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从1948年开始
四合院:从1948年开始
当前位置:首页 > 同人 > 四合院:从1948年开始 > 第81 章 回四九城

第81 章 回四九城

加入书架
书名:
四合院:从1948年开始
作者:
四合院长
本章字数:
4652
更新时间:
2024-09-09

等把事情安排好,把人打发走,贾有才这才把门关上。

自已一个人在一间屋里,把空间里的箱子二十几个箱子全部打开。

铺在地上整整齐齐,里面最多的还是银元,珠宝玉石,古玩字画。

小黄鱼,大黄鱼,英镑,美刀只占一小部分。

拢了拢英镑有个三万多,美刀五万多,金子放在一起,装在一个大柳条箱子,掂了掂。

贾有才估摸着有个二百公斤的样子,一盎司金价大约35美刀,二百公斤约莫7000盎司。

就等于24万5美刀,加上现金一英镑兑换3美刀,合计差不多40万美刀。

还不算大洋,数目太多,一块大洋算一块钱,就有好几个箱子,估计也值不了多少钱,有个几万块顶天了。

玉石古玩,不好估量。

只算40万美元,资料显示一美元兑换人民币2.4元,这只是官方价格,后面还会上涨几毛钱浮动。

就以现在都市价,贾有才一波肥,现金就过百万,成了五十年代的名副其实的百万富豪。

心情大好的贾有才,把东西稍微整理一下,收了起来,抓了两把珠宝首饰就敲响了对面姐妹俩的房间。

一夜无话,第二天清晨贾有才留着姐妹俩在酒店休息。

自已则是带着人开始做事,根本没必要去银行换成港币。

有外汇,金子,都是硬通货,买卖东西比港币好使,还能压价。

只是换算起来稍微麻烦一点,以后贾有才也没准备把赚的钱存进别的银行。

他自已开一家就是了,现在香江还没有华人银行,多是老旧的银号,存钱说不定没有利息,还得给保管费。

存进去谁知道他拿着你的钱去做什么生意,万一赔了,直接破产,血本无归啊。

还是自已开一个保险,谁要来存钱,利息没有,还得要保管费,把瑞士银行那套拿来用用,只认密匙不认人。

要人死了,钱没取,都成银行的了,看看二战瑞士银行怎么收割犹太人就知道了。

就这样贾有才带着几人在城里到处转了几圈,差不多就熟悉了。

现在都城区可没多大,人数不过六七十万,还要等几个月,一下涌进来上百万人。

就是现在港口每天都是几千上万的人进港。

有钱的自然住在城里,没钱的在乡下找几块木板,直接搭建木板房,棚户区就是这么来的。

既然到了资本世界,当然是用资本的规矩,同情心是没用的,也没这个能力。

贾有才开始让几人,两个一起出去买房,找律师,有房契,有保人,交契税就能成交。

身份证那玩意还没发呢,语言障碍是有一些,不过可不是粤语。

香江粤语大规模成型的时候,还要等到七十年代。

现在人员复杂混乱,多半都是内地跑过来的,江浙沪广最多。

等贾有才他们在香江安定好了,贾有才准备让片儿爷去弄个电台。

天天给港岛人民播放,正宗四九城话的评书。

好好给他们讲讲精忠报国的话本,四大名著挨个来,不求赚钱,只是让这一代移民潮过来的人,都熟悉熟悉这正宗的京腔,以后内地普及了普通话。

他们也能听懂,甚至回您一句,吃了嘛您,倍儿地道。

文娱这个东西吧,就是舆论阵地,伟人都说了,阵地就在那里,你不去占领,敌人就要去占领。

咱贾有才是老实人,听劝,怎么也要掺和一手。

过了几天陆陆续续有了成交,贾有才就放心了。

带着蔡全无开始找办买订货,直接去了花旗银行,订购了500台电动缝纫机,价格为每台80美元,外加各种配件,以及特种用车,价格更加贵一些,合计花费约5万美元。

订购了大棚所需要的薄膜一万平方米,价格为0.5美元每平方米,合计花费五千美元,看效果后期可以追加。(查不到价格,但是美利坚几十年前已经有了大棚蔬菜)

所有货物由花旗银行代购,一起发往香江。

办完正事,贾有才又安排丁医生去采购药品,那主要是青霉素价格昂贵,每支大约在8块到12块之间,这个要看供需。(另外港币兑换人民币是0.8比1)

贾有才让丁如山在香江待上一年半载,隔一段时间就订购一批药物储存起来,不能一次买太多,贼贵。

贾有才成立了几家皮包贸易公司,挂在蔡全无名下,自已给自已下了一千套军棉大衣,棉裤,皮手套,帽子,军靴。

至于罐头厂,压缩食品厂的事还要稍后,时间还来的急,还有一年半不是。

等炒完房子赚了钱再说,一旦战争爆发,香江房价立马动荡起来,开始下跌,在抄一波底,来回收割。

往后就主要买铺面出租,老话说一铺养三代,可不是吹的,得到的租金可以用来支付李二麻子招人入警队。

张彪专门找那些个逃过来的民兵组建保安团,另外甄有才去码头苦力堆里拉帮结派,先慢慢来。

事情总要一步一步来,等把香江安全问题解决了,商业上的事让陈雪茹,徐慧真,秦淮茹在过来。

陈雪茹主打实业,徐慧真连锁酒店,秦淮茹连锁超市,贾有才居中指挥,在培养几个家族涉及其他产业,以后可就没有什么李半城了,得叫贾半城。

至于什么房地产,超市和酒店就是房地产的一大部分,还有铺面,普通住宅贾有才不参与,招人恨,没必要。

就这样贾有才带着人到处买房,把手里的珠宝玉石大洋全换成了钱,古玩字画先留在空间。

总投入超过百万港币,直到两个月以后,订购的货物才到港。

该是贾有才回去的时候了,来的时候十个人,外加娄家兄弟俩,回去的时候只有贾有才带着姐妹俩。

安排一个大点的唐楼供老牛,片儿爷,娄家兄弟他们居住。

李二麻子已经在找门路混进警队,张彪也在寻摸人手,甄有才早混进了苦力群。

让他们都注意看房子行情,一旦收到内地开始收复南方,江浙沪大规模逃港房子涨价,就开始慢慢出手。

账目全由蔡全无管理,存进银行贾有才临时开的账号里面。

贾有才已经答应了蔡全无,回去就让人把陈月茹送过来,成全了蔡全无的好事。

以后他们夫妻两人跟着,贾有才和陈雪茹夫妻俩干一辈子牛马。

听说二战以后硫磺岛上遗留着大量鬼子留下来的军火仓库,里面的武器还有很多,贾有才准备让娄家兄弟俩买船去岛上收收废铜烂铁,这可都是钱啊。

来回一趟就是几倍的利润,只要贿赂了主管的美军就能搞定,没有比美军更贪财的了。

还有国内没有的重武器,只要钱花的好,都能弄来。

ps:前面说了陈雪茹的妹妹长的一般,我就是怕有人说我送女,就这书评还真有人说,一个女配台词都没几句,也有人不满,我特么服了。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