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李子民对此却持保留态度。原因何在?因为他打算向何大清借钱购买自行车。根据自已的实际情况分析后认为直接用自已的积蓄去买并不合理,而通过借款则相对更说得过去。然而一旦何大清再次购置了一辆三轮车,手头的资金显然会减少,这对李子民想要立即借钱的需求来说无疑是个不利的消息。即便有了两辆车能赚更多的钱,但这可能就意味着李子民得等待更多的时间才能实现愿望。
想到每天步行到轧钢厂需要近半小时的时间确实不太便捷,他觉得如果有了自行车将方便很多。
因此他对何大清说道:“老何啊,我觉得咱们应该不要把所有的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
“目前三轮车主要是老蔡和傻柱在运作,基本能做到满负荷运行。你再增加一辆车子的话,很可能会出现闲置时间,这就等于是浪费资源了。第二辆车赚取的利润自然也很难达到第一辆的水平。”
更何况,蹬三轮车这活与厨师的职业相比强度更高,体力上的消耗更大。“你现在在轧钢厂做主厨,平时只需监督手下干活,偶尔给领导准备小灶;相比之下,蹬三轮车则需要全天候户外劳动,无论天气如何变化都得坚持。特别是现在的年纪,真的适合长时间在外面风吹雨打工作十几个小时吗?……”这番话确实触动了何大清重新考虑。
“更重要的是,无论生活多么艰苦,厨师这个职业至少不至于饿肚子。”接着李子民继续说,“如果你放弃了自已的手艺,改行去蹬三轮车——这两者在外行人眼中差别巨大,将来谈女朋友时人们对你身份的看法也会完全不同。”
“所以我觉得,你和老蔡应该是形成互补关系才对。”
“无论外界如何变化,你们家日子总是过得挺好的,不是吗?”何大清点了点头,李子民说的话有一定道理。为了眼前的蝇头小利,的确不值当。更何况,有时候即使费尽心机也未必能得到。他的弟弟每天早出晚归,即使这样,也需要轮流上阵,给对方留些喘息的时间。
自已当大厨虽然薪水不算丰厚,但却旱涝保收,生活安定又轻松,还能把剩下的饭菜带回家,面子也挣足了。自从辞去了轧钢厂的大厨职务,除了李子民夫妻,周围的人都对他态度大变。
“行,等过年后我再去看看其他的机会吧。”李子民笑着说。说着话,他晃晃悠悠地又来到了后院。这个后院平日里的存在感极低,而李子民通常都是在中院和前院活动。此刻望着龙老太太家灯火通明的房屋,隐约可以看到三人的身影,还能听见老太太那愉悦的笑声。李子民微微摇头,心想这易中海这老狐狸,也不知道他母亲如果看到这一幕会作何感想。
忽然,李子民发现在窗户下面有个鬼鬼祟祟的身影正忙着切割龙老太太屋外悬挂的腊肉。这小子极其聪明,用小刀一点一点地削下一块块的肉,然后迅速塞入口中,吃得津津有味。李子民不由得笑了起来,气沉丹田大喊道:“许大茂,你怎么敢偷老太太家的腊肉!”这声大喊吓得许大茂一下子跳了起来,惊恐万状下拔腿就往家跑,慌乱间摔了个大跟头,痛叫连连!
这一动静很快惊醒了后院的所有住户。当许大茂的父母冲出来时,发现儿子手里沾满了鲜血,一时大为惊愕!此时,龙老太太、易中海以及易大妈也都闻声赶来。见到这一幕,“好你个许大茂!”老太太气得直哆嗦,“你说我的腊肠为什么越变越短?原来都被你这小 ** 偷吃了!”“你不仅偷吃,还在那儿显摆半条肉肠子!看你爸不打烂你!”说着,龙老太太举起拐棍作势要打,但看到许大茂手上流满了鲜血,也有些不忍下手。
许富贵怒气冲冲地质问李子民,如果不是他一声吆喝,他儿子或许不会被刮伤成这样,不知道这伤口有没有影响筋骨。面对这样的指责,李子民面色一沉:“许师傅,我若不阻止他偷窃行为,岂不是放纵他继续犯错?”
许大嫂拉住了丈夫,劝道不要将小事扩大,毕竟偷窃之事传出去会令人轻视,也会影响到儿子未来找工作甚至是谈婚论嫁。考虑到李子民是医生的身份,许大嫂请求他为许大茂处理伤口。李子民见许大嫂的态度比较理智,便同意帮许大茂检查一番:
“把你的手伸出来,先活动下大拇指、食指……”经过一番检查后,李子民松了口气,“筋脉没受伤,没什么大问题,只是皮外伤。”
“家里面有酒精和纱布吗?”李子民抓着许大茂的手腕,止住了血。
许富贵惊讶之余急忙询问李子民是否可以使用白酒作为替代。“白酒也行。”李子民答道。易中海随即插话,表示家中有些许备用的纱布,“干力气活容易受伤,总是得准备一些。”他说完便前往中院取物。
李子民则去了许大茂的家中,在那里遇到了许大茂的妹妹许小兰。原以为许大茂只是家中的独子,如今见到他的妹妹,才知许大茂还有一个与雨水般年龄、模样乖巧的小妹。
徐小兰看到哥哥手上沾满血迹时大吃一惊。“徐大妈,您快来拿个盆。”李子民命令道。“让我先看看伤口有多严重,如果需要的话,我们得缝几针。”提起缝针二字,许大茂吓得几乎哭了出来。幸好,不久后,易中海带来了纱布。
在这样一个小院里,人们虽然心存计较,但面子上还是很过得去的。李子民顺手捡起地上掉落的那把小刀看了看,“刀没生锈,这倒是好事。”
那时,第一代的百白破疫苗尚未问世,如果许大茂真的感染了破伤风,情况可不太妙——这关系到了他的某个关键任务。毕竟,通过帮助许大茂,李子民解锁了一个神医技能,并希望未来能获得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