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距离刘梓睿那间被柔光和香薰包裹的“梦幻公寓”三十公里外的城市另一头,一栋没有电梯的老式居民楼里,也有一束光,在深夜里亮着。
这束光,来自于一盏被固定在床头铁架上的、最普通的LED补光灯。灯光是刺眼的、毫无美感的冷白色,将房间里的一切都照得纤毫毕现。
这是一个不到十平米的出租屋。墙壁上,廉价的墙纸己经有些起皮,角落里堆着几个搬家时留下的、还没来得及扔掉的纸箱子。房间里唯一的“家具”,是一张床,以及一张摆在床尾的、小小的折叠桌。
叶晞然就坐在这张折叠桌前。
桌子上,摆着她的全部“首播设备”:一台屏幕己经有了几道划痕的二手笔记本电脑,一个自带麦克风的简易摄像头,以及那盏作为主光源的LED补光灯。
“好啦,今天的‘硬核测评’就到这里结束!”叶晞然对着摄像头,露出了一个大大的、毫无保留的笑容。她的笑容很灿烂,带着一种未经雕琢的、充满生命力的感染力,不像刘梓睿那种需要计算角度的浅笑。
她没有穿什么羊绒衫或连衣裙,只是一件印着搞怪图案的白色T恤。头发也只是随意地扎成一个丸子头,因为一晚上的激动讲解,几缕碎发己经不听话地黏在了她微微出汗的额头上。
她的首播间,和刘梓睿的,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世界。
没有治愈的音乐,没有温柔的诗歌。
她的背景,就是那面有些斑驳的白墙。她的内容,也简单粗暴得近乎“硬核”。
比如今晚,她测评的是市面上五款最火的平价卸妆水。她没有像其他美妆博主那样,只是把卸妆水涂在手臂上,做个样子。她是真的,在镜头前,化了一个全妆,然后,用这五款产品,在自己脸上,划分出五个区域,进行“实战”测评。
“兄弟姐妹们,看好了啊!”她一边用浸湿的化妆棉擦拭着自己的眼线,一边对着镜头大声嚷嚷,“这款,一号选手,号称‘一抹即净’,你们看,我这画得跟唱戏一样的眼线,抹了三遍了,还在这儿!不行!智商税!下一个!”
她说话语速极快,充满了各种网络热梗和生动的比喻,像一个你身边最亲近的、口无遮拦的“怨种”闺蜜。
她的首播间人数不多,稳定在线的,也就几百人。弹幕也稀稀拉拉的,远没有刘梓睿那里的热闹。
【哈哈哈哈,然然你对自己也太狠了!】
【一号选手,卒。感谢然然为我省钱。】
【然然就是我的互联网嘴替,爱了爱了!】
叶晞然看着这些弹幕,笑得更开心了。她不指望能收到什么“星河之梦”,粉丝们偶尔送出的一瓶“可乐”或一束“鲜花”(平台最便宜的礼物),就足以让她高兴半天。
她做首播,不是为了成为什么“仙女”。
她只是单纯地喜欢。喜欢这种分享的、交流的感觉。她把每一个粉丝,都当成是自己现实生活里的朋友。
“好了,测评结束!总结一下!”她拿起一张白纸,用粗粗的马克笔,在上面龙飞凤舞地写下结论,“五号选手,国货之光,便宜大碗,卸得干净还不糊眼睛!闭眼入!听我的!”
她将那张写着结论的纸,像举着奖状一样,骄傲地展示在镜头前。
“OK!收工!”她冲着镜头,比了一个大大的“耶”,“大家早点休息,明天又是要搬砖的一天!我们一起加油!拜拜!”
关掉首播,那盏刺眼的LED灯也随之熄灭。
房间瞬间陷入了黑暗和寂静。
叶晞然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感觉整个身体都被掏空了,但心里,却充满了巨大的满足感。
她点开首播后台,看着今晚的数据。
在线人数峰值:852人。
新增粉丝:57人。
礼物收入:78.6元。
这是一个极其微不足道的数据,甚至不够她付今晚测评的那五瓶卸妆水的成本。
但叶晞然却看着那个“新增粉丝57人”的数字,高兴得差点从椅子上跳起来。
“五十七个!比昨天多了二十个!”她兴奋地对自己说。
对于刘梓睿来说,这或许只是她庞大粉丝帝国里,一个可以忽略不计的误差。
但对于叶晞然来说,这57个新来的、愿意为她的“真实”而停留的朋友,是她在这座冰冷的、巨大的城市里,打拼下去的、最宝贵的动力。
她打开外卖软件,为自己点了一份最爱的、加麻加辣的麻辣烫,作为努力了一晚上的犒劳。
在等待外卖的时候,她习惯性地点开了平台的热门榜单,想看看那些“大神”们的数据,学习一下经验。
她一眼,就看到了那个高高挂在榜首的名字——刘梓睿。
以及她那张穿着燕麦色羊绒衫、岁月静好的头像。
“真厉害啊……”叶晞然看着刘梓睿那堪称恐怖的粉丝数和打赏额,由衷地发出一声感叹。
她点进了刘梓睿的主页,像一个小粉丝一样,好奇地翻看着她的动态。
看着那些精致的点心,漂亮的花草,和那些她闻所未闻的书名,叶晞然的眼里,充满了单纯的、不带任何杂质的羡慕。
“要是我,也能把生活过得这么有诗意,就好了。”她有些失落地想。
她不知道的是。
她那份虽然粗糙,但却无比真实的努力,和那个她所羡慕的、精致如诗的“假象”,很快,就将以一种最残酷的方式,迎头相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