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州:大秦太子,悟性逆天!
九州:大秦太子,悟性逆天!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九州:大秦太子,悟性逆天! > 第96章 登基大典!

第96章 登基大典!

加入书架
书名:
九州:大秦太子,悟性逆天!
作者:
小丑西瓜
本章字数:
8862
更新时间:
2024-09-12

五天五夜的时间过去。

天穹刚刚破晓,今日,没有大雪。

而今日,正是秦皇嬴政登基大典的日子。

九公子府内。

嬴子修看着身前的韩非、李牧、廉颇。

张良和王离站在他的身后。

嬴子修眼神欣慰,看着三人静静笑着。

而三人,也都目光灼灼地看着嬴子修。

这段时间,咸阳城局势可以说是风云变化,朝堂经历了好几次大洗牌。

其中最大的一件事,就是曾经权倾朝野的右丞冯去疾,被斩首。

连同冯去疾所在的冯党轰然倒塌。

而韩非这位嬴子修的亲信飞速上位,在极短的时间内成为御史大夫,位列三公之一。

这其中,自然少不了李斯的帮助。

两位法家代表人物联起手来,利用法理,对大秦朝堂好好整治了一翻。

当然了,二人最主要的肯定是对付冯党,将冯党彻底扫清出去。

不过,也有一些人,造了无妄之灾。

就比日说赵高的赵党。

赵党原本是能与李党、冯党齐平的三大党派之一。

但是。

自打嬴子修回到咸阳城,赵高就老实地跟个虾米一样。

除了有时候指挥胡亥搞点事情外,赵高是真真正正地开始明哲保身。

他太怕嬴子修了。

这样一个实际掌握十万钢铁重卒的大秦公子。

他若是敢挑衅,直接就是一死。

所以赵高这段时间都很老实,不敢搞任何事情。

对于自己党派势力缩水这件事。

赵高更是敢怒不敢言,捏鼻子认了。

如今的朝堂局势,几乎可以分成五个阵营。

一,是势力越发壮大,成为朝堂第一党派的李党。

二,是扶苏所在的长公子党。

当然,扶苏其实没有这个意思,不过他这个身份,就注定了他身边人会不安分。

淳于越、蒙家等人都想让扶苏争一争那个位置。

三,是赵高为首,支持十八公子胡亥的赵党。

四,便是嬴子修这一脉,隐隐被诸公们称作九公子党。

而他这一脉实力可以说是不容小觑。

如今不仅有位列三公之一,监察百官的御史韩非。

更有两位武将之中的佼佼者,李牧与廉颇。

其中,由于王离的关系,王家也跟嬴子修暧昧不清。

第五,是尉缭所代表的中立派。

他们平时都是与世无争,不怎么发表言论,只求当个老好人,各方都不得罪。

嬴子修脑中这些信息一闪而过。

他笑着看向身前三人,眼神欣慰。

“今日,便是父皇的登基大典了,必定会是一场腥风血雨啊。”

嬴子修感慨道。

之前的城门几次迎接,其实都是开胃小菜。

发难的,也多半只是各家的皇室继承人。

北原蛮子是个例外。

然而。

接下来的登基大典,可就不是这些人为主力了。

接下来的登基大典,那些各大皇朝前来的大臣、武将们便不会坐着看戏了。

大唐相国长孙无忌、大宋晋王赵光义、大明懿文太子朱标等等。

想着这些。

韩非脸色凝重,李牧、廉颇也都不敢懈怠。

三人看着嬴子修,深深躬身道。

“我等,定当竭尽全力。”

嬴子修点点头,挥挥手道。

“去吧。”

三人出了九公子府,韩非登上自己的车架。

李牧和廉颇,则是朝着城外钢铁重卒驻地而去。

这时,嬴子修位于庭院之中,看了眼王离与张良,问道。

“你二人,想好了吗?”

他问的,是二人要不要一直跟在他身边。

“如果此时返回,本公子倒是也能让你们进入朝堂,以你们的功勋,封侯拜相不提,但也一定能有不小的官职。”

嬴子修说着,王离率先回应。

他脸色激动,坚决地摇头。

“九公子殿下,王离早已下定决心,要一生一世跟着您。”

王离没有再多说,嬴子修也看向了张良。

“子房,以你的才华……”

没等嬴子修说完,张良就淡淡摇头,笑着道。

“九公子殿下,良从前,或许还有入一国朝堂,封侯拜相之心。

“然而,九州地大物博,各大皇朝纷争不休,良更想跟在您身边,尝试这场前无古人的大业。”

张良,指的自然是一统九州。

听着他这志向,嬴子修笑着点了点头。

很好,这二人都经受住了他的考验。

留在身边之人,嬴子修会更加地小心。

因为人是会变的。

人心是最复杂的东西。

比如韩非、李牧、廉颇。

他们现在虽然对自己恭恭敬敬,但是今后谁能保证他们不会有自己的想法?

