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羽带着精心筹备的国际市场拓展计划,率先前往曙光地区的曙光城,与当地一家颇具影响力的商业集团——星辰集团洽谈合作。星辰集团在曙光地区拥有众多高端购物中心和商业综合体,若能与他们合作,智能商业生态系统将迅速在当地高端消费市场打开局面。
双方的初次会面在星辰集团总部的豪华会议室举行。林羽身着定制西装,自信满满地向星辰集团的高层们展示智能商业生态系统。“各位,我们的智能商业生态系统融合了最先进的人工智能和物联网技术。”林羽指着大屏幕上的演示动画说道,“智能购物助手能根据消费者的历史购物数据和实时偏好,提供精准的商品推荐,准确率高达95%以上。智能供应链管理系统则能实现库存的动态优化,平均降低库存成本40%,大幅提升运营效率。”
星辰集团的高层们听得津津有味,不时露出惊讶和赞赏的表情。会议结束后,星辰集团的CEO李星辰邀请林羽到私人会客厅进一步交流。“林先生,你们的技术确实很有创新性,”李星辰开门见山地说,“但我们有个条件,希望能获得智能商业技术在曙光地区的独家授权,并且在合作初期,你们公司要承担大部分的技术研发和市场推广费用,我们以商业渠道和品牌资源入股。”
林羽心中一沉,他早料到对方会提出一些苛刻条件,但独家授权和费用分担的要求还是让他有些为难。“李总,非常感谢您对我们技术的认可,”林羽微笑着回应,“但独家授权对我们公司的技术发展和全球布局不利,一旦授权独家,我们在其他地区的技术优化和应用推广都会受到限制。而且,承担过多的前期费用会给我们的资金流带来巨大压力。我们更倾向于双方共同出资成立合资公司,按股份比例分担风险和收益,共同推动技术在曙光地区的发展。”
接下来的几天,双方展开了多轮艰苦的谈判。林羽试图说服星辰集团调整合作方案,他列举了大量成功案例,说明合作共赢模式的优势。但星辰集团始终坚持独家授权和费用分担的要求,谈判陷入僵局。林羽意识到,继续僵持下去只会浪费时间和精力,于是决定暂时搁置与星辰集团的合作,寻找其他潜在合作伙伴。
离开曙光城后,林羽马不停蹄地前往繁星岛的星耀港,与当地一家知名科技企业——星耀科技洽谈合作。星耀科技在人工智能和区块链技术方面实力雄厚,林羽希望能与他们共同开发适用于繁星岛市场的智能商业解决方案。
合作初期,一切进展顺利。双方团队频繁交流,共同探讨技术方案和市场策略。然而,随着项目推进,文化差异和工作方式的不同逐渐显现出问题。星耀科技的团队注重流程和规范,每一个决策都要经过层层审批,项目进度相对缓慢;而林羽的团队习惯快速响应市场变化,追求高效执行。
有一次,为了智能供应链中区块链技术的应用方案,双方团队产生了严重分歧。星耀科技的技术团队坚持采用传统的区块链架构,认为这样更稳定可靠;而林羽团队的技术骨干则提出了一种新的分布式架构,能更好地适应繁星岛复杂的物流环境和数据安全需求。双方各执一词,争论了整整一周,项目陷入停滞。
林羽心急如焚,他深知时间对于市场竞争的重要性。他一方面组织双方技术人员进行技术论证和模拟测试,对比两种方案的优劣;另一方面,亲自与星耀科技的管理层沟通,强调市场机遇稍纵即逝,需要双方灵活调整工作方式,加快项目进度。经过努力,双方最终达成共识,采用了优化后的新架构方案,项目得以继续推进。
在绿野大陆中部的翡翠城,林羽与当地的商业合作伙伴虽然在合作意向和技术应用上达成了初步共识,但在市场推广阶段,却遇到了来自当地传统商业联盟的抵制。传统商业联盟担心智能商业的发展会冲击他们的市场份额,于是联合起来对林羽的公司进行舆论抹黑和商业打压。他们通过当地媒体发布不实报道,指责智能商业系统存在安全隐患,误导消费者;同时,在商业合作上对林羽的合作伙伴施加压力,试图切断其供应链和销售渠道。
面对这些跨国合作的波折,林羽感到前所未有的压力,但他没有退缩。他坚信,只要找到问题的关键,积极沟通解决,就一定能突破困境,实现全球商业布局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