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举人心里想你不就是想从我嘴里套些消息吗。
说得这么冠冕堂皇。
谁不知道你姓高的是什么人似的。
想想那人的吩咐,田举人心想就等着你来问我。
点头道好:“高兄请问,某定知无不言。”
高县丞一听忙举杯:“愚弟敬田兄。”
说完一饮而尽。
就在两人你来我往推杯换盏中,高县丞的得到了他想要消息。
田举人说出了他想说的消息,二人都很满意地离开春风楼。
高县丞回到家,正厅坐满了人。
他的爹娘,兄嫂,一妻一妾,以及子女,都在等他回家。
见他回来去用热切的光看着他
“怎么样啊,三儿。”
他老娘等不及就问他了。
他一撩衣衫在他老娘身边坐下:“别急,等我先喝口茶,醒醒酒。”
端起丫鬟上来的茶,喝了一口。
这次把打听来的情况一一说来。
这惠妃娘娘她确实是我那女儿,京城的都知道,她现在名义上是她记在她亲舅舅名下的。
她亲舅舅是当今太后的弟弟,也是当今皇上的亲舅舅。
圣上登基以后封了承恩侯。
她当初因为出身的问题,对外说是承恩侯收养的林家旁支孤女。如今姓林,名惜月。
他们一听当场就怒了,惠妃本该是他们高家的孩子,如今却姓着别人家的姓。
好处全让人家得了。
高县丞又说这事太后也是知道的,她和她那母亲当初就是太后的人带走的。
他们一听是太后带走那母女俩的又吓住了。
那是不是太后知道了当初她们虐待她妹妹的事情。
这上京城去太后不要问罪她们吗?
但是她们又放不下成为皇亲国戚的巨大诱惑。
侥幸地想着,也许太后并不知道呢,也许她们贵人多忘事,早忘了呢。
这么多年不也没人来找她们算账吗?
就算太后怪罪她们。
惠妃娘娘总是她们的亲人,总会帮她们说情的吧。
慢慢地她们就把这事丢到脑后去了。
一至决定,去京城和惠妃娘娘相认。
去京城之前,他们得先回老家乡下把惠妃的名字记到族谱上。
这样惠妃就是他们家名正言顺的大姑娘。
赖也赖不掉,族谱为证。
说干就干,第二天一早,他们一大家子就乘着几辆马车,出了县城直往乡下老家而去。
到了老家之后他们就找来族长,和几位族老来商议此事。
一开始族长和其中两位族老死活不同意。
这不是糊弄祖宗吗?
后来经不起他们的再三劝说,和成为皇子外家一族的诱惑。
高县丞又许诺给族里买三十亩祭田。
最终他们一致同意,把惠妃和她母亲记到高家族谱上。
她母亲是原配,她是嫡长女。
至于高县丞的夫人,就成了继室。
高夫人是不愿意的。
但奈何家中公婆,子女,妯娌都轮番来劝她。
包括她娘家人知道了都劝她。
继室也一样是正室,比原配不差什么。
娘娘的母亲都已经再嫁了,又不会来和你争这正室的位置。
你还白得一个当皇妃的女儿和皇子外孙子。
这是多大的荣耀啊。
以后我们家也是皇家的亲戚了,她哥哥得意地说。
只有她娘的一句话打动了她。
以后你的孩子就是娘娘的亲弟弟,妹妹。
是五皇子的亲舅舅,亲姨母。
这是多大的好处啊。
高县丞看着族长翻看族谱,把高惜月记在他的名下,成为他的长女,一颗心才放下来。
办完了事情,住了一晚,他们第二天就回县城了。
是时候准备进京了。
这时他又碰到田举人,得知田举人也要回京城。
就提出和田举人一起进京。
田举人当然欢迎啊。
他本来就是回来鼓捣他进京的。
两天后,高家一大家子跟着田举人乘着几辆马车往京城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