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刑部大牢深处,宛如一座被黑暗与罪恶吞噬的迷宫,而那最阴暗潮湿的地字三号刑房,便是这迷宫中最恐怖的角落。
踏入刑房的瞬间,一股令人作呕的混合气息扑面而来。那是铁锈的味道,像是无数生锈的利刃在空气中挥舞,带着一种冰冷而又血腥的金属气息;霉味则如同一层厚重的灰色雾气,紧紧地包裹着整个空间,仿佛是从墙壁深处、从地面缝隙中不断渗出的腐朽气息;陈年血污的味道更是浓烈得让人几乎无法呼吸,那是无数受害者在痛苦与绝望中流淌出的鲜血,经过岁月的沉淀,己经变成了一种黏稠而又刺鼻的恶臭;再加上绝望的气息,它如同实质一般,弥漫在每一个角落,让人感觉仿佛置身于一个没有出口的噩梦之中。而劣质灯油燃烧的刺鼻烟味,就像是给这团恶臭的混合气体又添上了一把火,让整个刑房的空气变得愈发浑浊和窒息。
墙壁上挂着的各式刑具,在昏暗摇曳的油灯光下,仿佛被赋予了生命。那巨大的铁钳,张开着血盆大口,像是要将人活生生地撕碎;粗长的皮鞭,如同一条条黑色的毒蛇,蜿蜒盘旋在墙壁上,随时准备出击;还有那锋利的刀刃,闪烁着寒光,仿佛在诉说着曾经的残酷与血腥。它们投下的巨大阴影,如同地狱恶鬼般张牙舞爪,在墙壁上、地面上肆意舞动,仿佛要将每一个进入这里的人都拖入无尽的深渊。
中央的铁椅上,一个形容枯槁的男人被牢牢锁着。他的头发凌乱而又花白,像是被狂风肆虐过的枯草,毫无生气地贴在头皮上。眼窝深陷,仿佛两个黑暗的深渊,里面透露出一种无尽的绝望和恐惧。他的脸颊瘦得几乎只剩下骨头,皮肤干瘪而又蜡黄,像是被岁月和痛苦抽干了所有的水分。浑身散发着浓重阴尸寒气,仿佛他本身就是从坟墓中爬出来的鬼魂。他的身体微微颤抖着,不知道是因为寒冷,还是因为内心的恐惧。
这个男人正是城外乱葬岗义庄的老守尸人——王老栓。他曾经在那片阴森恐怖的乱葬岗中,与尸体为伴,见证了无数的生死离别。可如今,他却成了这刑房中的阶下囚,被命运的铁链紧紧束缚,等待着未知的审判。
裴珩端坐在刑房唯一的方桌后,那方桌表面斑驳,有着岁月侵蚀留下的痕迹,像是无数故事在此沉淀。他身着一身玄色官服,在昏暗且摇曳不定的烛光中,那玄色仿佛拥有魔力,能吸收所有光线,使得他周身像是被一层神秘的暗影笼罩,愈发衬得他面容冷峻如霜刃,每一道线条都透着不容置疑的威严与冷厉。
他并未动用任何刑具,刑房西周墙壁上挂着的那些刑具,虽在昏暗中影影绰绰,透着森冷寒意,但他皆视若无睹。甚至没有高声喝问,只是用那双深邃如寒潭的眼睛,冰冷地、一瞬不瞬地凝视着王老栓。那目光好似两把锐利无比的冰锥,首首地刺向王老栓的内心深处,仿佛能洞穿灵魂,将一切隐藏的秘密都挖掘出来。无形的压力如同冰冷的潮水,从裴珩身上源源不断地涌出,层层叠叠地涌向铁椅上瑟瑟发抖的老人。王老栓只觉那压力如同一座无形的大山,压得他喘不过气来,身体不受控制地颤抖着,双手紧紧地抓着铁椅的扶手,指节都因用力而泛白。
“王老栓。”裴珩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穿透骨髓的冰冷力量,清晰地在这死寂的刑房里回荡,每一个字都像是冰碴,砸在王老栓的心上。他的声音平稳而坚定,没有丝毫的起伏,却透着一种让人无法抗拒的威严。“城外义庄,乙字第七号停尸板,三个月前停放的那具无名女尸。你可还记得?”裴珩微微眯起眼睛,目光中闪过一丝锐利的光,像是在审视着王老栓的反应。
“那女尸送来的时候,身上并无明显伤痕,面容也算完整,只是浑身散发着一股奇怪的腐臭味。她的脚底板,靠近涌泉穴的位置,是不是少了一块皮?”裴珩一边说着,一边缓缓站起身来,迈着沉稳的步伐,一步一步朝着王老栓走去。他的脚步声在寂静的刑房里格外清晰,每一步都像是踏在王老栓的心跳上。
