毓庆宫正殿,浓郁的药味和压抑的悲伤持续弥漫。夜色渐深,蜡烛的光芒摇曳,将殿内的影子拉得颀长而扭曲。吕氏太子妃依然守在病榻边,疲惫不堪,却始终不愿离开一步。她的呼吸浅而重,显然己是强弩之末,但那份母亲对爱子的执着,支撑着她不曾倒下。
张月英站在不远处的阴影里,她的目光始终没有离开朱雄英的病榻。医者的本能让她持续观察着病榻上的孩子,即使太医院的诊断己经宣告了无救,即使所有迹象都指向生命的终结。她心中充满了无力感,脑海中反复回响着太医们关于“生机被无形力量抽离”的说法,回想着自己无功而返的各种诊断尝试。这病情太过诡异,超出了她的认知。
就在她思绪纷乱之际,她的目光无意中扫过朱雄英放在锦被外的小手。那只手,苍白瘦弱,指节泛青,本应是完全僵硬、纹丝不动的。然而,就在蜡烛的光芒跳跃时,张月英捕捉到了一个极其微弱的、几乎无法察觉的动作。
朱雄英的……小拇指?
她的心跳猛地漏了一拍。是光影的晃动吗?是自己眼花了?还是日夜劳累产生的幻觉?她揉了揉眼睛,再次定睛看去。
病榻上的孩子依然面无血色,呼吸微弱,看起来没有任何变化。但张月英凭着多年习武练就的敏锐感知和医者对身体细微变化的洞察力,死死地盯着那只手。
等待,是如此漫长。每一秒都像一个世纪。
然后,它又动了。
这一次,不是光影,不是错觉。朱雄英苍白的小拇指,极其缓慢地、极其微弱地,向手心方向弯曲了一下。那个幅度小到正常人根本不会注意,就像是微风拂过树叶尖。
张月英的心脏瞬间狂跳起来!她猛地瞪大了眼睛,身体紧绷,但她没有发出任何声音,甚至连呼吸都放轻了。
活着!
他还活着!
皇长孙殿下他还活着!
巨大的震惊、狂喜、困惑、怀疑,各种情绪如同惊涛骇浪在她心中翻腾。这怎么可能?脉搏如此微弱,呼吸几乎没有,身体冰冷,太医们都己判定死亡……他怎么会还活着?难道他根本就没有中毒?那又是什么病让他如此垂危?
她强迫自己冷静下来,用最快的速度调整好表情,让自己看起来依然是那个忧心忡忡、默默侍立的医官。她的目光掠过不远处的吕氏,吕氏依然低着头,沉浸在悲伤和疲惫中,显然没有注意到这边的异常。
张月英慢慢地、悄无声息地走到病榻边,像是要再次查看皇长孙的情况。她俯下身,在确认吕氏没有看向她时,用袖子掩盖住自己的动作,伸出手,轻轻搭在朱雄英的手腕上。
脉搏。
那脉搏微弱得几乎摸不到,时有时无,如同风中摇曳的烛火,仿佛随时都会熄灭。但它确实存在!它在跳动!它是有生命的证明!
张月英用她独特的医术手法,再次检查朱雄英的身体状况。体温冰冷,呼吸浅弱,瞳孔对光线反应微弱……所有外在症状都像是一个己死或濒死之人。但那微弱的脉搏,那刚刚颤动的小拇指,是生命最顽强的呐喊!
她脑海中闪过刘伯温锦囊中“隐于暗中方存”的预言。这一刻,她突然明白了!锦囊不是指朱雄英将死,而是指他命不该绝,但必须“隐于暗中”,必须伪造死亡,才能躲过某种致命的危机!
是什么危机?她依然不认为是毒杀,她仍然相信太医们的诊断——某种“无形的力量”在抽离生机。也许是诅咒?也许是某种阴邪的病气?她也依然没有怀疑吕氏,吕氏的表现太过真挚。她坚信,那“无形的力量”,那潜在的危机,来自外部,来自那些对东宫怀恨在心的敌人(胡惟庸余孽等)。
必须行动!她必须将皇长孙带离这里,带离那个致命的“无形力量”笼罩的区域,带到锦囊指示的“暗中”!