他们位高权重之后,谁不会有点别的心思?

大家都是人嘛,都很了解人性的弱点。

嬴子修也从不觉得自己有什么王霸之气,主角光环。

所以,他的一切必须小心翼翼,如履薄冰。

其中,王离和张良这两个心腹,就显得格外重要。

王离身为他的贴身侍卫,会知道他接下来很多的事情。

张良身为黑龙卫统领,更是他监察麾下所有人的重要手段。

所以这二人,绝对不能有任何二心。

还好,自己的一番试探,二者没有任何动摇。

他们的心也告诉嬴子修,他们表里如一,对自己绝对忠诚。

这,便够了。

嬴子修脸上挂着淡笑,不禁有些期待今日章台宫所会发生的事情。

只是可惜,他不想去看。

就在嬴子修要让人关上府门,享享清闲的时候。

九公子府外,前些日子那艘略显豪华的漆黑车架又来了。

木质车轮在地上摩擦出一段距离,还没等马车停稳,一个身穿黑色华服的少女就跳下车来。

少女笑容跳脱,朝着嬴子修的府中便奔跑而来。

她脚步请缨,几个腾跃,就已经来到近前。

“见过阴嫚公主。”

王离和张良行了一礼后,很快识地退走。

嬴阴嫚跳脱地来到嬴子修面前,脸色不禁有些焦急。

“子修哥哥,昨天的除夕宴会也就罢了。

“今天的登基大典,你真的不去吗?

“那可是父皇的登基大典诶,父皇从秦王蜕变为秦皇,这是多大的事情啊。”

对于嬴子修这位大秦九公子不参加登基大典这件事,嬴阴嫚很是不理解。

哪怕嬴政和嬴子修之间有嫌隙,也不至于连登基大典都不去参加吧?

这嫌隙,得有多深啊?

可嬴阴嫚分明觉得嬴政和嬴子修之间的关系没到那个地步。

却搞得跟势如水火一样,这让她很是费解。

看着自家小妹,嬴子修笑着摇了摇头。

“阴嫚妹妹,我真的不去,你快去吧,莫要耽搁了。”

嬴子修也没想到,嬴阴嫚居然这个时候还想着自己。

心中记下这份兄妹之情,嬴子修笑着劝说对方离开。

嬴阴嫚没走,又说了一句。

“子修哥哥,扶苏大哥也让我来请你,想让你出席登基大典。

“想必,父皇虽然没说,也肯定是现让你去的,毕竟你是父皇最看重的公子。”

嬴阴嫚说完,便殷切地看着嬴子修。

然而,嬴子修早已经决定,这场登基大典他不会去。

小不忍则乱大谋。

更何况,今天事情他已经安排好,又有嬴政坐镇,没什么可担心的。

但见嬴阴嫚一脸殷切的样子,嬴子修也于心不忍。

于是,他只得装作虚弱地咳嗽两声。

见他咳嗽,嬴阴嫚顿时俏脸慌张。

“子修哥哥,你的身体这么虚弱,怎么大冷天还在庭院内坐着。”

说着,嬴阴嫚就来扶嬴子修,一路将他搀扶入了屋子。

嬴阴嫚无奈看着嬴子修,也不再强求。

她一脸担忧地嘱咐了嬴子修几句后,先行离开。

一边走,她一边心中无奈。

‘子修哥哥出征回来后,身体是越来越不好了。

‘如果可以,小妹更想出征的不是哥哥你,也不想我大秦这么快一统六国。’

嬴阴嫚心中担忧,但却没有任何办法。

乱世之下,她一个女儿家家,即便是公主,又能做些什么?