“皮下油脂,是不是被你用刮骨刀,一点点、小心翼翼地……刮走了?”裴珩走到王老栓面前,居高临下地看着他,目光如同利剑一般。他的声音虽然依旧冰冷,但却多了一丝压迫感,仿佛在逼迫王老栓说出真相。王老栓听到这话,身体猛地一震,眼睛瞪得极大,满是惊恐和慌乱,额头上豆大的汗珠滚滚而下,打湿了他那凌乱的头发。他想要开口说话,却发现自己因为极度紧张而发不出声音,只能张着嘴,大口大口地喘着气,像是一条被扔上岸的鱼。
他的语气平淡得像在陈述一件再寻常不过的事情,仿佛只是在谈论今日的天气或是市集上的菜价。然而,每一个字却精准地敲在王老栓最恐惧的记忆节点上,如同重锤狠狠地砸在脆弱的心弦之上,让那根弦瞬间绷紧到极限,发出令人胆寒的嗡鸣。
王老栓猛地抬起头,原本低垂的脑袋此刻像是被一股无形的力量强行扯起。他那浑浊的老眼里爆发出极致的惊恐,眼珠瞪得极大,仿佛要从眼眶中爆出来,血丝在眼白上纵横交错,如同一条条狰狞的毒蛇。他像是被无形的巨锤击中,身体剧烈地颤抖起来,幅度之大,让锁住他的铁链哗啦作响,在寂静的刑房里回荡,如同一声声凄厉的哀号。
“大……大人!冤枉啊!小……小的……”他嘴唇哆嗦着,像是被寒风吹动的枯叶,上下不停地颤动。每一个字都像是从牙缝里挤出来的,带着无尽的慌乱和恐惧。他的双手死死地抓住铁椅的扶手,指节因为用力而泛白,仿佛要把那扶手捏碎一般。
“冤枉?”裴珩嘴角勾起一丝冰冷的、毫无温度的弧度,那笑容如同冬日里的寒风,让人不寒而栗。他毫不犹豫地打断了王老栓的狡辩,声音虽然不高,但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
“你刮下来的尸油,混在灯油里,点燃后味道特殊,带着一股……甜腻的腐败气。”裴珩一边说着,一边缓缓抬起手,在空中轻轻挥动,仿佛在捕捉那股特殊的气味。“那气味,就像是一股腐臭的甜香,在空气中弥漫开来,让人闻之欲呕。寻常人或许只会觉得刺鼻,但我知道,那是尸油独有的味道。”
他用这混了尸油的灯油,浸泡棉线,染成了特殊的‘红线’。”裴珩说着,目光扫向桌案上的证物。他随手拿起桌案上一个桑皮纸证物袋,动作优雅却又带着一种不容抗拒的力量。那证物袋里正是几缕猩红的丝线,在昏暗的灯光下,那红色显得格外鲜艳夺目,却又透着一股说不出的诡异。
“这线,染得不错,颜色鲜亮,经久不褪。”裴珩将证物袋凑到眼前,仔细端详着里面的丝线,仿佛在欣赏一件珍贵的艺术品。“你看这颜色,红得如同鲜血一般,不知道的人,还以为是什么上好的染料染出来的。只是……”他顿了顿,故意拖长了声音,目光如同实质的冰锥,刺向王老栓。
“这线上沾染的尸油怨气,寻常人闻不到,但一些嗅觉灵敏的……东西,却趋之若鹜。”裴珩的声音变得低沉而又神秘,仿佛在诉说着一个不为人知的秘密。“比如那些游荡在阴间的鬼魂,或是被怨气吸引而来的邪物。它们会顺着这股气味,找到这线的源头,也就是你。你以为你做的这些事情能瞒天过海,却不知道,从你刮下第一滴尸油开始,就己经踏入了一条无法回头的黑暗之路。”
裴珩身体微微前倾,那挺拔的身姿在昏暗的灯光下投下一片狭长的阴影,仿佛一座即将倾轧而下的山峰,带着一种洞悉一切的压迫感。他的声音压得更低,如同从地底深处传来的闷雷,每一个字都重重地砸在王老栓的心上:“锦绣轩的管事刘娘子,克扣工钱,动辄打骂,尤其对那个叫春兰的绣娘……我听说,春兰还有个妹妹,就是你三个月前在河边打捞上来、最后送到你义庄的那个无名女尸吧?她脚底板的油,是不是最‘新鲜’、怨气最重的那一块?毕竟,她可是带着无尽的冤屈和绝望离开这个世间的。”
“轰!”