就在她内心波涛汹涌之际,朱雄英(学霸意识)再次将意念集中在小拇指上。他知道张月英正在他身边,知道她感觉到了脉搏。他必须发出更明确的信号!
他努力地,用尽全身力气,让小拇指连续颤动了两次。
张月英正在思索对策,突然感觉到手腕下朱雄英的小拇指连续动了两下。她的心再次狂跳!这是刻意的!这是回应!皇长孙他……他的意识是清醒的!
巨大的惊喜几乎让她失态。她强忍着,用仅能让朱雄英听到的极低声音,仿佛自言自语般轻语:“殿下……您……您醒了?”
朱雄英(学霸意识)听到她的声音,知道她明白了。他不能说话,身体也无法做大动作。他尝试用眼睛来回应。努力地,将仅能睁开的一条缝,向张月英的方向微微转动。
张月英看着他眼球那微弱的转动,再次确认!皇长孙殿下他不仅活着,意识清醒,还能与她沟通!
她迅速调整呼吸,确保自己的声音不会引起吕氏的注意。她靠近朱雄英,用只有两人能听到的声音,快速而简短地说道:“殿下放心,臣在。您不能说话,若能听到臣说话,请微动手指。若有需要,您微动手指发出信号。臣会想办法……”她需要知道他需要什么,他身体状况如何,他是否能配合。
朱雄英(学霸意识)听到张月英的话,心中松了一口气。他感知到自己的身体极度虚弱,需要能量,需要治疗。他想告诉张月英——“渴”、“痛”、“需要炭”(虽然无法用语言表达)。
他集中意念,尝试再次用手指表达。一下,两下,三下……他尝试建立一种最简单的沟通方式。也许一次颤动代表“是”或“听到”,两次代表“需要”,三次代表某个更复杂的概念?
张月英接收着朱雄英艰难发出的微弱信号。她仔细观察他手指的每次颤动,结合他的眼神(虽然微弱)、他的身体状况,凭借她的医术和默契,尝试理解他的意思。
“殿下是渴了吗?”张月英轻声问。
朱雄英(学霸意识)努力让手指再次颤动了一下。是的!
张月英心中一喜,立刻明白了他的意思。她轻轻放下他的手,站起身,走到桌边为他倒水。
整个过程,吕氏依然沉浸在自己的悲伤中,没有抬头。张月英和朱雄英之间的这场无声的、秘密的沟通,完美地避开了她的耳目。
张月英端着水回到床边,小心地用勺子喂了一点点水给朱雄英。朱雄英艰难地吞咽着,冰凉的水缓解了他喉咙的干渴。他努力让手指再次颤动了一下,表示感谢或确认。
这次成功的沟通,让张月英心中燃起了巨大的希望。皇长孙活着!他意识清醒!他能沟通!这意味着他不是无药可救的,意味着锦囊的预言正在实现!她必须想办法,将他从“死亡”边缘拉回来,带离这个危险的地方。
她再次看向吕氏,吕氏依然在悲伤中,显得那样无辜而脆弱。张月英更加坚信,真正的危险潜藏在暗处,潜藏在宫墙之外,是那些看不见的敌人,用看不见的手段,想要谋害东宫的继承人。她不能让皇长孙的生机暴露在敌人眼皮底下。
伪造死亡!这是锦囊的指示,也是目前唯一能做的事情。让所有人,包括那些敌人,都相信皇长孙己经死了,然后将他带走,藏起来,再想办法治愈他。
张月英心中迅速做出了决定。这个决定大胆而危险,但为了常氏的托付,为了皇后的爱护,为了眼前这个展现出顽强生命迹象的孩子,她必须这样做。而且,她不能让皇长孙孤独地“死去”,她必须与他一同“消失”,这样才能彻底打消敌人的疑虑,也才能在“暗中”更好地保护他。她想到了刘伯温锦囊的另一句“天命在火”,以及她要如何利用“火”来掩盖这一切。
这场无声的沟通,这场奇迹般的发现,这场电光火石间做出的决定,都在吕氏毫无察觉的情况下完成。悲伤的帷幕,将真正的生机与希望,隐藏在了最深的阴影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