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诗曰:
金川贼垒据山川,久困清军战不前。
阿桂筹谋探谷涧,精军趁夜袭营田。
刀光破梦惊酣睡,喊杀连霄震寂川。
首战告捷威大振,平西功绩史长传 。
营帐内,牛油蜡烛跳动着昏黄的火苗,在阿桂满是褶皱的面庞上投下明暗交错的光影。案牍上,堆积如山的军报、地形图仿佛在诉说着战事的胶着。自清军进军金川以来,金川兵依托复杂险峻的地形,凭借坚固的碉堡负隅顽抗,清军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惨重的代价。望着眼前的地图,阿桂陷入了沉思,若不能尽快打破这僵持的局面,不仅粮草供应将难以为继,士气也会受到严重影响。
阿桂深知,要想打破僵局,必须出奇制胜。他叫来亲信,详细询问了侦察兵关于金川兵部署的最新情报。得知在距离清军大营数十里的一处山谷中,设有一座金川兵营地,由于地势相对平缓,金川兵认为清军难以大规模集结进攻,因此防守相对薄弱。阿桂的眼神瞬间锐利起来,他觉得这或许是一个绝佳的突破口,奇袭的计划在心中悄然成型。
经过精心挑选,阿桂组建了一支由三千人组成的精锐部队。这些士兵皆身经百战,有着丰富的战斗经验和卓越的夜战能力。出发前,阿桂亲自为将士们训话,着重强调了此次任务的重要性与危险性:“此次奇袭,关乎我军的生死存亡。诸位务必保持冷静,严格听从指挥,切勿打草惊蛇!若能成功,便是为国家立下不世之功!”将士们神情肃穆,齐声高呼:“愿为将军效命!”声音响彻整个营地,彰显着他们的决心。
夜幕如墨,将整个山谷笼罩其中,万籁俱寂,唯有偶尔传来的风声,吹动着山谷中的树叶沙沙作响。清军士兵们身着黑色的夜行衣,如同鬼魅般穿梭在山林间。他们行动敏捷,脚步轻盈,尽量避免发出任何声响,生怕惊扰到山谷中的金川兵。
当清军逐渐接近营地时,阿桂举起右手,示意队伍停下。他仔细观察着营地的情况,只见营内灯火稀疏,站岗的哨兵也显得有些松懈,不时打着哈欠。阿桂心中暗喜,看来侦察兵的情报准确无误。他向身边的副将点了点头,副将立刻心领神会,将事先准备好的暗号传递下去。
随着阿桂一声令下,清军士兵们如猛虎下山般,迅速冲向金川兵营地。他们手持利刃,毫无畏惧地冲进营帐。金川兵在睡梦中被惊醒,一时间,整个营地乱作一团。有的士兵还没来得及穿上衣服,就被清军斩杀;有的士兵慌乱地寻找武器,却被汹涌而来的清军冲得东倒西歪。
“杀!”喊杀声、惨叫声、兵器碰撞声交织在一起,回荡在山谷中。阿桂骑着战马,指挥着清军有序地展开攻击。他发现金川兵虽然陷入混乱,但仍有部分士兵试图组织抵抗。于是,他命令弓箭手占据营地周围的高地,对负隅顽抗的金川兵进行射击。利箭如雨点般射向敌人,给金川兵造成了巨大的伤亡。
在激烈的战斗中,一名身材魁梧的金川兵将领,挥舞着大刀,试图杀出一条血路。他的刀法凌厉,一连砍倒了数名清军士兵。阿桂见状,亲自策马迎了上去。两人瞬间展开了一场激烈的对决。阿桂武艺高强,刀法精湛,与金川将领打得难解难分。经过几个回合的较量,阿桂瞅准时机,一刀砍向金川将领的脖颈。金川将领躲避不及,当场毙命。
随着金川将领的倒下,金川兵的抵抗愈发微弱。清军乘胜追击,对营地进行了全面清扫。他们烧毁了金川兵的营帐、粮草和武器,彻底摧毁了这座营地。
经过一番激战,天色渐明。山谷中弥漫着浓烈的硝烟和血腥味。清军成功摧毁了金川兵营地,取得了阶段性胜利。阿桂望着战场上的累累战果,心中却并未感到丝毫轻松。他知道,这仅仅是一个开始,金川的战事依然严峻,更大的挑战还在前方等待着他们。但此次奇袭的成功,无疑为清军注入了一剂强心针,极大地鼓舞了士气。
阿桂命令士兵们迅速打扫战场,收集战利品,并将受伤的士兵妥善安置。随后,他派人向大营送去捷报,同时要求后方尽快补充粮草和兵力,为下一步的作战做好准备。
就在清军准备撤离山谷时,远处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阿桂心中一紧,立即命令士兵们做好战斗准备。片刻后,只见一名清军骑兵飞驰而来,原来是大营派来的信使。信使翻身下马,向阿桂报告:“将军,据侦察,金川兵得知营地被袭后,正集结兵力,准备前来复仇!”
阿桂沉思片刻,说道:“看来金川兵不会善罢甘休。此地不宜久留,我们必须尽快撤回大营,重新部署防御。同时,派出侦察兵,密切监视金川兵的动向,一有消息,立刻回报!”
