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伟来到食堂的时候,花鲢被厨师做成了两吃。
鱼头炖豆腐,鱼身红烧。
喝了口鱼头汤,张伟对厨师李福生竖起大拇指道:“嗯~李叔,鱼汤绝了嘿!这辈子没喝过这么好喝的鱼汤!”
李福生喜滋滋道:“喜欢喝就多喝点,鱼是你带来的没人敢说你的不是。”
作为厨师没有什么事儿能比被人认可厨艺更让感到他高兴的!
“那我可得多喝几碗。”张伟又干了一碗鱼汤闭着眼回味着,老半天睁开眼道:“真不是我溜须拍马,您这水平,妥妥儿排第一没跑!”
李福生笑的更开心了,呲着个大牙道:“瞎说啥大实话,你要愿意吃,以后钓到鱼就来后厨,叔给你做。”
张伟等的就是这句话,能薅公家的羊毛真是不错!
“那可说好了,我明儿就来。”
“明儿不行,明儿礼拜天我休息,你可以礼拜一再来。”
“那成,听你的。”张伟笑道。
“李叔,趁现在没人,我先给魏叔和我姐把饭打了。”
“成,饭盒给我,我给你打。”
李福生接过饭盒:“花鲢最好吃的就是鱼头,鱼脑和下巴都给你装上,还有鱼泡,鱼杂也好吃都给你。”
“李叔,鱼杂我就不要了,你留着当下酒菜吧。”
李福生有些意外的看了他一眼,笑道:“行啊,还知道鱼杂最适合当下酒菜?”
张伟一脸得意:“那是,我可不光会钓鱼,还知道各种鱼最好吃的部位。”
“那你说说。”
张伟轻咳两声道:“说到吃鱼,有句话叫鳙鱼头,草鱼尾,鲢鱼肚皮,鲤鱼嘴。”
李福生点了点头:“还真是这么回事儿。”
“嗨!我也就嘴上说说,真叫我做,我可做不来。”
张伟语气诚恳的说道:“这鱼还得经过我李叔的手,才能变间美味,换人别人都糟蹋了。”
经典捧一踩一,李福生被他哄得又呲着个大牙傻乐起来。
“李叔我先走了哈。”
张伟走出食堂,心情不错的李福生哼着小曲,从兜里掏出烟,正想美滋滋吸上一口。
“哎?我放这儿的洋火呢?”
......
张伟把饭盒给两人送去,又回到食堂美美的吃上一顿,这才心满意足离开。
既然他们根据举报信抓到了小鬼子,后续的事就跟自己没关系了。
毕竟他们才是专业的。
出了公安局,张伟找了个最近的供销社。
他准备分好几个地点花完手里的票,太集中不太安全容易被举报。
售货员趴在柜台上,看见有人来眼皮都没抬一下,和后世顾客就是上帝的理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张伟指着角落里一个背篓道:“同志,这个背篓卖吗?”
“不要票,五分钱。”
还挺便宜,果断买下。
把准备好的票据放在柜台:“同志,这些全买。”
售货员惊讶的看了他一眼,转身给他拿货,1斤棉花,5尺布,10瓶汾酒,5斤糕点,3斤大白兔......
该说不说买这些东西还真没花多少钱。
把东西都装进背篓,朝另一个供销社走去,走一会背篓少一样东西,走到下一个供销社背篓正好空空如也。
连续采购了五个供销社,张伟朝百货大楼走去。
在百货大楼里把剩下的棉花票和布票全花了出去,又用收音机票和150块钱买了个牡丹牌收音机。
七拐八拐找了个没人的地方把东西收回空间,再次朝百货大楼走去。
再出来时推着一辆凤凰牌自行车。
这辆自行车他没买二八大杠,而是买了一辆坤车,也就是女士自行车。
他现在身高才165,骑二八大杠有点难受,女士自行车就不一样了,骑着舒服,最重要的是,全家人都能骑。
当然除了小家伙。
这玩意儿真是怪,一上车腰板就挺得笔首。
找了个没人的地方,从空间鱼塘拿出一条鲤鱼拎着,一路骑着自行车来到了交道口派出所。
这里的所长在军管会时期是张伟爹的组员。
“小伙子你找谁?”传达室老头看着他拎着的鲤鱼问道。
张伟撕开一包大前门,递过去一根烟道:“大爷,我找陈所长。”
老头把烟点上,美美抽了一口道:“你是他什么人?找我们所长干啥?”
“他是......”
张伟刚要回答,眼睛瞟到院子里路过的一个中年男人,大喊道:“陈叔!陈叔!”
那人看到他微微一愣,笑着走了过来:“小伟?你小子怎么来了?”
张伟提着鲤鱼笑道:“想你了呗,正好钓到条鲤鱼给你尝尝鲜。”
“嚯!还真不小,你小子可以啊。”陈所长笑道:“行了,心意叔领了,鱼你拿回去自己吃。”
“哎呀,我最近钓了可多了,家里顿顿不少,你就收着吧。”张伟把鱼塞进了过去。
“你小子不对劲,这么殷勤有事儿求我吧?”陈所长察觉到不对劲。
“嘿嘿,被你发现了。”
张伟脸皮厚,被拆穿一点不好意思都没有:“陈叔,我刚买了个自行车,这不得打钢印,挂车牌嘛。”
陈所长看了看他身边崭新的自行车了然,笑道:“我当多大事儿,自行车票和发票给我。”
张伟把东西从兜里掏出递了过去。
“跟我来吧。”
果然有熟人好办事,没多久牌照就办理好了,安装完牌照,打了钢印,张伟手里多了一个小红本自行车执照。
本来牌照费要交一毛五分,陈所长拦着不让给,说是替他交了。
另外,每年还要交自行车牌照税两块二。
和陈所长在办公室喝着花茶唠了会,就因为一句茶香,临走时手上多了罐茉莉花茶。
从始至终没问张伟自行车票来源。
这里不问,不代表家里人不问,比如自己大姐。
要想个办法解决钱和票的出处才行。
他几乎瞬间就想到了方法。
新脑子果然好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