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诗曰:
紫禁传来索酋笺,乾隆拍案怒冲天。
逆徒罪重难饶恕,圣意威严必荡歼。
阿桂接宣谋总攻,精兵秣马备攻坚。
勒乌围寨风云紧,指日平金奏凯旋
紫禁城的冬日,阳光艰难地穿透厚重云层,洒在宫殿的琉璃瓦上,反射出清冷的光芒。乾清宫内,炭火盆烧得正旺,暖融融的气息弥漫在殿内的每一处角落。然而,这温暖却未能驱散乾隆皇帝心中的怒火。
一名传旨太监脚步匆匆,神色慌张地步入大殿。他在乾隆面前双膝跪地,声音颤抖地禀报道:“启禀皇上,前线传来急报,金川首领索诺木意图求和。”乾隆听闻,原本平静的面庞瞬间阴沉下来,两道浓眉紧紧皱起,眼中怒火熊熊燃烧。“索诺木犯下滔天罪行,如今见大势己去,便想求和免罪,绝无可能!”乾隆猛地站起身,双手重重地拍在龙案上,震得案上的笔墨纸砚一阵晃动。龙案上摆放的军事奏报,也被这股大力掀起,在空中飞舞片刻后,纷纷飘落于地。
“朕派大军出征,历经无数艰难险阻,死伤无数将士,难道就是为了让索诺木在最后关头用一纸求和书便逃过惩罚?”乾隆在大殿内来回踱步,袍袖在空气中挥舞,带出呼呼的风声,“索诺木长期拥兵自重,抗拒朝廷,所到之处烧杀抢掠,致使百姓流离失所,生灵涂炭。如此叛逆之徒,若不予以严惩,我大清威严何在?天下百姓又将如何看待朕这个皇帝?”乾隆的声音越来越高,在空旷的大殿内回荡,久久不绝。
殿内的大臣们大气都不敢出,纷纷低头,生怕触怒龙颜。片刻后,乾隆停下脚步,目光如炬,扫视着大殿内的众人:“传朕旨意,继续进攻,务必彻底平定金川,让那些叛逆之徒知道我大清的威严不可侵犯!朕要让他们明白,任何企图挑战朝廷权威的行为,都将遭到最为严厉的惩罚!”乾隆的话语斩钉截铁,透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传旨太监领命而去,乾隆的目光望向窗外,心中思绪万千。这场金川之战,耗费了大清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无数将士背井离乡,奔赴前线,为了国家的安宁浴血奋战。如今,胜利的曙光己经在望,他绝不能让索诺木的求和破坏了这一切。
此时,远在金川前线的阿桂,正在营帐内研究作战地图。一名传令兵匆匆跑了进来,单膝跪地,呈上乾隆皇帝的圣旨。阿桂接过圣旨,展开一看,心中顿时明白,乾隆皇帝决心彻底平定金川,这场战争己没有退路。
“吾皇圣明!”阿桂恭敬地将圣旨供奉在案上,向京城方向行了三拜九叩之礼。起身之后,阿桂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更加重大。这场总攻,不仅关乎着战争的胜负,更关乎着大清的威严和百姓的安宁。
阿桂立刻召集各营将领,前来议事。营帐内,气氛凝重而压抑。将领们依次入座,目光都集中在阿桂身上。阿桂站在营帐中央,指着悬挂在墙上的作战地图,神色严肃地说道:“诸位,皇上己下旨,继续进攻,务必彻底平定金川。这是我们的使命,也是对国家和百姓的交代。”阿桂的目光如鹰隼般扫视着众人,“如今,索诺木虽然求和,但这不过是他的缓兵之计。我们绝不能掉以轻心,必须抓住这个机会,一鼓作气,拿下勒乌围官寨。”
将领们纷纷点头,表示赞同。阿桂继续说道:“经过这段时间的观察,我发现勒乌围官寨的防御虽然坚固,但也并非无懈可击。我们可以从三个方向同时发动进攻,分散敌人的兵力,然后寻找突破口,一举攻入官寨。”阿桂一边说着,一边用手中的木棍在地图上比划着,详细讲解作战计划。
“左翼营由李将军率领,从左侧迂回,攻击敌人的侧翼;右翼营由王将军率领,从右侧发动佯攻,吸引敌人的注意力;中军主力则由我亲自率领,正面强攻。各营要密切配合,相互支援,不得擅自行动。”阿桂的声音坚定有力,透着一股让人信服的力量。
“此外,我们还要做好后勤保障工作。确保粮草和弹药的充足供应,及时救治伤员。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将士们无后顾之忧,全身心地投入战斗。”阿桂顿了顿,目光扫视着众人,“诸位,此次总攻意义重大,关乎着战争的胜负和国家的安危。我们一定要全力以赴,不负皇上的重托,不负百姓的期望!”
“谨遵大帅号令!”将领们齐声应道,声音响彻营帐。
会议结束后,阿桂又来到士兵中间,视察他们的准备情况。士兵们正在紧张地擦拭兵器,检查盔甲,每个人的脸上都透着坚定和自信。阿桂看着这些士兵,心中充满了感动。这些士兵,都是大清的勇士,他们为了国家和百姓,不惜抛头颅、洒热血。
“弟兄们,皇上己下旨,继续进攻。这是我们最后的决战,也是为国家和百姓立功的时刻。”阿桂大声说道,“索诺木犯下累累罪行,我们一定要将他绳之以法,为那些死去的弟兄们报仇,为受苦的百姓们讨回公道!”
