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周建国同意了,反正分配给妮妮和妞妞的糖是固定的,就算分给好朋友们和老师,也不会超标。
当时间差不多时,大家又各自分散。
学校的日常生活还算不错。
到了晚上,在距离95号四合院几公里外的一处小四合院里,这里有二进的院落,主院居住着三家人:住在北屋的一家、东厢房的一家以及西厢房的一家。
北屋总共有五间房间,中间是主屋,左右两侧为耳房。
此时,一位鬓角斑白的老先生一边拥着一个女孩子,轻声问道:“花花、朵朵今天在幼儿园表现怎么样?中午吃饱了吗?奶奶煮的菜吃完没?”
“我们家的花花朵朵一向很乖,肯定把饭菜吃光了!”旁边的女人正给茶壶加水,插了句话。
“爷爷奶奶,今天我们又认识了两位好朋友,妮妮和妞妞,她们是我们妹妹哦。”花花坐 在爷爷的一条大腿上轻轻掐着爷爷的脸,说这能让爷爷更舒服些。
朵朵也在一边帮忙,掐着另一边的脸颊,“还有盼盼妹妹。”
“新朋友呀?快跟爷爷说说看!”老人一脸宠爱地配合两姐妹说道。
“爸,别老纵容着她们,您的膝盖不好,怎么还抱着两个孩子啊?”这时一对男女从门外进来了,轻轻地接过两个小丫头放在地上,言语中带有一丝责备。
“老子宠自已的孙女天经地义,你羡慕?有能力你也这么疼孙子孙女啊!”老先生反驳儿子说。
“……”刚进门的男人无奈地苦笑,他才三十出头,连大女儿还没满六岁,哪里有什么孙子孙女。
这位老爷爷也太不讲道理了。
“我们给爷爷捶腿!”两姐妹立马找到了新的事做,他们同样爱着疼爱她们的爷爷。
“看到了吧,我的花花和朵朵多孝顺,哪像你整天跟我对着干。”老先生再次反击,但这次没等到儿子回答。
“爷爷,妮妮和妞妞这两个妹妹……”花花朵朵一五一十地介绍着今天的新朋友,虽有些微差别,但总体上已非常清晰,连周建国擅长钓鱼并且交换渔获的事也提及了不少。
“那小钓王我早有所耳闻,单位有同事也曾通过他的帮助换回了条大鱼以向太太交差。”儿子给出了相关信息。
“这孩子的确不错,若有机会,你可以多了解一些。
若是周建国遇上什么难处,不妨出手帮帮他。”老爷子点了点头说道。
“爸,明白了。”儿子点头应答。
“还有件事,过几天你弟弟也要回家了。
你弟弟那边应该快有新安排了,现在是该考虑结婚的事情了,到时也请你也帮忙留意一下是否有合适的。”老爷子又交代了一个任务。
“这事还真得瞧您老二的心情。
您也了解,他自小性子倔强,我们如果瞎操心,反而帮不上什么忙。”儿子觉得牙根发酸:你老人家明明知道我家老二不好伺候,却让我来做这个恶人。
真是为难我这儿子了。
而身旁的儿媳倒是另一番反应,“爸,我们会记着这件事的。
如果有合适的人选,一定及时告知。”
“唉,到底是儿媳妇好啊。”老爷子对夫人感叹道,得到了一句让儿子几乎当场抓狂的回应——“对啊,对啊,咱们家的儿媳妇最贤惠了”,他实在服了这种父母,这日子真的没法过了。
此时,张老师躺下准备休息。
回顾起今天在学校查询的资料,她才发现周建国和两个妹妹之间的关系并非同一家,甚至涉及了三户人家:周建国和王妮妮是堂兄妹,王妞妞则只是他们大院里的邻居住户。
由此看来,大院内居民之间关系和睦,邻里互助的氛围浓厚。
然而,张老师并没有意识到,王妞妞与周建国兄妹的情况让她产生了误解。
实际上,那个大院并非一片净土,直至后来很长时间,她才渐渐明白个中 ** ,但彼时又是另一段故事了。
学校生活并不是枯燥无味,与后代校园环境相比有着明显不同。
首先,在思想教育方面投入的比例更高,毕竟身处那个特殊年代,需要时刻保持对外部威胁的高度警惕;其次,劳动课程占据了更多时间。
尤其在农忙时节,学生会被组织下乡帮忙。
每周固定有劳动课程,这是时代的特征,而非后代那种单纯追求成绩的学习方式。
第一次劳动课是清理学校附近的一条小河并开荒耕地。
当时国家刚刚建立,满目疮痍,需要资金的地方数不胜数,各行各业都处于困境之中,因此学校也需要部分自力更生。
在这次劳动中,周建国再次成为了焦点。
“我的天,这家伙的力气这么大!”周围师生们无不发出惊叹!
只见周建国独自抱起了差不多齐腰高的巨石,这块石头未经过称重,但行家一眼便知至少有几百斤重。
即使几名成年男子联合也难以挪动此等巨石,而周建国却毫不费力地将其搬到了一旁,引起了众人的惊叹与议论。
这得有多大劲儿才能抱起来?带队的老师也被吓坏了,连忙跑过来查看,生怕这孩子受伤。
要知道,周建国可是成绩优异的学生,几乎是初三的顶级存在,他们可不敢让他受伤。
检查了一圈后,竟然什么事都没有!大家这才意识到这个刚转来的学霸不仅学业出色,力气也大得出奇,简直文武双全(笑)!
在这次的劳动课中,周建国更是不知疲倦,一人顶十人,还激发了其他学生的劳动热情。
学生们本来就是热血沸腾的一群人,又有攀比心,工作效率大大提高,原本计划需要两天的任务竟在一天内提前完成了。
这事惊动了校领导,周一升旗仪式上还特意表扬了周建国,称其发扬了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继承了传统。
一番夸奖下来,周建国在校里彻底火了一把。
那守门的老大爷,就是那个双耳和左手都有残缺的大爷,对周建国更是赞不绝口,仿佛看到了一颗宝藏似的。
据这位周大爷说,如果周建国早生二十年,肯定会成为令敌人闻风丧胆的战地英雄,千人斩都不成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