥着书包带的手始终没松——青铜盒就藏在运动外套下,隔着布料,她能清晰地触到它随着步伐轻晃的温度,那温度带着金属的微凉。

"冰冰,"邓紫歆的声音带着鼻音,还带着一丝颤抖,她刚才躲在纸箱后时咬到了嘴唇,此刻正用舌尖轻轻抵着渗血的伤口,那血腥味在口腔里弥漫。

“李老师办公室的灯还亮着吗?”

舒冰冰抬头,透过杨树林的枝桠望去,三楼最东边的窗户漏出暖黄的光,那光如丝线般轻柔地洒在枝叶间。

那束光像根线,“刷”地拽走了她后颈的冷汗——对,李老师总说“有问题就往办公室跑”,此刻那盏灯比蝉鸣还让她安心,蝉鸣在耳边嘈杂地响着。

章昕玥的运动鞋突然在石子路上打滑,脚下的石子发出“咯咯”的声响,她扶着路边的梧桐树稳住身子,粗糙的树皮着她的手掌,手机还攥在手里:“我拍的照片应该都清楚,刚才手抖得厉害......”

"你拍的时候把闪光灯关了,"陈颀琳伸手帮她理了理被汗水黏在额角的碎发,那碎发带着汗水的潮湿,“我在旁边数着,你按了七下快门,肯定够。”这位总是抱着课本的学霸此刻外套搭在臂弯,刚才为了盖住书包,她把那件洗得发白的蓝外套整个蒙了上去,现在袖口还沾着仓库的灰,那灰带着一股陈旧的味道。

梁婧遥突然拽了拽舒冰冰的衣角,她的校服领口还沾着草屑,草屑带着青草的清香:“要是......要是他们追过来怎么办?”

"不会的。"舒冰冰听见自己声音里的颤音,赶紧清了清嗓子,“刚才他们往西边追了,李文博带昕玥绕到路口找陈警官,现在陈警官应该己经在那边守着。”她想起仓库里男人说的“拆迁合同作废”,手指无意识着书包拉链,“而且......我们有证据了。”

武芷晴突然吸了吸鼻子:“我闻到桂花香了。”

众人这才注意到,校门口那棵老桂树不知何时开了,细碎的黄花像繁星般落在她们肩头,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桂花香。

这桂花香让舒冰冰想起上个月她们还在这棵树下捡桂花做香包的美好时光,那是属于学校的独特记忆。

舒冰冰的脚步顿了顿——现在花香里混着青草味和仓库的潮味,却比任何时候都让她安心。

李老师办公室的门“吱呀”一声开了,那声音在寂静的走廊里回荡。

正在批改作业的李老师抬头,钢笔“啪”地掉在备课本上:“你们怎么......”她的目光扫过六人发白的脸色、沾灰的衣角,最后落在舒冰冰鼓囊囊的书包上,瞳孔猛地一缩,“进来!”

门反锁的声音让邓紫歆肩膀一抖,她赶紧把平板掏出来:“老师,我们录到他们说‘拆迁合同作废’了!”

舒冰冰把书包放在办公桌上,解拉链时手指发僵,还是李老师上前帮了她。

青铜盒露出来的瞬间,李老师倒抽一口冷气——盒身刻着的缠枝莲纹,和学校老教学楼门楣上的花纹一模一样。

“这是......”李老师指尖轻触盒身,那冰冷的触感从指尖传来,“二十年前我刚教书时,老校长总说学校地下埋着‘镇校之宝’,没想到是这个。”她抬头看向舒冰冰,眼睛里有水光在晃,“你们从哪儿找到的?”

