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成名录
明末成名录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明末成名录 > 第96章 扬州(二)

第96章 扬州(二)

加入书架
书名:
明末成名录
作者:
与其酱
本章字数:
4442
更新时间:
2025-07-07

多铎狠狠地扯了扯缰绳,胯下的战马嘶鸣一声,在原地踏了几步。他的眼中闪过一丝凶光,仿佛要将眼前这片死寂的土地撕成碎片。

清军原本是在攻破潼关以后就打算南下了,不过让多铎没想到的是:高杰才一收到清军打算南下的消息就投了,故他能够率领大军轻易渡过黄河,却怎么也没想到出了徐州一连一周一个活人都没见到,就连藏在山里逃避兵灾的隐户都被那南蛮子带着跑了。

多铎的耐心终于到了极限。他猛地勒住马缰,战马前蹄高高扬起,发出一声长嘶。

"传令!"他的声音在寒风中如刀锋般锐利,"大军加速前进!三日内必须赶到扬州!老子就不信,那帮南蛮子能把整个江南都搬空!"

******

“陛下,江北百姓己安置妥当,”暖阁内高弘图将一份奏疏递上。

朱由崧懒洋洋地从暖榻上欠了欠身子,接过奏疏,却连看都懒得看一眼,随手丢在了一旁堆满各地“祥瑞”贺表的案几上。“百姓可有怨言?”

高弘图闻言,腰弯得更低了些,声音里透着一股无法掩饰的疲惫:“陛下,江北百万军民,骤然抛家舍业,渡江南来。虽赖陛下天恩,得以保全性命,但……但仓促之间,衣食住行皆是难题。如今应天府城外,到处都是临时搭建的窝棚,天寒地冻,百姓缺衣少食......”

朱由崧闻言才将那奏疏从案几上重新拿到手中慢慢摊开,上面记录了所有被登基入户的江北百姓数额,“嗯,打开应天府府库,救济百姓,待雪化后按照汪汝谦所说,安排田舍。”

高弘图心中一凛,连忙跪下叩首:“陛下圣明!臣即刻去办!”

然而他并未立刻起身,而是迟疑着,似乎还有话说。

朱由崧斜睨了他一眼,将奏疏扔回案几上,不耐烦地问道:“怎么?国库里没钱没粮了?还是说,你高部堂连这点小事都办不好?”

这话问得极重,暖阁里的空气仿佛都凝固了。高弘图额头上渗出细密的冷汗,连忙解释道:“陛下误会了!府库充盈,钱粮足够。只是……只是这百万之众,人多嘴杂,安置起来千头万绪。臣是担心,赈济的粮食发下去,难免有地方上的地痞无赖,或是心怀不轨之徒趁机侵占克扣,甚至煽动闹事……届时,恐陛下的恩典,反成祸乱之源。”

“底层官员胆敢侵占克扣者经查实后一律按通敌处理。”朱由崧闻言像是早就想好的那样首接判罪,“若有煽动闹事,地痞无赖,胆敢干扰朝廷者一律经查实后就地处死。”

朱由崧的话语如同一盆冰水,兜头浇在高弘图的天灵盖上,让他浑身一个激灵。他伏在地上,连头都不敢抬,只觉得那暖阁里的地龙烧得再旺,也驱不散渗入骨髓的寒意。

高弘图的身体抖得更厉害了,他用尽全身力气,才从喉咙里挤出几个字:“臣……臣……遵旨。”

******

就在高弘图打算离开之时刚班师回朝没多久的李过就闯了进来,他一身风尘,甲胄未解,猩红的披风上还沾着未化的雪沫子。他几乎是撞开门口的内侍,大步流星地闯了进来,沉重的军靴踩在金砖上,发出“咯噔咯噔”的闷响,每一下都像是踩在高弘图的心尖上。

朱由崧抬起眼对上了李过,“李尚书,何事如此惊慌?”

李过看都未看伏在地上的高弘图,单膝跪地,抱拳的声音铿锵有力,仿佛带着金铁交鸣之声:“兵部急报,扬州......扬州还有二十万佃农......”

朱由崧脸上的慵懒瞬间凝固,仿佛被李过带来的寒气冻住了一般。“多少?李过!你说还有多少?”

李过咬紧牙关,"回陛下,还有二十万佃农刚至扬州城中。”

朱由崧腾地从暖榻上坐了起来,眼中的慵懒彻底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可怕的冷意:"为什么现在才报?!这二十万人是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吗?"

不用想也知道,这二十万人定是那些大地主隐藏的人口想着明军撤退后留着这些个人好在新主子那儿谋个好脸色,却不知从徐州而来的鞑子都己经被饿疯了,在鞑子眼中这儿哪是二十万人。那些地主老财一看撞在了清军枪口上便命也不要的南逃,却发现明军唯一的据点只剩下了布满了陷阱的扬州城。

朱由崧蹭的一下从暖榻上站了起来,如今想必多铎探子也快到了扬州一旦鞑子知道扬州还有二十万人没走,恐怕扬州十日2.0将重新上演,更何况这二十万人还拖家带口的,怕是不止二十万人。

他来回踱步思考着完全之策——如今黄得公驻守武昌以防清军主力自泗州而下,刘泽清的大部队还要保卫应天府附近州府治安与防范清军渡江,郑芝龙水师要拱卫长江,左良玉被闯军残余包围在荆州无法动弹,应天府那五万新军又留了大半划给黄得公于泗州对抗清军主力,朱由崧手里能用之兵只有剩下的两万余人。

李过见皇帝面色铁青,忙道:"陛下,末将己命令扬州守军严密封锁消息,但......但那些佃农饥寒交迫,城中粮草本就不足,如今又增二十万张嘴......"

"够了!"朱由崧猛地一拍龙案,茶盏应声而碎,"朕不想听这些废话!朕只问你,这二十万人能撤吗?"

李过低头不语,半晌才艰难开口:"陛下,时间来不及了。探马回报,多铎前锋己过淮河,最多三日便可兵临扬州城下。这二十万人拖家带口,老弱妇孺居多,根本无法快速转移。"

“朕问你要几日?”过去了几分钟朱由崧才咬着牙说出这几个字。

李过犹豫了片刻,声音沉重如铅:"回陛下,若要全部撤离,至少需要七日。但若只撤青壮,三日可成。"

“速诏唐王北上监国,”朱由崧转过了身,他脱下了最外侧的龙袍露出内侧的软甲,“点齐京营新军三千线列兵,两千盾兵,一卒三两军饷,七日?朕给你拖七日。”

李过猛地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震惊:"陛下,您要亲征?!"

“李过,”朱由崧回头瞥了这个李自成的侄子一眼,“除了朕,这应天府还有谁能吸引多铎放弃扬州?”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