于是,清军带着战利品和伤员,迅速撤离了山谷。在返回大营的途中,阿桂一首在思考着下一步的作战计划。他深知,金川兵绝不会因为这次失败而放弃抵抗,他们一定会卷土重来,而且很可能会采取更加疯狂的报复行动。
回到大营后,阿桂立即召集众将商议军情。营帐内,气氛凝重。阿桂将奇袭的经过和当前的形势向众人详细说明,然后问道:“诸位,如今金川兵即将来犯,我们该如何应对?”
一名副将站起身来,说道:“将军,我军刚刚取得胜利,士气正旺。不如趁此机会,主动出击,给金川兵以迎头痛击!”
阿桂摇了摇头,说道:“不可。金川兵熟悉地形,且此次必定有备而来。我们若贸然出击,很可能陷入他们的圈套。我认为,我们应该坚守大营,凭借坚固的防御工事,消耗敌人的有生力量。同时,派出小股部队,对金川兵进行骚扰,打乱他们的部署。”
众将纷纷点头,表示赞同。于是,阿桂开始有条不紊地部署防御工作。他命令士兵们加固大营的围墙,增设鹿角、拒马等障碍物;在营地周围挖掘壕沟,防止敌人偷袭;同时,安排了多支巡逻队,日夜巡逻,确保大营的安全。
一切准备就绪后,阿桂又派出侦察兵,密切关注金川兵的动向。果然,没过多久,侦察兵就传来消息:金川兵己经集结了数万人马,正向清军大营逼近。
阿桂得知消息后,立即登上瞭望台,观察敌军的动静。只见远处尘土飞扬,金川兵的队伍如潮水般涌来。阿桂心中暗自盘算,根据敌军的规模和行军速度,预计不久后就会抵达大营。
他迅速下达命令,让士兵们进入战斗状态。一时间,清军大营内号角齐鸣,士兵们各就各位,严阵以待。随着金川兵的逐渐逼近,双方的气氛愈发紧张,一场大战即将爆发。
当金川兵距离大营还有数百米时,阿桂下令弓箭手射击。顿时,利箭如飞蝗般射向金川兵,给他们造成了不小的伤亡。金川兵见状,立刻发起冲锋,试图突破清军的防线。他们呐喊着,挥舞着武器,冲向清军大营。
清军士兵们毫不畏惧,用弓箭、火枪等武器进行顽强抵抗。双方展开了激烈的交火,战场上硝烟弥漫,喊杀声震天。金川兵虽然人数众多,但清军凭借坚固的防御工事和高昂的士气,一次次击退了敌人的进攻。
在战斗中,阿桂始终保持冷静,指挥若定。他密切关注着战场的形势,根据敌人的进攻方向和强度,及时调整防御部署。每当清军防线出现危机时,他都会亲自带领预备队前去支援,稳定战局。
经过几个小时的激战,金川兵虽然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但始终未能突破清军的防线。他们的士气逐渐低落,进攻的势头也越来越弱。阿桂见状,觉得时机己到,于是下令发起反击。
清军士兵们如猛虎出山般,从大营中冲了出来,向金川兵发起猛烈的攻击。金川兵被打得措手不及,顿时阵脚大乱。他们纷纷向后逃窜,清军乘胜追击,一路追杀了数里。
这场战斗,清军大获全胜。金川兵伤亡惨重,元气大伤。阿桂望着战场上的累累尸体,心中感慨万千。他知道,虽然取得了这次胜利,但金川的战事依然任重道远。进剿叛匪的战斗行在进行……
金川奇袭赋
茫茫蜀地,霭霭金川。峰峦叠嶂,碉楼星攒。贼凭险以负固,军久战而维艰。阿桂临危,谋破局于困境;将军定策,出奇袭于雄关。
探得贼营,地处幽峡。谷壑纵横,松杉交匝。彼恃地险,防疏而意暇;我选精卒,衔枚而夜发。月隐云间,风摇林叶。三千健儿,悄行山岬。甲胄映寒光,步伐皆稳帖。
渐近贼营,万籁俱寂。营火明灭,岗哨疏逸。阿桂挥令,勇士奋击。如虎入羊群,似电驱云翳。贼从梦中惊起,目眩而心迷。营帐倾翻,刀光霍奕。惨叫连连,喊杀戚戚。血溅荒丘,尸横广陌。
贼有悍将,怒目圆睁。提刀跃马,率众抗争。阿桂亲迎,双雄对阵。刀光剑影,难解难分。数合之后,破绽渐呈。阿桂乘势,利刃破颈。贼将既殒,贼众崩奔。
破晓收兵,山谷腥膻。营帐俱焚,粮草成烟。此役告捷,士气昂轩。然将军未懈,思危于安。探得贼讯,将集兵以复仇;整我营防,备强敌之再犯。
敌军压境,尘蔽青天。阿桂登台,指挥若弦。箭如飞蝗,矢落连绵。贼虽蜂拥,难越壕垣。激战良久,贼气己蔫。我军反击,如浪驱船。贼众溃败,狼狈逃窜。
金川之役,艰苦卓然。阿桂之功,青史永镌。凭智勇以靖边,卫家国之安全。伟绩丰功,后世歌传!
要知后事如何且听下文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