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的模样
明天的模样
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 > 明天的模样 > 第72章 证人失踪

第72章 证人失踪

加入书架
书名:
明天的模样
作者:
似水无痕迈巴赫
本章字数:
5200
更新时间:
2025-07-07

春季的城市,没有花香雨露,只有扑面而来的浑浊雾气。雨欣坐在电脑前,盯着证据地图上标记的那些交错红线,她感觉到一切正悄然崩溃。姐妹团刚刚恢复士气,新一波风暴却己悄然席卷而来。

本周,她们原定推动举报进程的关键证据是一支重要受害者联合陈述,原本有五位愿意出面作保,但这天清晨,她的邮箱里只躺着一份冰冷的——“对不起,我这边家人生病,暂时不能公开作证了。”

与此同时,原本承诺出席的最大“爆料人”小陈,忽然在群聊中音讯全无。电话关机、社交账号隐身,连她私下的朋友也突然传来模糊消息:“小陈最近可能不方便联络,说是准备出差……”

“不是,她根本没跟我提过。”雨欣愈发心慌,联系三位线下见过的证人,三人皆含糊其词,“我们家里出事了,不想牵扯了,对不起。”

曾经密不透风的证据链,忽然断裂得一干二净。这支聚合了姐妹团全部希望的受害人队伍,于一夜间分崩离析,甚至来不及解释。

小雅发来私信,语气中掩饰不住的惊恐:“雨欣,我觉得不对,昨天有一通很奇怪的电话,说我们是被人‘利用’的,说如果还作证就会有麻烦。”

“你觉得,那些电话可能和……李梅有关吗?”

林珊也来消息:“我怀疑有证人被‘请去喝茶’了,或者首接被收买了。”

这一刻,三人几乎同时意识到什么叫权力的阴影:它不靠暴力镇压,只用一通冷冷的警告电话、几句模糊的恐吓,就足以让所有普通人噤若寒蝉,主动撤离。谁会为了一场难以预测胜负的正义之战,甘愿让自己和家人冒险呢?

证人消失带来的,不只是证据断裂,更是“正义”光环的撤退。姐妹团的举报平台和受害者社群开始变得冷清,人们相互质疑,“都没人敢出头了,我们跟着会不会也倒霉?”原先坚信她们的公益合作方,也回避涉及任何实名指证,诉求一再模糊:“如果没有核心证人,链条就站不住脚……”

小雅的声音,沙哑又绝望:“就像围剿一个负隅顽抗的小村落,天亮前最后的守夜人全都不见了。”

“我们是不是在打一场注定失败的仗?”林珊低声问。

雨欣没说话,心里流过一阵莫名的愤怒。她明白,这不是小陈或者哪个公司员工的错,而是面对系统性幕后的恐惧和孤立,每个人自保时的本能。

就在此时,网络舆论发生惊人逆转。李梅的公关团队利用证据断裂空当,迅速策划了一场“真相自证”——先是公开一份“医院第三方证明”,说明公司并未违规;紧跟着,一段“匿名受害者”视频在各大平台刷屏,内容是几名面容模糊、声音变调的女性,哽咽诉说:“我们从未遭遇非正常操作,是某些人断章取义、蓄意抹黑。”

视频配上优雅字幕和感人背景乐,评论区满是“支持李总”“我们相信权威”的刷屏,吊唁姐妹团的声音反而被顶成“冷血、造谣、带坏风气”。几家主流媒体更是发评论文章,称“网络谣传受害,扰乱行业秩序,呼吁加强监管防范恐慌”。

甚至前几天还动摇的分区管理员,都在话题下盖楼:“没有证据、没有核心证人,只是在煽动情绪。支持官方查实,还李总一个清白。”

姐妹团投入数月的媒体攻势,仿佛突然断了电。

小雅崩溃了,在群里发出长长的语音:“我们好像一下子什么都没了。那些资料、举报信、录音证言全都成了垃圾,反倒‘李梅’在镜头前含泪道歉,说自己也曾被网暴。网友信了,相关企业信了,公益平台也冷了。”

“我都不知道怎么安慰受害者,大家都不敢说话,只剩我们三个还相信真相。”

林珊拼命想拉回团队:“可我们三个的声音,行业巨头分分钟能用舆论、资源、证人反杀。我们要再坚持吗?”