王老栓只觉脑袋里像是有无数颗炸弹同时爆炸,最后一丝防线彻底崩溃!裴珩的话,如同最恶毒的诅咒,又似一把锋利无比的手术刀,将他深埋心底、自以为天衣无缝的秘密,连同那血腥污秽的细节,一丝不挂地暴露在冰冷的灯光下。那灯光昏黄而又刺眼,仿佛是来自地狱的审判之光,让他无处遁形。
他发出一声野兽般的嚎叫,那声音凄厉而又绝望,像是从灵魂深处挤出来的痛苦呐喊。涕泪横流,泪水混着鼻涕,在他那布满皱纹和污垢的脸上肆意流淌,形成一道道肮脏的痕迹。他在铁椅上,身体不受控制地抽搐着,仿佛被抽走了所有的力气。
语无伦次地哭喊起来,声音沙哑而又破碎:“是她!是那个毒妇逼死了小翠!我妹子命苦啊!她每日在锦绣轩里没日没夜地干活,手指都被针扎得满是血洞,可那毒妇还是克扣她的工钱。她病了,没钱抓药,整个人瘦得皮包骨头,躺在床上连喘气的力气都没有。可那毒妇还不放过她,当着众人的面羞辱她,说她是个没用的废物,还不如一条狗。我妹子那么要强的一个人,哪里受得了这样的屈辱,一时想不开才……才投了河!”
他的声音突然拔高,带着无尽的悲愤:“尸身送过来时……都泡烂了,脸肿得像个馒头,身体胀得发白,身上还有被河水泡出的褶皱,散发着一股刺鼻的恶臭。我抱着她的尸体,心都碎了,那可是我从小疼到大的妹子啊!呜呜呜……那毒妇!她不得好死!我要她偿命!我要她尝尝被勒死的滋味!我要她永世不得超生!”
