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给新泽西篮网的那场惨败,如同一次屈辱的鞭刑,狠狠地抽在了休斯顿火箭队每一个球员的身上。更衣室里的死寂,飞机上的沉默,都化作了训练馆里咬牙切齿的嘶吼和汗水浸透地板的拼命。
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在失败中沉沦。
杰夫·范甘迪,这位铁血教头,用他最擅长的方式,将这次惨痛的失利,转化成了球队脱胎换骨的催化剂。在接下来的几天训练里,整个火箭队训练馆的气氛,压抑而又滚烫。
“防守!防守!你们的轮转在哪里?你们的沟通在哪里?”范甘迪的咆哮声,如同战鼓,在球馆内反复回荡。
演练全新的防守体系,成为了球队当前唯一,也是最重要的任务。这套由杨瀚森提出雏形,再由范甘迪和他的教练组不断完善的防守策略,核心思想只有一个——用整体的移动和协防,来弥补双塔在速度上的劣势。
“延误!轮转!”杨瀚森在训练中,几乎扮演着半个助理教练的角色。他不断地用声音提醒着队友,指挥着他们的跑位。
当模拟的对手发动挡拆时,姚明不再像以前那样被动地蹲守禁区。他会适时地提上,张开双臂,像一堵移动的城墙,延误持球人的突破。而负责追防的后卫,则会从掩护下方快速挤过,重新形成对位。
一旦持球人将球分出,火箭队弱侧的防守球员,就会像上紧了发条的机器,进行着精准而又快速的轮转补位。杨瀚森,则利用自己超越时代的大局观和身高臂展,像一个自由人一样,在防守体系中游弋,查漏补缺,哪里出现漏洞,他就出现在哪里。
训练的过程是痛苦的。球员们每天都要进行上百次的防守演练,双腿如同灌了铅一般沉重。但效果,也是显著的。
全队的防守配合,肉眼可见地变得更加默契,更加具有整体性。更衣室里那股因为惨败而产生的阴霾,也在这高强度的训练和对未来的期待中,一扫而空。球员们的眼神里,重新燃起了名为“斗志”的火焰。他们知道,自己正在变得更强。
就在全队上下都憋着一股劲,想要在下一场比赛中一雪前耻的时候,新的挑战者,己经兵临城下。
火箭队即将迎来下一个对手,主场对阵奥兰多魔术队。
这个名字,在2003年的联盟,就等同于一个词——无解的得分。
因为他们拥有特雷西·麦克格雷迪。
联盟两届得分王,西大分卫中天赋最高、球风最飘逸的存在。他那双永远睡眼惺忪的眼睛下面,隐藏着联盟最恐怖的得分爆炸力。当他进入状态,他就是篮球场上的上帝,可以用任何你想象不到的方式,将球送进篮筐。
在真实的历史中,麦迪是姚明未来最重要的队友。但此刻,他是火箭队必须翻越的一座巍峨大山。
全美的体育媒体,都在聚焦着这场即将到来的对决。刚遭遇了一场25分惨败的火箭队,面对状态正盛、火力全开的得分王,前景被普遍看衰。
ESPN的王牌节目《Pardoerruption》中,两位主持人激烈地辩论着。托尼·科恩海瑟尖锐地指出:“火箭队的双塔实验,在篮网队的速度面前己经宣告失败。现在他们要面对的是联盟最强的单点攻击武器,范甘迪的防守体系会被麦迪一个人彻底撕碎!”
媒体的压力,对手的强大,让这场反弹之战,充满了悬念。
比赛开始前的最后一堂战术课,火箭队的更衣室里,气氛严肃到了极点。
范甘迪的表情异常凝重,他在战术板上,反复地画着针对麦迪的防守轮转线路。以“延误-轮转”为核心的新防守体系,将在这场比赛中,接受最严酷的实战检验。
战术布置完毕,范甘迪的目光扫过全队,最后,他停留在了杨瀚森的身上。
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范甘迪拿起记号笔,走到了战术板前,在首发大前锋的位置上,他擦掉了莫里斯·泰勒的名字,然后,一笔一划,极其用力地写下了一个名字。
“杨瀚森。”
他转过身,看着那个因为惊讶而微微张开嘴的年轻人,用一种不容置疑的语气说道:“杨,这场比赛,你和姚,同时首发。”
轰!
这个决定,如同一颗重磅炸弹,在更衣室里炸响!
首发!
杨瀚森正式成为了休斯顿火箭队的首发大前锋!
在赛季开始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他凭借自己的智慧和汗水,完成了一个从无人问津的二轮秀,到球队首发核心的惊天逆袭!
杨瀚森感觉自己的血液,在这一瞬间彻底燃烧了起来!惊喜、激动、还有一股巨大的责任感,涌上心头。他看向身边的姚明,姚明的脸上带着赞许的微笑,重重地向他点了点头。弗朗西斯和莫布里,也走过来,用力地锤了一下他的胸口,眼神里充满了信任和鼓励。
被他顶替了首发位置的莫里斯·泰勒,虽然脸上有一丝难掩的失落,但他也心服口服地走过来,对杨瀚森说:“小子,干得漂亮。别给我们丢脸。”
“全队的士气,因为这个决定,而被推向了顶点。所有人都渴望着通过这场比赛,来洗刷上一场的耻辱。他们更渴望向全联盟宣告,一支全新的、拥有了恐怖双塔的火箭队,来了!
杨瀚森,正式上位首发!
“姚杨”双塔,将第一次以首发阵容,联袂登场!
他们演练了数日的全新防守体系,能否经受住联盟第一得分手麦迪的疯狂考验?
这场反弹之战,究竟是火箭队一飞冲天,彻底宣告自己的崛起?还是会再次折戟沉沙,被得分王的无尽火力所吞噬?
丰田中心球馆内,灯光璀璨,山呼海啸。一切的答案,都将在这片战场上,揭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