罢了,今后当找个好机会,就将自己嫁出去,联姻吧。

这样,也算是能为大秦做出一些贡献,让嬴子修、嬴政他们减轻些烦恼。

九公子府内。

嬴子修就是不知道嬴阴嫚是这样想的。

若是知道,他定会忍不住地温和安慰。

不论如何,他也不会让自己的妹妹成为联姻的利益工具。

嬴阴嫚出了九公子府,乘上车架。

没过多久,她便回到了秦王宫之中。

嬴阴嫚在章台宫侧殿内见到了扶苏,以及大秦皇室的一众子弟。

扶苏看着嬴阴嫚孤身一人回来,眼神暗淡了下。

随即,他抱着一抹希望地问道。

“阴嫚妹妹,九弟来了吗?”

今天大秦登基大典,可以说是百国来贺。

其中,还有五大皇朝那等庞然大物。

这几日接见五大皇朝的使者就已经让扶苏勉强应付。

如今。

一次性面对那么多天骄才艳,扶苏属实对自己有点没自信。

所以,他发自内心地想嬴子修能过来镇镇场子。

有他在,其余所有人都翻不起浪花。

哪怕大唐太子李承乾、大明太子朱标都不行。

嬴阴嫚看着扶苏,遗憾地摇了摇头。

“扶苏大哥,子修哥哥身体抱恙,来不了。”

扶苏一听心中更加担忧。

“子修他怎么了?”

嬴阴嫚把自己在九公子府内的见闻告诉了扶苏。

扶苏听后,一双不算重的眉头深深凝在一起。

他心中叹息,感慨嬴子修被天所妒。

其实,扶苏是挺想让嬴子修继承皇位,他让出那个位置的。

毕竟嬴子修才能比他要强,性格也更像一个皇主。

但是。

嬴子修的身体……

扶苏心中满是忧愁。

一旁,听到此话的胡亥却是眼神微动。

公子高、公子将闾等人也都是各有反应。

不多时,伴随着一声沉重的嗡鸣,大秦登基大典正式开始。

扶苏位列首位,带着一众弟弟妹妹们走入章台宫大殿。

大秦一统六国后,章台宫大殿经过了几番修缮,如今变得更加威严雄伟。

嬴阴嫚等女平日很少有机会来章台宫大殿。

一进入,众女心里便有了不同的敢想。

大秦,越发强大了。

这便是如今的大秦。

文官一侧,李斯站在首位,身侧是韩非。

二人半个身为后,是赵高与尉缭。

再之后,就是大秦的九卿之类官员。

众人神情严肃,谁都不敢懈怠。

武将一方,彻侯王翦不在,于是没有领头。

李牧、廉颇、王贲、蒙武四人并驾齐驱。

在四人身后,是蒙恬、李信这等年轻一辈。

其实他们的领兵造诣也都已经很不凡,只是一直苦于没有机会领兵,所以并没获得什么巨大战功。

宗室、文臣、武将们所有人都看向前方的高台。

高台共有九层台阶,象征着绝对的权力。

九层台阶之下,两侧分别站着如今的黑冰台指挥使章邯,以及嬴政的贴身侍卫蒙毅。

二人脸色严肃,目光灼灼。

一旁的老宦官这时开口,公鸭嗓响彻整个大殿。

“大唐、大宋、大元、大明、大清使者进殿!”

登基大典分三个环节。

其一,是祭祖大典。

嬴政祭奠祖先,大秦横扫六合,一统东州。

其二,便是如今的登基大典。

这是最重要的环节,一旦有任何差池,大秦将脸面丢尽,沦为笑柄。

其三,是登基大典后的宴会,也是正是接待各大皇朝,谈合作,谈礼仪的时候。

国事相待,这次各家皇朝领头的便不是都是皇子。

大唐相国长孙无忌领头,身边跟着太子李承乾,以及秦琼秦叔宝。

大宋晋王赵光义领头,身边是大宋战神杨业。

北原使者依旧由忽必烈带头。

他父亲托雷虽然像是个文臣,但实则说起来还不如忽必烈更冷静。

狮王察合台更不用说,一纯纯莽夫。

所以,鸡蛋里面挑骨头,只能是忽必烈这个还算稳重之人带头了。

看着北原这古怪的阵容,不少人都是面面相觑。

也着实难为这北原了。

大唐是综合国力的第一皇朝,可以理解为一个全才的学霸。

而北原,虽然是军事实力第一的国家,但却偏科极为严重。

他们几乎没什么文臣,武将中卓越的也都大部分是成吉思汗的儿子们。

所以,便有了太孙忽必烈、二王爷察合台、四王爷托雷这古怪阵容。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