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禁城被夜色严严实实地包裹着,寂静得有些压抑。月光艰难地透过雕花窗棂,洒在苏瑶居住的偏殿里,昏黄的烛火轻轻摇曳,映照着她清瘦且满是倦意的面容,可她的眼眸中,却透着一股决然的坚毅。这后宫深深,每一寸空气都弥漫着生存的压力,苏瑶比谁都清楚,想要完成系统发布的新手任务,在这吃人不吐骨头的后宫站稳脚跟,就必须分秒必争,不断提升自己。刚勉强掌握茶艺,她又一头扎进了诗词的世界。
苏瑶坐在堆满了古籍诗集的桌前,小心翼翼地翻开一本泛黄的书卷,轻声吟诵起来:“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声音轻柔,却带着几分生涩。对这个原本只是普通现代女孩的她来说,理解和背诵这些诗词,难度无异于攀登一座高耸入云的险峰。
那些生僻拗口的字词、复杂多变的韵律,就像一道道难以跨越的鸿沟横亘在眼前。她紧咬下唇,拿起毛笔,蘸满墨汁,在一旁洁白的宣纸上认真地写下注释。遇到晦涩难懂的地方,眉头瞬间拧成了个疙瘩,嘴里嘟囔着:“这到底是什么意思啊?”说罢,她起身,穿梭在堆满古籍的书架之间,逐字逐句地查阅资料,时而眉头紧皱,时而又恍然大悟。
碰上实在解不开的典故,她心急如焚,在屋内来回踱步:“不行,我得想办法弄明白。”思索片刻,她叫来贴身宫女小桃,从自己为数不多的积蓄里拿出一锭银子,塞到小桃手里,恳切地说道:“小桃,你帮我去找找宫里那位知晓诗词的老太监,就说我有急事向他请教,这银子你拿着,就当是辛苦费。”小桃面露难色:“答应,这银子……是不是太多了?”苏瑶摆了摆手:“别管那么多了,只要能学到东西,花多少钱都值。”
小桃从苏瑶手里接过那沉甸甸的银子,心里既感动又担忧。感动的是自家主子为了学习诗词如此不惜代价,担忧的则是怕辜负了苏瑶的嘱托。她攥紧了银子,抬起头,看着苏瑶坚定的眼神,重重地点了点头:“答应放心,奴婢一定把事儿办好!”
怀揣着银子,小桃匆匆走出了房门。一路上,她的心跳得飞快,脑海里不断浮现出苏瑶期待的面容。她在心里暗自想着:“苏答应对我这么好,把这么重要的事交给我,我可千万不能搞砸了。可这偌大的皇宫,我该去哪儿找那位老太监呢?”想到这儿,小桃的脚步不自觉地慢了下来,眉头也微微皱起。
突然,她眼睛一亮,快步朝着前方正在打扫庭院的老嬷嬷走去。到了老嬷嬷跟前,小桃先是恭敬地行了个礼,然后急切地问道:“嬷嬷,您可知道宫里那位知晓诗词的老太监住在哪儿呀?我家苏答应找他有急事。”老嬷嬷停下手中的活儿,抬起头,上下打量了小桃一番,慢悠悠地说道:“你说的是李公公吧?他呀,住在宫墙西边的那排屋子里,不过这会儿他在不在就不知道了。”小桃连忙道谢:“多谢嬷嬷!”说完,便又急匆匆地朝着宫墙西边的方向跑去。
沿着曲折的宫道一路小跑,小桃的额头冒出了细密的汗珠,发丝也有些凌乱。她一边跑,一边在心里给自己打气:“快了,就快到了,一定要找到李公公。”终于,她看到了那排屋子,顾不上喘口气,便一间一间地寻找起来。嘴里还不停地念叨着:“李公公,李公公……”
找了好一会儿,小桃终于瞧见一位身形佝偻的老太监从一间屋子里走出来。她心中一喜,赶忙快步迎上前去,又怕认错人,所以先小心翼翼地观察了一下老太监的神色,确认他就是李公公后,才满脸堆笑地说道:“李公公,可算找到您了!我是苏答应宫里的小桃,我家苏答应想向您请教诗词上的事儿,特地让我来请您过去一趟,这还有些心意,还望您收下。”说着,小桃便将手中的银子递了过去。
李公公接过银子,放在手里掂量了一下,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说道:“难得你家主子这么好学,行,我跟你走一趟。”小桃一听,悬着的心总算落了地,忙不迭地说道:“那可真是太好了,李公公这边请,苏答应还在等着呢。”说罢,她转身在前面带路,步伐轻快,时不时还回头看看李公公有没有跟上。
在回去的路上,小桃心里既兴奋又自豪。兴奋的是自己顺利完成了任务,能帮上苏瑶的忙;自豪的是苏瑶如此信任自己,将这么重要的事托付给自己。她暗自想着,以后一定要更加尽心尽力地伺候苏瑶,不辜负这份信任。
很快,小桃便带着李公公回到了苏瑶的住处。一进门,小桃就满脸欢喜地对苏瑶说道:“答应,李公公请来了!”苏瑶闻言,连忙起身相迎,脸上洋溢着感激的笑容:“李公公,劳您大驾,实在是不好意思。”李公公摆了摆手:“苏答应客气了,听说你对诗词感兴趣,咱家也略懂一二,有什么问题尽管问。” 苏瑶笑着点了点头,迫不及待地将自己在诗词学习中遇到的难题一股脑儿地说了出来……
苏瑶笑着点了点头,迫不及待地将自己在诗词学习中遇到的难题一股脑儿地说了出来:“李公公,像这‘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这典故我知晓,可真要领会诗中深意,却总觉得差点火候,您能不能给我讲讲?”