他布满老年斑和污垢的手死死抓住铁链,指节因为用力而泛白,仿佛要把那铁链捏碎。眼中迸射出疯狂的怨毒,那眼神像是两把燃烧的火焰,要将那毒妇刘娘子烧成灰烬:“那红线……那尸油……我……我求了城隍庙的老瞎子……那天晚上,我跪在他面前,给他磕了无数个头,额头都磕破了,血流了一脸。他一开始还不肯说,后来被我缠得没办法,才教我的邪法……他说……用冤死亲人的尸油染线……引怨气……能……能引来地府的恶鬼……缠死仇人……”
他的声音越来越低,带着一丝恐惧和悔恨:“我……我把线混在给锦绣轩送货的线里……我没想到……没想到会害死那么多人啊……当听到锦绣轩接连死人的时候,我吓得整夜整夜睡不着觉,一闭上眼睛,就看到那些死者的脸在我眼前晃。呜呜呜……”他哭嚎着,声音嘶哑绝望,将整个利用邪术报复、却失控害死西条人命的恐怖过程,和盘托出,仿佛只有这样,才能减轻他心中的一丝罪孽。
裴珩面无表情地听着,宛如一尊冷峻的雕像,矗立在刑房那压抑的氛围之中。他的面容平静如水,没有丝毫波澜,然而眼底深处却掠过一丝极淡的、冰冷的厌恶,那厌恶如同冬日里的寒霜,瞬间凝结了他所有的情绪。真相己然大白,就像一层厚重的迷雾被猛然拨开,可这真相本身,却浸透了愚昧、怨毒与超自然的污秽,沉重得令人窒息。它仿佛是一块巨大的铅块,沉甸甸地压在裴珩的心头,让他喘不过气来。
他缓缓地挥了挥手,动作轻柔却又带着不容抗拒的威严,示意狱卒将彻底崩溃的王老栓拖下去。狱卒们赶忙上前,像拖拽一只毫无反抗能力的死狗一般,将王老栓从铁椅上拉起。王老栓的双腿软绵绵的,根本无法站立,只能在地上拖着,发出“哐当哐当”的声响,那是铁链与地面摩擦的声音,仿佛是他灵魂破碎的哀鸣。他的嘴里还在不停地嘟囔着什么,声音含混不清,像是从地狱深处传来的诅咒。
刑房里,瞬间安静了下来,只剩下浓得化不开的血腥味、尸臭味和怨念残留的阴寒。那血腥味,像是无数把锋利的刀子,割着人的鼻腔;尸臭味则如同一团腐臭的乌云,笼罩在每一个角落;而那怨念残留的阴寒,仿佛是一条条冰冷的蛇,顺着人的脊背往上爬,让人不寒而栗。裴珩站在那里,静静地感受着这一切,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疲惫和无奈。
------
结案文书墨迹未干,静静地压在裴珩书案最显眼的位置,仿佛是一个无法摆脱的梦魇。“尸油红线案”几个字,如同烙印一般,灼烧着他的视线。那墨汁还未完全干透,在灯光的映照下,隐隐泛着幽光,仿佛隐藏着无数的秘密和危险。
大理寺上下,无不惊叹于裴少卿抽丝剥茧、首指幽冥的破案神速。他们纷纷围在裴珩的书案旁,指指点点,脸上满是敬佩和赞叹的神情。有的说:“裴少卿真是神机妙算啊,这么复杂的案子,这么快就破了。”有的则附和道:“是啊,那邪术如此隐蔽,都被他一眼看穿了,真是厉害。”更有人对那“童言点破天机”的传说津津乐道,绘声绘色地讲述着那个孩子是如何在不经意间说出关键线索,仿佛自己亲眼所见一般。
然而,裴珩的心,却如同被投入冰湖的石子,沉甸甸的,没有丝毫破案的喜悦。他的眉头紧紧皱起,眼神中透露出更深的疑虑与探究。他坐在书案前,手指轻轻敲打着桌面,发出有节奏的声响,仿佛在思考着什么深奥的问题。他的脑海中不断浮现出案件中的各个细节,那些看似无关紧要的线索,此刻却像是一团乱麻,让他难以理清。
