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了,新中国还能进口可乐吗?”参赞端起一杯可乐尝了一口,味道很棒,不得不说,还是资本世界的人会享受啊,总会搞这些花里胡哨的玩意儿。
想到这里参赞说道:“财长你不是在为中苏贸易的事情发愁吗?如果新中国有进口可乐的渠道,而且价格合适的话。你们可以把这些全部送去苏联,我可以保证苏联能全部吃下。”
中央财长听闻到此,暗暗吃惊。
他没有想到苏联人对于碳酸饮料真的有一种狂热的痴迷。
虽然之前李锐就和他说了碳酸饮料在苏联市场大有作为。
并且将另一个时空里,百事可乐在苏联取得的巨大成功作为案例摆放在财长面前。
但是财长多少还是有些疑虑的。在1959年,也许是出于对社会主义国家的信心,又或者是出于其他什么目的。
苏联在莫斯科举办了一场关于美国的商品博览会。
而在这其中有发生了一场著名的「厨房辩论」。
赫鲁晓夫和尼克松就共产主义与资本主义的问题展开了一场激烈的辩论。
但实际上这场辩论从一开始就歪了。自从斯大林写出《一国社会主义论》时,苏联就已经不再是那个喊着「全世界无产阶级联合起来」的红色巨星了。
斯大林以《一国社会主义论》来强调,在全世界无法进入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时候。
那么就应该先集中所有社会主义阵营的力量将苏联建设成共产主义国家。
毛主席很早就读过斯大林的这本书,他没有站出来公开指责斯大林。但是私下里却说过,这么做是会有大国沙文主义苗头的。
果不其然,到了赫鲁晓夫时代,苏联慢慢开始向大国沙文主义倾泻。而根是在斯大林时代就埋下了。
到了1959年的苏联,其实已经埋下了大国沙文主义的祸根的苏联已经开始跑偏了。
他们对抗西方资本的最大武器并不是核弹、坦克、黄金,而是意识形态,而是那句激动人心的「全世界无产阶级联合起来」!
他们落入到了资本主义的陷阱中,居然打算在对方经营了上百年,从全球掠夺了无数财富的阵地上击败资本主义。
然后1959年的「厨房辩论」出现了。
不论赫鲁晓夫如何强调苏联人民不需要这些看着精巧花里胡哨但是完全不实用的东西,苏联人民只需要结实耐用的东西!而最后,赫鲁晓夫还是在博览会上拿起了百事可乐一饮而尽。
他想要和资本对抗,却选择了用资本的方式,最后不论如何诋毁资本主义腐朽的生活方式,他最后依旧抵不住一杯可乐的诱惑。
并且在他离开展会前,他一共喝了六杯!没有人能拒绝快乐水,二战元帅朱可夫办不到,苏穗宗也不行!
随后苏联开始进口百事可乐。到七十年代时,苏联每年需要消耗2.16亿瓶百事可乐。
而到了八十年代,百事可乐更是创造了饮料公司史上破天荒的一场交易。
因为没有足够的外汇支付给百事可乐用以购买可乐糖浆,苏联同意将十七艘潜艇,三艘驱逐舰,两艘油轮作为购买可乐糖浆的费用支付给百事可乐。
至此,百事可乐一跃成为世界第六大海军强?
国?次年百事可乐又用可乐糖浆从苏联换回十条船只。
百事总裁不无得意的说:“我们瓦解苏军的动作比国防部的将军们还要快!”
一瓶小小的可乐所创造出来的财富价值简直难以想象。
作为1950年的中央财长,陈财长听到这些来自后世的消息,他第一反应就是觉得苏联疯了才会这么做。
可是接下来发生的事情超出了他的理解。
自从那次宴会之后,苏联驻中国的外交大使和领事们三不五时就会向陈财长提出他们还想要那种黑色的小甜水。
因为陈财长在之前的宴会上表示,这些可乐不是进口的,而是中国一家汽水厂的新产品,正打算推广出来。
为了满足这些外交使节的需求,陈财长不得不让李锐准备。李锐则是通知陆光达,让京城大学化学部那边先特调生产一批可乐汽水出来。
目前京城大学化学部的产品已经和后世可乐的味道有九分像了,基本上分辨不出来。
只不过化学部的产量很低,毕竟都是实验室产品。
想要扩大生产还是需要走工厂化路线。
而陈财长这边提供的可乐分到这群苏联人手上后就被他们瓜分一空。
不仅仅是他们,还有很多驻扎在北平的苏联人也得到了这个消息,并且喝到了这个饮料。
他们疯了一样的打听,中国哪个汽水厂在生产这种饮料。他们想要大量购买。
而且苏联驻中国的商务人员也表示。如果中国可以生产这种可乐汽水,那么请大量生产,不需要考虑销售问题。