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正他和妮妮大部分时间都在王家,除非不在四合院,否则把收音机放这儿是最合适的。
此外,他还能确定陈婶子肚子里的是个男孩,这得益于他特殊的能力。
在他收集信息时无意中看到王家的情形,正好看到陈婶子肚子中的胎儿有一根大象鼻子,毫无疑问是个男孩子。
当王铁柱回来时,周建国已经搞定了那四件大家电之一,王铁柱罕见地喝醉了,但周建国却一滴未沾,毕竟他还太小,没有饮酒的权利,再说他对酒精也并不感兴趣。
到了夜里九点半,中院的易家上演了一场精彩的戏码。
(
周建国观看了整个过程,然后在签到之后安然入睡。
明天将是新的一天,他满怀期待。
“系统,签到!”
“叮,宿主成功签到,签到地点为四合院前院东厢房。
恭喜宿主获得20块钱、五花肉2斤、大米10斤、白面10斤、玉米面20斤、土豆10斤、大白菜10斤、米老鼠奶糖2斤、水果大礼包一份、菜籽油20斤!”
第二天清晨,周建国在晨练的路上审视着前一天的签到物品,心道:“果然是首次签到不同凡响啊。
那么周签到是不是也会有特别的奖励呢?甚至月签到、年签到也会有所不同?”
系统没有回答,周建国只能靠自已的经验慢慢验证了。
晚饭后,一群小伙子陆续敲开四合院各家的大门。
“建国兄弟,中院的易大叔邀请全院居民参加年前聚会,希望每家至少派一个人参加,时间定在晚上八点。”
周建国开门见是邻居家十二三岁的少年,他点点头说:“知道了,谢谢你。
我会去的。”
少年离开后继续在外院通知年前聚会的事,周建国不禁笑了。
这所谓的一院之大会,恐怕就是正式大会的前身吧?
对于这个名叫周建国的少年来说,他同样了解一些情况:这是贾东旭的邻居,住在中院西厢房三间屋中占了一间的窦家兄弟。
这也是一位命运多舛的人,和周建国有一些相似之处。
不过,窦林山照顾的妹妹更加年幼,还不到两岁。
尽管院子里也有一些人出手相助,但这点帮助显得杯水车薪。
毕竟窦林山的妹妹太小,喂养问题是极大的挑战。
好在窦林山的父母生前有几个情谊深厚的亲戚,刚好有两个正在哺乳期的女人,勉强可以满足窦林山妹妹的生存需求。
如今,窦林山的妹妹窦秀英快要两岁了,由于长期营养不良,她非常瘦弱。
周建国也只听说过这些情况,据说是窦秀英现在还被寄养在窦家兄弟的叔叔阿姨家,等到能够断奶后再接回家中。
“易中海,贾张氏,长得丑就别想得美了!”关于这次所谓的年前聚会的性质,别人可能不清楚,但周建国心中有数,到时候一定很有意思。
此时将近八点,这个时间非常特别。
工人们通常在六点左右下班,回家一般不会超过六点半,晚餐也多半在七点到七点半之间解决。
到了八点,大多数人已经准备好上床睡觉了,因为那个时代的娱乐活动极其有限,再加上冬天寒冷,待在被窝里比在外受冻要好得多。
易中海把年前聚会安排在八点,自然有他的考虑:晚饭已吃完,家务也处理妥当,但还没有到睡觉的时候,正好适合开会。
“我去看一看就行,你在家照顾媳妇。”王奶奶拦住了自已的儿子王铁柱,因为王铁柱不善言辞,不宜去参加会议。
此外,王奶奶也不放心让王铁柱参与这样的年前聚会,尤其是周建国也会参加,她认为易中海不会有好心思。
“那娘你就多穿点,最近天气越来越冷了,也不知道易师傅怎么会想到晚上开这种聚会。”王铁柱虽嘴上抱怨,但王奶奶心里却暗自高兴,她的傻儿子终于开始对易中海有所质疑,这是一大进步。
她最担心的是王铁柱会被易中海和其他院里的人误导。
周建国看到王奶奶的神情,不由自主地叹了口气,俗语说:“养育儿女百岁忧”,这或许就是做父母的心态吧。
把妮妮留在王家休息,等年前聚会结束再抱回去也不晚。
夜间的空气阴冷刺骨,他实在不愿意让小丫头参与这种无意义的聚会。
刚过八点,中院就坐满了几圈人群。
中间坐着的是院子里最有威望的几位,比如未来的三位管事大爷:易中海、刘海中和阎埠贵,还有聋老太和许富贵,总共五人。
这五个人各有特色,比如唯一的老师、两位高级工人,还有一个放电影的、以及院子里最年长的老人。
周建国看着这一幕,大致明白未来的三位管事大爷确实有些本事。
至于许富贵,不提聋老太的因素,单凭易中海和刘海中的关系,也不会让他上位。
除了内圈的五个人之外,院子中的其他人家大致可以分为两个圈层。
最外围一圈基本上是那些边缘化的住户,再往里面一圈则是两者之间的住户。
虽然第二圈和第三圈的界限可能不太明显,但第一圈的人际关系还是十分分明的,具体情况还需要进一步分辨。
“今天是农历腊月二十七,再过几天就是除夕夜,我们将迎接1953年的春节。
在这辞旧迎新的美好时刻,我们……”易中海一上来就滔滔不绝地讲了起来。
接下来是刘海中、阎埠贵、许富贵等人相继发言。
至于聋老太,她自始至终都没有说一句话。
此时,她还不是四合院的老祖宗,不过由于她的高龄,大家把她当成了吉祥物,没有人提出异议。
但她并没有受到特别尊崇的地位。
等这四位特殊的住户说完后,大约过了小半个小时。
正当大家以为聚会快要结束时,易中海又站了出来。
“重头戏来了。”周建国低声说道。
“建国,什么意思?”王奶奶不解地问。
“您慢慢看吧,王奶奶。”周建国回答道。
易中海再次站起:“几天后,我们院子里将迎来一件大喜事——贾家的新媳妇要进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