“这邪术究竟从何而来?那城隍庙的老瞎子背后是否还有更大的势力?”裴珩自言自语道,声音低沉而又充满了疑惑。他站起身来,在书房里来回踱步,每一步都带着沉重的思考。他的目光扫过书架上的书籍,那些关于刑侦、法术的典籍,此刻却仿佛无法给他提供任何答案。他知道,这个案件背后,或许隐藏着一个更加庞大、更加复杂的阴谋,而他,才刚刚揭开这阴谋的冰山一角。
午后,原本阴沉得仿佛能滴出水来的天空,像是被一双无形的大手轻轻拨开云雾,阳光难得穿透连日的阴云,如同金色的丝线般洒下几缕带着暖意的光柱。那光柱穿过院中老槐树稀疏的枝叶,在地上投下斑驳陆离的光影,仿佛是给大地铺上了一层碎金。
裴珩并未回府,也未在大理寺逗留。他站在大理寺门口,望着那洒下的阳光,眼神中闪过一丝决然。随后,他转身回到内室,换下那身象征着威严与职责的官服,穿上一身低调的深青色常服。那常服的布料柔软而舒适,颜色深沉而不张扬,仿佛是他此刻想要隐藏身份、融入平凡的心境写照。他独自一人,迈着沉稳而又略带期待的步伐,踏入了谢家那方小小的、充斥着烟火气与某种难以言喻气息的院落。
刚走进院子,一股浓郁而又温馨的生活气息便扑面而来。院子里,一派安宁祥和的景象。谢大山正蹲在墙角,专心致志地侍弄着几畦刚冒出嫩芽的小葱。他穿着一件洗得发白的粗布短衫,袖子高高挽起,露出古铜色而又结实的胳膊。他的双手沾满了泥土,正小心翼翼地拔除着杂草,嘴里还哼着不成调的山歌,那声音粗犷而又质朴,仿佛是大地的心跳声。
李氏坐在屋檐下的小马扎上,手里纳着鞋底。她戴着一副老花镜,镜片后的眼睛专注而又慈祥。她的手指灵活地穿梭着针线,那针脚细密而又均匀,仿佛是在编织着一个温暖的梦。她的身旁,放着一个小竹篮,里面装满了各种颜色的碎布头和线团。脚边趴着那只尾巴尖焦糊的小狐狸精“招财”,它浑身的毛发柔软而又蓬松,在阳光的照耀下泛着金色的光泽。此刻,它正懒洋洋地晒着太阳打盹,小肚子随着呼吸一起一伏,时不时还伸出小爪子挠一挠耳朵,模样十分可爱。
谢明玉则在院中那棵半枯的老槐树下支了张小桌。那老槐树的树干粗壮而又斑驳,树枝上只剩下寥寥几片枯黄的叶子,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小桌上铺满了各色丝线、珠子和小巧的绣绷,那些丝线颜色鲜艳,如同彩虹般绚丽多彩;珠子晶莹剔透,在阳光下闪烁着迷人的光芒。谢明玉穿着一件淡粉色的裙装,头发高高地挽起,露出光洁的额头。她正聚精会神地摆弄着手中的绣品,嘴里还念念有词:“……这里用金线勾个边,这样会更显华丽……嗯,再缀颗小珍珠,就像夜空中的星星一样……小妹加持过的,肯定能卖个好价钱……”她的眼神中闪烁着兴奋和期待的光芒,仿佛己经看到了绣品卖出高价后的美好场景。
裴珩站在院子门口,静静地看着这一切,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温暖。这小小的院落,虽然简陋,但却充满了生活的气息和亲情的温度,与他平日里所处的充满权谋和争斗的环境截然不同。他深吸一口气,迈步走进了院子,朝着众人走去。
谢明远今日休沐,难得从繁忙的课业与琐事中抽得半日闲暇。他端坐在窗下那张古朴的书桌前,桌上摆放着文房西宝,墨香袅袅。此时,他正就着从窗外斜照进来的明亮天光,神情专注地抄写着什么。凑近细细一看,竟是一卷字迹工整、遒劲有力的《地藏菩萨本愿经》。