沉默许久,雨欣才低声开口:“我们……别急着解散。我们的资料不是空穴来风,只要有一个证据没被销毁,就还有一线生机。”

可是她自己也感觉到无力。识海浮现那些曾热血相拥的画面,如今只剩琐碎的文件和无力的回信。

证据链断裂的结果可想而知。姐妹团再次成为众矢之的——“编故事”“炒作”“野鸡维权团体”这类标签,在网络上一遍又一遍盖章。朋友、同学、亲人投来或担忧、或冷漠、或鄙夷的目光。手机上的通知只剩无休止的警告和删帖提醒。

雨欣接到公益律师的来信,内容无比冷淡:“如无新增核心证人,现有证据材料难以继续发酵。建议暂停行动,调查组建议暂停对外发声。”

小雅甚至发现,有某些受害者因撤回证言,反而被雇主“安抚”,悄悄回归岗位。那引以为傲的公义感,被现实的妥协和恐惧迅速侵蚀。

三人线上视频例会像一场隆重的告别。林珊眼圈发红:“其实我早知道会有这一刻。我们太弱小了。”

小雅哽咽道:“也许真该各自回去,找份稳妥的工作,别再惹事。可我真的不甘心!”

雨欣慢慢说:“既然我们亲历了黑暗,就得学会和恐惧共处。但我不愿意就这样散了。能不能再等等,或许还有……奇迹?”

团队气氛沉在水底。大家明白,舆论、证人、公益支持几乎全线崩溃,姐妹团再次走向最低谷。

夜深时,雨欣把全部文件资料、作者名单、小组聊天、匿名证言,统统做了异地加密备份。她一遍遍尝试联系那位消失的小陈,连最后的朋友圈都看不到任何踪迹。

她痛苦地想,这个社会总是惯于原谅权势下的“洗白”,却苛刻地打击每个来到聚光灯下的普通反抗者。弱小与正义,究竟该怎样同行?

她有过无数次退意。但每当夜深时,她会想起最初小陈哭着和她发信息时的勇气、林珊和小雅争吵也要追回证据的姿态。人心会变,资料会碎,但正义的种子不会彻底凋零。

李梅彻底洗白一波后,社交舆论渐趋平息。姐妹团的名字逐渐变成“反面教材”,还有某些官博故意引用风波,“警示青年女性切勿轻信谣言,莫被煽动利用。”

几天后,雨欣早晨醒来,手机里只剩零星几封陌生信件。网络世界安静了。她起身照了照镜子,看到的是一双疲惫却未被完全掏空的眼睛。她给团队发去讯息:

“我们失去了很多,但我们还有彼此。只要我们没妥协,就还有明天。休整一下也无妨,但别忘了,我们曾经做的一切,是因为我们不得不做。”

临近深夜时,小雅给雨欣发来一段长长的信息:

“你觉得那些消失的证人,还记得自己当初的勇气吗?他们安全就好。如果哪天一切过去了,也许她们还会回来。”

林珊也写道:“就算我们现在得不到感谢,甚至被骂被遗忘,被关停,我们也仍然不是错的那一方。导航仪有时候会失灵,但只要方向没错,总会有沿途的路灯亮起来。”

三人又悄然聚在一起,承诺尽管暂时休整,但绝不会抛下信念。他们将自己变得低调而谨慎,但没有完全消散。他们将抵抗的光留在自己掌心,哪怕是细微的火苗,也足以点燃下一个“醒来者”的旅程。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