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上飞舟”试航成功的消息,带着“祥瑞”的光环,迅速在朝堂内外传开,引发了轩然大波。皇帝大喜过望,对楚云这位永安伯世子的宠信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然而,有人欢喜就有人忧。
东宫,太子府。
李牧阴沉着脸,听着幕僚们关于“水上飞舟”的描述。他原本以为自己是唯一见识过楚云奇迹之人,如今这“神兵”却成了天下皆知,甚至被皇帝渲染成“祥瑞”,这让他如坐针毡。
“世子爷,那楚云真是妖孽!他那‘水上飞舟’,若真如传闻那般神异,南境边患平定指日可待。届时,永安伯府的声望将如日中天,只怕……”幕僚话未说完,但其中深意不言而喻。
李牧一拳砸在桌上,眼中闪过一丝嫉恨。他本是储君,天命所归,却屡屡被一个纨绔子弟抢走风头。先是新式火器,后是神鬼莫测的暗卫,如今更是这艘“水上飞舟”!如果让楚震天带着这“神兵”平定南境,那军功岂不是全被永安伯府独占?届时,他们在朝中的影响力,恐怕会超越自己这个太子!
“不行!本宫绝不能坐视不理!”李牧咬牙切齿。
他深知,军功是稳固地位、争取人心的最佳途径。南境边患,正是他立威的机会。他要趁此机会,插手南征,瓜分战功,甚至趁机掌握一部分军权,为日后登基铺路!
“诸位爱卿,本宫决定,向父皇请缨,率军南征!”李牧环视西周,语气坚定。
幕僚们闻言,面面相觑。太子虽然是储君,但素来养尊处优,军务经验不足。南方地形复杂,异族彪悍,此番贸然请缨,风险极大。
“殿下,三思啊!南境气候恶劣,战事复杂,殿下金枝玉叶,万一……”一名老臣担忧道。
“住口!”李牧打断了他,“本宫乃大齐储君!国难当头,岂能坐视不理?永安伯府能为国分忧,本宫为何不能?再者,有那‘水上飞舟’相助,此战并非不可为!”他看中的,正是楚云带来的“神兵”。他想着,只要自己能搭上这艘“神兵”的顺风车,就能不费吹灰之力地捞取战功。
他连夜修书,向皇帝情真意切地请缨,字里行间充满了对大齐社稷的担忧,对父皇的孝心,以及“为国效力”的决心。他甚至还提到了,若能得“水上飞舟”相助,他愿身先士卒,亲率大军,荡平南蛮。
次日早朝,李牧的奏折呈上。
皇帝看着奏折,脸上露出沉思之色。他既欣慰于太子“为国分忧”的决心,又有些迟疑。太子虽然是储君,但确实缺乏实战经验,南方战事又非同小可。更何况,他对楚云的“水上飞舟”寄予厚望,不希望它被一个不谙军事的太子贸然使用。
“诸位爱卿,太子请缨南征,尔等以为如何?”皇帝将奏折放下,目光扫过朝臣。
太子党羽立刻站了出来,纷纷附和:“陛下,太子殿下仁孝,心系社稷,此乃大齐之福!有太子殿下挂帅,南境蛮族,定将闻风丧胆!”
“太子殿下虽经验尚浅,然有镇国公楚震天等老将辅佐,定能立下不世之功!”
“太子殿下亲征,亦可振奋军心士气!”
一时间,朝堂之上,太子请缨的呼声此起彼伏。
然而,也有一些中立派和与永安伯府交好的官员,面露忧色。他们知道南境的复杂性,也清楚太子平日里在军事上的表现。
就在这时,楚云在列中走出,拱手道:“父皇,儿臣有话要说。”
皇帝看向楚云,眼中带着一丝询问。他知道楚云向来“语出惊人”,也想听听他的看法。
“启禀父皇,太子殿下心系社稷,拳拳之心,日月可鉴!”楚云先是恭维了太子一番,让李牧的脸色稍显缓和。
然而,紧接着,楚云话锋一转:“但儿臣以为,南境战事,与北境截然不同。南方丛林密布,瘴气弥漫,异族战法诡异,非常人所能适应。尤其是我大齐军队,从未有过在如此复杂环境下大规模作战的经验。”
他顿了顿,又道:“太子殿下虽然英明睿智,但毕竟久居深宫,对这战场上的‘人间疾苦’,恐怕了解不深。若贸然执掌帅印,万一有个闪失,恐伤龙体,更是动摇国本!”
他这话,说得“大条”,却又入木三分。他没有首接说太子“草包”,而是强调太子“缺乏实战经验”、“不了解人间疾苦”,用一种“为太子好”的语气,委婉地暗示太子根本不适合指挥南征。
李牧的脸色瞬间变得铁青,他想反驳,却又无从下口。楚云说的这些,确实是事实。
“那依你之见,该当如何?”皇帝问道,他觉得楚云说到了点子上。
楚云眼中闪过一丝狡黠,他知道,关键时刻来了。
“父皇,儿臣以为,太子殿下毕竟是储君,理应磨砺!此次南征,不妨让太子殿下作为‘监军’,随镇国公一同前往南境。”楚云提出了一个看似折中,实则非常“阴险”的建议。
“监军?”众人疑惑。
“没错!”楚云解释道,“作为监军,太子殿下既能亲身体验战场风云,增长军务经验,又能监督军纪,振奋士气。而指挥大军作战之事,仍由镇国公楚震天全权负责!如此一来,既能确保战事顺利,又能让太子殿下得到历练,一举两得!”
他这话,说得滴水不漏。皇帝听了,觉得非常有道理。让太子去前线,既能锻炼他,又能让他沾光,但又不至于真的把军权交给一个“菜鸟”。而且,太子在楚震天的眼皮子底下,也能避免他乱来。
“如此甚好!”皇帝当即拍板,“准!太子李牧,着为南征监军,随镇国公楚震天,一同南征!”
李牧听了,脸色变幻不定。他本想挂帅,却成了监军,这让他心中十分不甘。监军,说好听是监督,说难听就是个摆设,还得受楚震天的辖制!但他又不能拒绝,否则就是抗旨不尊,且显得他怕死。
楚云看着李牧那吃了苍蝇一般的表情,心中乐开了花。
“想来分一杯羹?可以啊!不过,这杯羹,可没那么容易吃!”楚云心中暗爽,“太子,这次我让你去前线,好好体验一下什么叫‘人间疾苦’!南方的毒虫瘴气,可不比京城那些花花草草,到时候,别哭鼻子才好!”
他知道,李牧去了前线,必然会见识到真正的战争残酷,更会亲眼目睹“水上飞舟”的巨大威力。而一旦李牧见识了“水上飞舟”的强大,就更会意识到这项技术的重要性,到时候,他想不依靠楚云都难!
退朝后,李牧阴沉着脸回了东宫。他知道,这次虽然勉强争取到了随军南征的机会,但实权却依然掌握在楚震天和楚云手中。
而楚云,则心情愉悦地回到了永安伯府。他己经开始构思,如何让太子在南方的旅程,变得“终身难忘”!他要让李牧明白,这个天下,不是谁都能玩得转的。特别是他楚云的“黑科技”,更是需要真才实学才能驾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