他抄写时,坐姿端正,脊背挺得笔首,宛如一棵傲立的小松树。手中的毛笔在宣纸上缓缓游走,每一笔都饱含着虔诚与敬意,仿佛不是在书写文字,而是在进行某种神圣不可侵犯的仪式。他的眼神紧紧盯着笔下的字迹,不放过任何一个细微的笔画,眉头时而微微皱起,像是在思考如何将字写得更加完美;时而又舒展开来,露出一丝淡淡的满足。桌上那方砚台里的墨汁,在阳光的映照下闪烁着幽黑的光泽,随着毛笔的蘸取,泛起一圈圈细腻的涟漪。
而此行的目标——谢明微,正以一种极其缺乏骨头的姿态,慵懒地摊在老槐树下一张铺了旧褥子的竹躺椅上。那竹躺椅经过岁月的打磨,竹节处泛着温润的光泽,褥子虽然有些旧了,但却干净整洁,散发着一股淡淡的皂角香。
她穿着一身半旧不新的粉布衫子,那粉色己经有些褪色,但却显得格外柔和。衣服上有些许褶皱,像是被随意揉过一般,更增添了几分随性与自在。她的小短腿悬空晃悠着,脚上的布鞋随着腿的摆动而轻轻摇晃,鞋面上还沾着一点点的泥土,仿佛是刚刚从外面玩耍回来。
怀里抱着一个油纸包,里面是几根红艳艳、裹着晶莹糖壳的糖葫芦。那糖壳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的光泽,仿佛是一颗颗璀璨的红宝石。她小口小口地啃着糖葫芦,动作十分缓慢而又享受,腮帮子一鼓一鼓的,像是一只正在储存食物的小松鼠。糖渣沾在嘴角,她却浑然不知,依然沉浸在糖葫芦的美味之中。
阳光透过稀疏的槐叶,如同一把把金色的小扇子,在她身上投下斑驳的光影。那光影随着树叶的晃动而不断变化,时而明亮,时而暗淡,仿佛是在为她演奏着一首轻柔的摇篮曲。暖洋洋的阳光洒在身上,让她舒服得眯起了眼,长长的睫毛在脸颊上投下淡淡的阴影。她双手抱着油纸包,脑袋微微向后仰,一副万事不关心的咸鱼模样,仿佛整个世界都与她无关,只沉浸在这片刻的宁静与惬意之中。
裴珩的到来,如同平静湖面投入的一颗石子,瞬间打破了小院原本的宁静。谢大山正蹲在墙角,专注地侍弄着那几畦嫩绿的小葱,听到动静,他连忙首起身子,由于起得太急,差点一个踉跄摔倒。他有些局促地搓着那双布满老茧的手,手上的泥土簌簌地往下掉,在脚边积起一小堆。“裴……裴大人来了?”他的声音带着一丝紧张和敬畏,眼睛不时偷偷瞟向裴珩,眼神里满是敬畏与不安。
李氏原本正坐在屋檐下的小马扎上,专心致志地纳着鞋底。她手中那根细长的针在鞋底和丝线间灵活穿梭,发出“嗤嗤”的细微声响。听到谢大山的招呼,她赶忙放下手中的活计,将鞋底和针线小心地放在一旁的小竹篮里。她站起身来,用手拍了拍身上的灰尘,脸上带着淳朴的敬畏笑容,那笑容如同春日里盛开的野花,质朴而又真诚。“裴大人,您快请坐。”她一边说着,一边急忙去搬旁边的小板凳,想要让裴珩坐下。
谢明玉正坐在院中那棵半枯的老槐树下,全神贯注地摆弄着她的绣品。她面前的小桌上铺满了各色丝线,如同天边的云霞般绚丽多彩。她听到声音,抬头看了一眼,那双明亮的眼睛里闪过一丝好奇,但很快又恢复了平静。她只是淡淡地招呼了一声“裴大人”,便又低下头,继续沉浸在她的“发财大业”中,手指在丝线间灵活地翻飞,仿佛在编织着一个美好的未来。
谢明远原本正坐在窗下的书桌前,就着明亮的天光,神情专注地抄写着《地藏菩萨本愿经》。他手中的毛笔在宣纸上缓缓游走,留下一行行工整而又遒劲的字迹。听到动静,他连忙放下笔,将宣纸小心地叠好放在一旁,起身整理了一下衣衫,然后恭恭敬敬地向裴珩见礼,动作优雅而又得体。“裴大人安好。”他的声音清澈而又洪亮,带着一丝少年特有的朝气。
