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不好在他命令下达到将士的那一刻,那些讨伐四夷有军功的将士,当场就会叛变大秦、叛变秦王。
就算那些将士不叛变,但是有秦国兑现不了军功的先例在前。
日后那些将士也不会再是大秦战无不胜的虎狼之师,更不会是忠心于秦国、忠心于秦王的大秦锐士。
随即秦皇嬴政又再想到了此前“大秦长公子扶苏”天幕最后揭示的,大秦天下各地烽烟四起,叛军无数,大秦却无力镇压的画面。
他阿姆的,未来的“自己”应该不会真的愚蠢到用四夷的土地田亩来分发给有军功的将士,导致自己自绝秦军军心,所以调动不了大秦军队镇压叛乱吧?
秦皇嬴政很想说服自己,说凭借自己的眼光,肯定不至于连这点问题后患都看不出来。
但是一想到,在太子扶苏揭示军功爵制度最大的问题之前。
自己所想的办法,就真的是继续派遣秦军对外征战,然后用四夷的土地田亩来分发给有军功的将士之后。
秦皇嬴政的心,顿时便忐忑起来。
毕竟现在的他能够有这样的想法,那么就保不住未来的“自己”同样生出这么愚蠢的想法,并且还真的就这么愚蠢地执行了这个想法呀!
同时,秦皇嬴政又想起在“大秦长公子扶苏”天幕中,只是看见自己下诏赐死长公子扶苏的画面,却没有看见自己另立“秦二世”的画面。
该不会大秦天下各地烽烟四起,叛军无数的时候,自己仍然在位吧?
所以才没有自己另立“秦二世”的画面。
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么导致未来秦国将亡的那个人,岂不就是我“自己”?
同样那个让秦国过往历代先君无数心血付之东流的“不肖子孙”,就是我“自己”?
那我岂不是错怪扶苏了?
噢,错不错怪扶苏这一点不重要. .......
重要的是,秦国过去在我的手上完成了大一统,难不成未来也在我的手上亡了?
这一点,才是秦皇嬴政真正无法忍受与接受的。
尤其是对于刚刚完成了秦国历代先君以来,以及自周之后八百年以来都无人能够真正完成的大一统霸业,自认为自己功盖三皇、德兼五帝的始皇帝来说。
现在正是他最骄傲、最自负的时候!
而这个时候,如果告诉他秦国未来可能亡在了他的手上,这简直就是将他从凌驾于三皇五帝的云端之上,一脚踹下了万丈深渊之中。
一想到秦国未来有可能亡在自己的手上,秦皇嬴政的脸色便一阵青一阵白。
“决不允许!”
“秦国决不允许亡!”
“更不能亡在我的手里!”
秦皇嬴政紧咬着牙,无声自语,冷厉的双眸之中,蕴含着一股怒火。
“李斯!”
秦皇嬴政骤然转头,看向李斯冷喝道。
正在思索着天幕上太子扶苏之语的李斯,当即打了一个激灵,立刻应道:
“臣在!”
秦皇嬴政阴鸷而威严、霸道的目光扫过李斯,又再扫过在场的一众文臣武将,带着不容置疑道:
“李斯,以你为首,率领众卿,以太子扶苏所说的为变法方向,尽3.9快制定出足以取代军功爵制度的新法!”
“在此过程中,但凡有阻挠新法者,斩!”
听到始皇帝命令,武成侯王翦、左丞相隗状、右丞相王绾、廷尉李斯等一众文武百官,当即齐齐起身应道:
“遵,陛下令!”
能够站在场中的一众文臣武将,自然没有傻子。
在太子扶苏说的如此透彻的情况下,他们自然也是知道军功爵制度在大一统之后不可长久。
必须要变法,如此秦国方可以长久。
再加上始皇帝变法之心,如此坚决,他们自然也不会傻愣愣的去阻挠变法、新法。
而且始皇帝刚刚扫平了六国,统一了天下,其人的声望威势,正是鼎盛巅峰之时。
他要变法,举国上下都不会有人阻挡得了。
在这个时候变法,反而是阻力最小的时候.
第五十七章:改变想法的张良,自信却又没有选择的萧何、曹参【求订阅,求全订】
一旁的百家博士,看到秦皇嬴政下令要变军功爵制度之法,皆是忍不住暗叹,秦国的天要变了。
随即,一众百家博士又兴奋起来,秦皇嬴政要变军功爵之法,那么他们是否也可以参与其中,甚至于是让自己的学说成为其中之一呢?
毕竟代表着法家的军功爵制度,已经不再适合大一统之后的秦国。
若是他们能够以自家的学派思想为核心,为秦皇嬴政提出一个适合大一统之后的秦国的新法制度。
那么说不定他们的学派学说就能够取代现在的法家之说,进而成为秦国新的思想主流!.
而他们的学派学说,也将被进一步发扬光大,为秦国上下所学习。
这可以说是他们一众百家博士入秦的根本目的与理想!
不过现在的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