“仓库。”舒冰冰把在杨树林听到的传闻、深夜探秘的风铃、图书馆的线索一股脑倒出来,说到开发公司的人撞开仓库门时,邓紫歆的平板突然响了——是李文博发来的消息:“陈警官己到,人都截住了。”

“好,好。”李老师抹了把眼睛,转身从抽屉里拿出白手套,“现在,我们需要确认盒子里的东西。”

盒盖掀开的刹那,六颗脑袋凑了过来。

最上面是一沓泛黄的纸,边角卷着,却保存得极好。

第一张是1952年的《建校契约》,毛笔字力透纸背:“此地块为乡贤陈怀瑾捐赠,永作学堂之用,子孙不得变卖。”第二张是1983年的《文物普查登记表》,红章盖得方方正正,写着“民国时期典型学堂建筑,具有历史价值”。

最下面压着一摞老照片,黑白影像里,扎羊角辫的小女孩在杨树林里追蝉,戴眼镜的老先生在老桂树下背书——正是现在的孩子们常玩的地方。

“还有这个。”章昕玥举起手机,“我拍了盒底的刻字,是‘怀瑾学堂’西个篆体。”

李老师的手指在《建校契约》上发抖:“开发公司说这是废弃荒地,原来......原来他们根本没查过土地性质!”她突然抬头看向窗外,“紫歆,把你录的视频给我。”

邓紫歆点开视频,男人的声音炸响:“王总说盒子里的东西能让拆迁合同作废!”

“够了。”李老师抓起座机电话,“我现在联系文物局,联系报社的张记者......”

舒冰冰看着这些足以证明学校历史价值的证据,心中涌起一股要让更多人知道真相的冲动。

她看向其他伙伴,大家似乎心有灵犀般地点了点头。

这时,舒冰冰想到了校刊小记者张阳,上个月他还帮她们拍过运动会特写,他一定能够把这个故事很好地报道出去。

于是,舒冰冰说:“老师,我们己经联系小张了。”她指的是校刊小记者张阳,上个月还帮她们拍过运动会特写,“他说今晚就能出稿,标题都想好了,叫《六个小学生的夏天:藏在青铜盒里的百年承诺》。”

深夜十点,办公室的空调嗡嗡作响,那声音在静谧的办公室里显得格外清晰。

舒冰冰趴在桌上打盹,额头抵着《建校契约》的复印件,梦里全是闪光灯和蝉鸣。

突然有人轻轻推她肩膀,抬头看见李老师眼睛发亮:“小张的报道上热搜了,阅读量三千万。”

手机屏幕亮起,她看见自己和邓紫歆的侧影被拍得很模糊,但青铜盒和老照片占满了整个画面。

评论区刷得飞快:“原来我们的小学藏着这么多故事!”“开发公司必须给说法!”“我要带着孩子去看杨树林!”

凌晨三点,开发公司官微发了条声明:“经核查,项目涉及地块存在历史遗留问题,即日起暂停所有相关活动。”

三天后,市文化局和教育局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

舒冰冰站在后台,手心里全是汗,那汗水顺着掌心滑落。

邓紫歆帮她理了理红领巾:“你昨天在办公室练习时,李老师都哭了。”

聚光灯亮起的瞬间,舒冰冰看见台下坐满了人——有白发的老校友举着“守护怀瑾”的牌子,有抱着孩子的年轻父母,还有扛着摄像机的记者。

她想起仓库里那三个男人的脚步声,想起杨树林里此起彼伏的蝉鸣,想起李老师说过“勇敢是保护重要的东西”。

“我们找到的不只是一个青铜盒,”她听见自己的声音在礼堂里回荡,“是七十年来,所有在这所学校读过书的人,留在杨树林、老桂树、走廊转角的夏天。

蝉鸣会停,夏天会走,但有些东西,我们要替它多留一会儿。”

台下响起掌声,像涨潮的海水。

舒冰冰看见第一排有位老奶奶抹着眼泪,手里攥着和老照片里一样的羊角发卡——那是她的童年。

散场时,李老师递来一个牛皮纸袋:“文物局的专家说,盒子里还有夹层,需要专业工具才能打开。”她的目光落在舒冰冰胸前的红领巾上,“不过我猜,里面藏着的,应该是更老的故事。”

回教室的路上,邓紫歆突然拽她看窗外:杨树林里,几个一年级小朋友正追着蝉跑,笑声撞碎了满地阳光。

舒冰冰摸了摸口袋里的青铜盒照片——等放学,她们要把所有资料整理好,放进学校的档案室。

而此刻,办公室抽屉里的青铜盒安静地躺着,盒底夹层的缝隙里,露出半张泛黄的信纸边角,上面隐约能看见“若有一日学堂危急......”的字迹,在午后的阳光里,闪着暖融融的光。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