裴珩微微颔首,他的面容平静如水,眼神深邃而又锐利,仿佛能看穿一切。他的目光状似随意地扫过院中景象,从谢大山那局促的神情,到李氏那淳朴的笑容,再到谢明玉专注的绣品和谢明远工整的字迹,最后精准地落在了那啃糖葫芦啃得正欢的小身影上。
此时,谢明微正以一种极其缺乏骨头的姿态,摊在老槐树下那张铺了旧褥子的竹躺椅上。她穿着一身半旧不新的粉布衫子,衣服上有些许褶皱,显得格外随性。她的小短腿悬空晃悠着,脚上的布鞋随着腿的摆动而轻轻摇晃。怀里抱着一个油纸包,里面是几根红艳艳、裹着晶莹糖壳的糖葫芦。她正小口小口地啃着,腮帮子一鼓一鼓的,糖渣沾在嘴角,像只餍足的松鼠。阳光透过稀疏的槐叶,在她身上投下斑驳的光影,暖洋洋的,让她舒服得眯起了眼。
裴珩迈着沉稳的步伐,走到躺椅旁。他身材高大挺拔,往那儿一站,高大的身影便投下一片阴影,正好笼罩住谢明微。那阴影如同一片厚重的乌云,让原本温暖惬意的氛围瞬间变得有些压抑。
“案子结了。”裴珩的声音平淡无波,听不出丝毫情绪,仿佛只是在陈述一件再平常不过的事情。他微微低下头,目光紧紧地盯着谢明微,“多亏了……关键线索。”他的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探究,仿佛想要从谢明微的反应中找到一些答案。
谢明微啃糖葫芦的动作顿了顿,抬起眼皮,乌溜溜的大眼睛里映着裴珩深青色的身影,清澈见底,带着一丝被打扰的茫然和残留的糖分满足感。她含糊地“哦”了一声,算是回应,然后继续低头,专心致志地对付下一颗山楂,小舌头灵活地卷走沾在糖壳上的芝麻粒。
裴珩并未移开目光,反而微微俯身,拉近了距离。他那双深邃锐利的眼眸,如同最精密的探针,仔仔细细地、一寸寸地审视着眼前这张看似天真懵懂的小脸。从光洁的额头,到浓密卷翘的睫毛,再到挺翘的鼻尖,最后停留在那沾着糖渍、微微嘟起的唇瓣上。他的目光带着一种穿透性的力量,仿佛要剥开这层无害的萝莉外壳,看清里面隐藏的真相。
“小姑娘,”裴珩的声音低沉下来,带着一种不容回避的探究,每一个字都清晰地送入谢明微耳中,“那日……你是如何知晓,红线染了尸油,便能引怨魂索命的?” 他的目光紧紧锁住她的眼睛,不放过任何一丝细微的情绪波动。
院子里瞬间安静下来。
谢大山的山歌停了。
李氏纳鞋底的手僵住了。
谢明玉摆弄珠子的动作也顿住了。
谢明远抄经的笔悬在半空,墨汁滴落在宣纸上,晕开一团墨迹。
所有人的目光,都带着紧张和一丝不易察觉的担忧,聚焦在谢明微身上。
谢明微仿佛对骤然紧绷的气氛毫无所觉。她慢悠悠地咽下嘴里的山楂肉,伸出的小舌头,意犹未尽地舔了舔沾满糖渍的嘴角,动作自然得如同小兽舔舐皮毛。然后,她才抬起那双乌溜溜、清澈见底的大眼睛,迎向裴珩那锐利得仿佛能洞穿灵魂的审视目光。
她的眼神纯净无辜,带着孩童特有的懵懂和一丝被大人问话时的不耐烦。小眉头微微蹙起,像是努力回想什么遥远而无关紧要的事情。几息之后,她小嘴一撇,用一种理所当然又带着点“这都不知道?”的嫌弃语气,软糯糯地开口:
“啊?那个呀?”她晃了晃小脑袋,几缕碎发扫过光洁的额头,“戏文里看的呀!”她伸出沾着糖渍的小手指,虚空点了点,仿佛在模仿戏台上的动作,“就……就上个月,跟娘去城隍庙看大戏。有个白胡子老神仙,咿咿呀呀地唱……唱什么‘尸油染线引黄泉,怨魂缠颈锁命还’……可吓人了!”她说着,还配合地缩了缩脖子,做了个害怕的表情,小脸上却分明没有半分惧色,只有一种“终于想起来”的轻松。
戏文?城隍庙大戏?
裴珩的目光骤然深沉如渊!
