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始皇帝对他们蒙家兄弟的信重,他们两兄弟也都会一路仕途亨通。
然而天幕上的“蒙恬”偏偏还帮“蒙毅”抢了一个太子六部之中的刑部主事之位。
这让他们这些中下层官员能够提前得到曝光,并且趁机抱太子扶苏大腿的机会又少了一个。
所以一众中下层官员,对此又如何能不幽怨。
甚至如果不是蒙恬、蒙毅两兄弟家世显赫,自身功绩、能力出众,同时又深得始皇帝信重的话。
那么现在一众中下层官员看向蒙恬、蒙毅两兄弟的眼神就不止是幽怨,而是嫉恨了。
不过,蒙恬、蒙毅两兄弟他们不敢嫉恨,难道张苍他们还不敢嫉恨吗?
于是一众中下层官员,齐齐将羡慕嫉妒恨的目光集中到此刻脸上有着些许茫然之色的张苍身上。
这个时期的张苍是在秦国担任御史,负责掌管宫中的各种文书档案的。
原历史上,再过几年他就会因为触犯秦法,从而逃回老家阳武县待着。
等后面刘邦攻城略地经过阳武县的时候,张苍就会以宾客的身份跟随刘邦攻打南阳。
不过这都是原历史上的事情,现在的张苍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御史大夫郎。
论及身份地位,大概也就和此前的中书谒者丞章邯差不多。
同样也是属于廷议时,站在一众文武百官最后面,基本上没有什么发言、露脸机会的那种。
而此刻张苍,则是一脸茫然地看着站在最前面的廷尉李斯。
有一说一,虽然他和李斯也算是师出同门,共同跟随荀子学习过。
但是其实他和李斯并不算很熟悉,毕竟在他跟随荀子学习的时候,李斯都已经差不多学成出师事秦了。
两人最多也就是短暂地相处过一段时间,以及昔日荀师尚在的时候,他和李斯这位师兄有过几封书信往来。
而在荀师逝世之后,他和李斯这位师兄也就渐渐没有了往来。
甚至就连他入秦为官,他也没有特意去拜访过李斯这位师兄。
就连御史大夫郎这个官职,也是他凭借着自己的本事获得的,并没有寻求过李斯这位师兄的帮助。
平时他和李斯这位师兄在宫中殿外偶尔遇到,最多也就是彼此微微颔首,便算是打了个招呼,就连话都不会多说两句。
所以张苍自认为他和李斯这位师兄的关系,大概就属于那种有点关系,但是没有什么交情的一般师兄弟关系。
否则,如果他俩师兄弟交情比较好的话。
那么这些年有李斯这位身居九卿之职的师兄特意提携的话,他现在的官职起码能够再提一阶。
同样,如果他和李斯这位师兄交情比较好的话,那么原历史上,他触犯秦法之后就不会第一时间选择逃回老家待着了。
要知道李斯任廷尉,掌秦国刑狱律法之职。
说句不客气的话,除了始皇帝之外,秦国的刑狱律法就由他说了算!
他如果想要赦免或包庇一下张苍这个师弟的话,那真的是动动手指,或者开口说句话就可以了。
然而张苍没有去寻李斯这位师兄帮忙。
同样李斯也不知道是不知道张苍这位师弟触犯秦法了,还是说知道张苍这位师弟触犯秦法了,但是并不愿意对张苍这位师弟施以援手。
所以导致张苍为了逃避秦法处罚,不得不抛下官职逃回老家。
然而天幕上的那位“李斯”师兄则不同,有好前程,他是真的给师弟谋呀!
也许天幕上的十多年前的那个“自己”,还不太清楚太子六部之一的礼部主事之位意味着什么。
但是当下的自己,却是非常清楚太子六部之一的礼部主事之位意味着什么。
那意味着提前抱上太子扶苏的大腿,将来的仕途一路亨通呀!
说句不客气的话,天幕上的那个“自己”同样少走十几年的弯路。
并且只要自己能力出色,未来的九卿之位也不是没有可能。
两相对比,张苍都有些羡慕天幕上的那个“自己”了。
不过好在,天幕上的那个“自己”吃肉,自己好歹也能够喝点汤。
天幕上的那个“自己”提前在太子扶苏那里露脸,那么自己便也相当于是在现下的始皇帝面前露脸。
只要天幕上的那个“自己”表现出色,那么自己日后得到始皇帝升迁与重用的概率也会大一些。
而这一切,都得要感激天幕上的那个“李斯”师兄呀!
同时,张苍也不由得开始反思,自己以前是不是误会了现下的这个李斯师兄?
说不定李斯师兄其实是一个面冷心热的人呢!
只不过自己以前一直认为李斯师兄高高在上,不屑与自己往来,所以自己也就没有主动和李斯师兄往来。
而李斯师兄见到自己没有主动和他往来,所以也就没有和自己往来。
就在张苍胡思乱想的时候,站在最前面的始皇帝也是转头看向一旁的李斯道:
“李卿,张苍是你的师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