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陆宇埋头刷书、冲击资质的同时,那把代号“幽灵”的狙击枪,正经历着炼狱般的考验。
一份份来自极端环境测试场的报告,如同捷报般飞向总装部。
最终,凝聚着无数测试数据和专家心血的完整报告,连同那份详尽的磁约束器研究报告,被郑重地呈送到了总装部部长林建忠上将的案头。
环境模拟一:东南亚热带雨林核心区,环境温度38℃,相对湿度98%。模拟持续暴雨后闷热潮湿、真菌孢子弥漫的环境。
挑战:极端湿热导致金属部件易锈蚀、光学镜片起雾、电子元件受潮失效、木质/聚合物部件膨胀变形,高湿度空气对超高速弹道影响显著。
表现:枪身及精密电子瞄具等所有部件涂覆的石墨烯复合疏水防腐蚀涂层表现出色,无任何锈蚀、霉变迹象。镜片采用主动除湿防雾技术,视野始终清晰。
内置的微型环境传感器与弹道计算机实时修正湿热空气密度对弹道的影响。
在8公里距离上,对移动目标进行连续5发急促射,4发命中,剩余1发为近失弹,有效压制目标。
测试后拆卸检查,内部磁约束器核心模块干燥如初,无任何受潮迹象。
环境模拟二:
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正午地表温度65℃+,强风卷起PM100+级沙尘暴,能见度<50米。
挑战:极端高温导致金属烫手、润滑油失效、塑料件软化;细密沙尘侵入如枪机、弹匣、瞄具调节旋钮等活动部件导致卡滞、磨损;高温空气产生海市蜃楼效应干扰瞄准。
表现:超级合金枪管与全枪身石墨烯散热涂层经受住考验,连续20发全威力弹射击后,枪管表面温度显著低于传统狙击枪,无过热变形。
枪机导槽、弹匣口等多重动态密封系统有效阻绝沙尘侵入。在沙暴中完成100次模拟装弹/退弹/击发动作,零故障。
配备的多光谱融合瞄准镜穿透沙尘,清晰锁定6公里外伪装良好的静态热源目标,首发命中!
测试枪在沙暴中静置48小时后取出,简单吹扫外部沙尘,功能百分百正常。
环境模拟三:
将整枪沉入50米深、4℃海水中浸泡24小时,模拟舰艇人员落水或两栖作战装备意外入水。
挑战:海水高压渗透、盐分腐蚀、低温冲击、电子系统短路。
表现:打捞后,枪体内部仅有微量渗水。紧急排水并简单擦拭后,连接备用干燥瞄具。
电磁击发装置一次点火成功!在岸基靶场对4公里海面浮动靶标进行射击,首发命中!验证了其惊人的环境耐受性与紧急情况下的可用性。
环境模拟西:
强电磁干扰室,模拟战场复杂电磁环境。
挑战:干扰精密电子瞄具、弹道计算机、磁约束器控制系统,导致失效或失误。
表现:所有电子系统采用多层电磁屏蔽设计与自适应滤波算法。在最高等级的模拟战场电磁干扰下,瞄具显示稳定,弹道解算正常。
磁约束器工作未受任何可观测影响,激发时序精准。
......
寿命使用极限测试:
在标准环境下,进行不间断高强度寿命测试。
表现:使用标准全威力狙击弹药,连续击发3000发。
期间精度保持稳定:前1000发,4000米精度稳定在0.15 MOA以内;1000发后,4000米精度略有下降,仍保持在0.3 MOA;2000发后,4000米精度为0.5 MOA,仍优于绝大多数新出厂传统狙击枪。
拆卸检查:超级合金枪管内膛磨损极轻微,远未达到报废标准,验证了其15倍寿命。磁约束器核心部件无疲劳损伤迹象。
总结性核心参数:
有效射程:9870米 (己通过多环境、多角度验证,可稳定命中人形大小目标)
最大射程:理论值>24公里 (受限于地球曲率及测试场地,未完全实测,外弹道模型验证可行)
精度:
4000米内:≤ 0.1 MOA
8000米内:≤ 0.5 MOA
10000米: ≤ 1.0 MOA
弹头初速:4000 ± 15 m/s
后坐力降低:≥ 87%
极端环境适应性:通过-40℃极寒/ 65℃+酷暑/98%高湿/沙尘暴/盐雾/暴雨/50米海水浸泡/强电磁干扰等严苛测试,性能衰减可控,可靠性卓著。
寿命:关键部件寿命≥3000发(全威力弹),为传统狙击枪10-15倍。
人机工效:集成触觉反馈扳机,大幅降低射手疲劳与潜在损伤。整枪重量经优化,控制在18kg 以内,具备实战机动性。
林部长翻阅着手中“幽灵”狙击枪的报告,看着那一项项突破认知极限的数据,以及多光谱融合瞄准镜、超级合金枪管、微型环境传感器、弹道计算机等强悍性能的零部件,即使是他这样见惯了大场面的高级将领,也不禁动容。
他之前虽有所耳闻,但亲眼看到这超越时代的性能,尤其是其在极端环境下的稳定表现,仍感震撼无比。
“好一把‘幽灵’!国之利器,当之无愧!”林部长忍不住赞叹出声。
他放下手中“幽灵”报告,拿起那份磁约束器研究报告时,神情变得更加专注。
报告深入浅出地阐述了其核心原理、能量转换机制以及恐怖的通用潜力。
当翻到关于磁约束器可适配从单兵枪械到飞机、坦克、舰炮等多种武器平台的可行性分析章节时,林部长猛地从宽大的办公椅上站了起来!
“嘶……”
林部长倒吸一口凉气,眼中爆射出锐利如鹰隼般的光芒!
这份报告的价值,己经远远超出了之前的‘幽灵’!
这磁约束器,若能成功应用于大型武器平台,将是足以改变战争形态、重塑国防力量的战略级核心技术!
甚至,‘磁约束’这三个字的背后,更是深藏着关乎国运的终极野望——可控核聚变!
那如同悬挂在人类文明头顶的“人造太阳”,其最核心、最艰难的瓶颈,正是如何束缚那上亿度的狂暴等离子体!
如果这份报告里展现的约束效率和稳定性提升方案能起到作用,无异于为通向“无限能源”的星海征途,铺就了一条登天的阶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