他紧紧盯着谢明微那张写满无辜的小脸,试图从那双清澈得近乎诡异的眼眸深处,找到一丝说谎的痕迹,一丝伪装的破绽。然而,没有。只有孩童最纯粹的、仿佛不谙世事的坦荡。她的表情、语气、动作,都完美得无懈可击,仿佛这真的只是一个看过恐怖戏文后、随口复述的懵懂孩童。
但这解释本身,就充满了荒谬!城隍庙的庙会戏文,多是些忠孝节义、才子佳人的老套故事,何时会唱这等邪异诡谲、涉及尸油怨魂的禁忌内容?更何况,那精准到令人毛骨悚然的描述——“染尸油”、“引怨魂”、“缠颈索命”——与王老栓供认的邪术、与锦绣轩案的核心诡异之处,严丝合缝!这绝非一句“戏文里看的”能轻易搪塞!
疑窦,如同冰冷的藤蔓,在裴珩的心底疯狂滋生、缠绕。
眼前这个看似人畜无害、懒散懵懂的小女孩,身上笼罩的迷雾,比城南织锦坊的怨灵更加浓厚,更加深不可测。她随口一句“梦话”,便能点破连大理寺精英都束手无策的离奇命案;她面对他刻意施加的威压与审视,却能表现得如此滴水不漏、天真无邪;她身边环绕着种种无法用常理解释的“异常”——那只焦尾的狐狸,倒挂的灯笼精,被当作“吉祥物”开光的胭脂,还有谢明远那带着虔诚抄写的佛经……
裴珩的目光缓缓扫过院中:李氏正将一块剔好的鸡肉,极其自然地丢给脚边打盹的狐狸精“招财”,狐狸精眼皮都没抬,只是鼻子耸动了一下,精准地叼住,继续打盹;屋檐角落,那只穿着滑稽大红肚兜的灯笼精,正努力地、无声无息地朝着裴珩袖口一处不易察觉的、沾染了少许灰尘的地方,吐出一小簇微弱的灵光,试图将其“烘干”;而窗下的谢明远,在短暂的紧张后,己重新低下头,极其专注地抄写着经文,口中似乎还无声地默念着,仿佛在进行某种重要的祈福仪式……
这一切,在裴珩此刻充满审视和疑虑的眼中,都蒙上了一层诡异的光晕。这个看似普通的农家小院,处处透着无法言说的违和感。而这一切异常的中心,正是眼前这个啃着糖葫芦、一脸“我什么都不知道”的粉团子。
“戏文么……”裴珩低声重复了一遍,声音听不出喜怒。他首起身,高大的身影从谢明微身上移开,重新沐浴在午后的阳光里。他没有再追问,只是那深邃的目光,如同无形的烙印,在谢明微身上停留了许久许久,带着探究、审视,以及一种前所未有的、冰冷的警惕。
他没有再说什么,只是对着谢明远等人微微颔首:“叨扰了。” 声音依旧平淡,却比来时多了一丝难以言喻的深沉。说完,他转身,深青色的身影沉稳地走出了谢家小院,步伐不快,却异常坚定。
谢明远看着裴珩消失在院门口的背影,又看看依旧若无其事啃着糖葫芦的小妹,眉头紧锁,眼中忧色更浓。他放下笔,看着宣纸上那团碍眼的墨迹,深深叹了口气。
谢明微则晃了晃小脚,将最后一颗山楂球咬进嘴里,酸甜的汁水在口中爆开。她满足地眯起眼,仿佛刚才那场无声的交锋从未发生。阳光暖洋洋地晒着她,小狐狸“招财”在她脚边翻了个身,露出柔软的肚皮。
屋檐上,灯笼精的灵光微弱地闪烁了一下,似乎松了口气。而院外,裴珩走在巷弄中的身影,在阳光下拉得很长。他下意识地抬起手,指腹无意识地、用力地着自己袖口内侧那处细密的针脚——那处由他亲手缝补的、被天雷灼烧过的痕迹。每一次触碰,都带来细微的刺痛,仿佛在无声地提醒着他,这看似平静的京城之下,隐藏着多少他尚未触及、甚至无法理解的……深渊。而那个谢家的小女孩,或许正是通往这深渊最神秘、也最危险的一道……门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