李公公轻抚胡须,清了清嗓子说道:“苏答应,这诗啊,表面是讲庄周梦蝶、望帝化鹃,可内里藏的是李义山对人生如梦、理想破灭的喟叹呐。他一生仕途坎坷,空有抱负却不得施展,就借这诗抒发心中的无奈与怅惘。”
苏瑶听得入神,不住点头,又抛出问题:“那公公,这诗词格律复杂,我总是难以把握,可有什么窍门?”
李公公耐心解释:“格律讲究平仄、押韵和对仗。比如五言绝句,‘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你先记住基本句式,再多加练习。平日里多读多背,培养语感,时间长了,自然就能掌握。”
小桃站在一旁,虽不太懂诗词,却被苏瑶的认真劲儿感染。她目不转睛地看着苏瑶,心里满是敬佩,时不时给三人添茶续水。看到苏瑶眉头舒展,小桃也跟着松了口气,小声对苏瑶说:“答应,您学得这么用心,肯定能学好,往后定能在皇上面前大展风采。”
苏瑶笑着握了握小桃的手,以示感谢,又接着向李公公请教:“公公,那作诗时如何做到情景交融,让诗词更有意境呢?”
李公公思索片刻道:“这便要触景生情,将自己的情感融入眼前之景。就像‘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借友人乘船远去之景,抒发对友人的不舍与牵挂。你作诗时,把真情实感融入景物描写,意境自会浮现。”
苏瑶若有所思,拿过纸笔,将李公公的话一一记下。接下来的时间里,她不断抛出疑问,从诗词意象的运用,到不同诗体的特点,李公公都一一作答,小桃在一旁看着苏瑶专注的样子,暗暗下定决心,以后要帮苏瑶处理好生活琐事,让她能专心学习,在这深宫里闯出一片天 。
为了加深记忆,她绞尽脑汁,将那些拗口的句子编成一个个生动有趣的小故事。她对着空荡荡的房间,自言自语地讲着:“你看啊,这句‘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就好像是两个相爱的人,虽然不能时刻相伴,但心里却总能明白对方的想法,就像有一条无形的线把他们连在一起。”
然而,记忆的过程就像一场漫长而艰苦的战役。一个句子常常要反复诵读几十遍,才能勉强记住,可没过多久,那些好不容易记住的文字就像长了翅膀,从她的脑海中悄然飞走。挫败感如汹涌的潮水,一次次将她淹没。她无力地放下手中的书,双手抱头,痛苦地闭上双眼,喃喃自语:“为什么这么难,我真的能做到吗?”这时,小桃端着一碗参汤走进来,心疼地说:“答应,您都学了一整天了,喝口参汤,歇一歇吧。”苏瑶摇了摇头:“小桃,我不能歇,时间不多了,我一定要在规定时间内掌握这些诗词。”
为了强化记忆,苏瑶想出了一个笨办法。她将写满诗词的纸条贴满了房间的每一个角落,清晨,第一缕阳光洒进屋子,映入眼帘的便是那些苍劲有力的字迹;夜晚,伴着摇曳的烛火,她在纸条的环绕中入睡。走路时,她口中也念念有词,完全沉浸在诗词的世界里,以至于常常因为太过专注,一头撞上门框或柱子,疼得眼眶泛红、泪水在眼眶里打转,可她只是揉一揉发疼的额头,便又继续背诵。身边的宫女太监们看到她这副模样,都暗自摇头,私下里议论纷纷。一个小太监小声说:“这苏答应,天天这样,莫不是魔怔了?”另一个宫女赶紧嘘了一声:“可别乱说,苏答应这是在努力争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