“报仇!讨回公道!”士兵们纷纷举起手中的兵器,高呼口号,声音震天动地。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清军进行了紧张的战前准备。阿桂不断调整部署,完善作战计划。他还亲自带领士兵进行实战演练,提高士兵们的战斗技能和协同作战能力。
与此同时,索诺木得知乾隆拒绝求和的消息后,也在加紧备战。他知道,清军即将发动总攻,勒乌围官寨将面临一场前所未有的危机。索诺木召集金川将领,商议应对之策。然而,由于长期的战争消耗,金川的兵力和物资都己经十分匮乏,将领们也都士气低落,对这场战争的前景感到悲观。
决战的日子越来越近,整个金川战场都弥漫着紧张的气氛。清军和金川兵都在各自的阵地上严阵以待,一场生死较量即将拉开帷幕。阿桂站在营地高处,望着远处的勒乌围官寨,心中默默祈祷:愿这场战争早日结束,让百姓们能够过上安宁的生活。而这最后的总攻,将决定着金川的命运,也将决定着大清的未来……
平金靖边赋
凛冬之季,紫禁城垣,彤云低垂,日光黯淡。乾清宫内,暖意融融,然乾隆帝龙颜震怒,气息若风暴欲来。俄顷,传旨太监伏地颤禀:“金川索诺木,呈求和之书。”
乾隆帝闻之,浓眉倒竖,目光如炬,厉声叱道:“索诺木逆贼,犯我边疆,荼毒生灵,罪行累累。今见大势己去,妄图以一纸求和,逃避惩处,绝无可能!”言罢,双手重重拍于龙案之上,龙案震动,笔墨倾洒,奏报纷飞。
“朕遣大军,涉险征剿,将士死伤无数,耗费巨万。岂容索诺木以诈降之计,亵渎我大清威严,寒将士之心,伤百姓之望?其烧杀抢掠,致使黎民流离失所,田园荒芜。若不予以严惩,朕有何颜面面对祖宗社稷,又何以安抚天下苍生?”乾隆帝于殿内踱步,袍袖生风,声震屋宇。
继而,乾隆帝立定,目光如电,扫视朝堂:“传朕旨意,大军继续进剿,务必踏平金川,擒获逆首,让天下知晓,犯我大清者,虽远必诛!”旨意既出,朝堂之上,鸦雀无声,诸臣皆俯首恭听,大气不敢出。
而此时,金川前线,阿桂于营帐之中,正专注研究作战地图。忽有传令兵入帐,呈上圣旨。阿桂恭敬接过,展开细读,旋即跪地,高呼:“吾皇圣明!”而后,向京城方向,行三拜九叩之礼。
起身之后,阿桂深知肩上责任之重,遂即刻召集诸营将领,齐聚营帐。营帐之内,气氛凝重,诸将依次入座,目光皆聚焦于阿桂。阿桂立于营帐中央,手指悬挂之作战地图,神色凝重:“诸位,皇上圣旨己下,务必彻底平定金川。此乃吾等之使命,亦是报效国家、安抚百姓之良机。索诺木求和,不过是缓兵之计,吾等切不可掉以轻心。当下,须一鼓作气,攻克勒乌围官寨。”
阿桂目光如鹰,环视诸将:“经多日观察,勒乌围官寨虽防御坚固,但亦有破绽。吾等可兵分三路,同时进击,分散敌军兵力,寻机突破。左翼营由李将军统领,迂回左侧,攻击敌军侧翼;右翼营由王将军指挥,于右侧佯攻,吸引敌军注意力;中军主力则由本帅亲率,正面强攻。各营务必密切配合,相互策应,不得擅自行动。”阿桂言罢,以木棍于地图上比划,详细讲解作战方略。
“此外,后勤保障亦至关重要。粮草弹药,务必充足供应;伤病士卒,要及时救治。唯如此,方能让将士安心作战,无后顾之忧。”阿桂稍作停顿,目光再度扫视众人:“此次总攻,关乎战争胜负、国家安危。吾等当全力以赴,不负皇上重托,不负百姓期望!”
“谨遵大帅号令!”诸将齐声应诺,声震营帐。
会后,阿桂亲赴士兵营地,视察备战情况。但见士兵们正紧张擦拭兵器,检查盔甲,个个神情坚毅,士气高昂。阿桂见状,心中甚慰。
“弟兄们,皇上圣旨己下,即将展开总攻。此乃最后决战,亦是为国家、为百姓建功之时。索诺木罪恶滔天,吾等定要将其绳之以法,为牺牲之弟兄报仇,为受苦之百姓讨回公道!”阿桂高声激励。
“报仇!讨回公道!”士兵们群情激愤,举器高呼,声震西野。
此后数日,清军紧锣密鼓,筹备总攻。阿桂反复调整部署,完善作战计划,并亲率士兵演练,提升士兵战斗技能与协同作战能力。
另一边,索诺木得知乾隆帝拒绝求和,亦加紧备战。然经长期战争消耗,金川兵力、物资匮乏,将士士气低落,对战争前景忧心忡忡。
决战之日渐近,金川战场剑拔弩张,清军与金川兵于各自阵地严阵以待。阿桂立于营地高处,远眺勒乌围官寨,心中祈愿:愿战事早日平息,百姓重归安宁。而这最后总攻,将决定金川命运,亦将书写大清未来之篇章 。
要知后事如何且听下文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